APP下载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分析

2018-10-19王丽芳浦利军黄爱萍顾晖晖

系统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康柏西光凝体腔

王丽芳,浦利军,黄爱萍,顾晖晖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

目前临床常用治疗为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以及激光光凝治疗,近些年相关研究学者提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提高治疗效果,但是目前为止相关研究资料较少[1-3]。该次研究对该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接收的45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分别给予单纯激光光凝治疗以及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CVA、CMT变化情况以及治疗6个月后临床治疗效果,从而论证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在42~79岁,平均年龄在(67.2±1.2)岁,病程最短为3个月,病程最长为11个月,平均病程(5.2±0.2)个月。 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在44~80岁,平均年龄在(67.5±1.2)岁,病程最短为3个月,病程最长为11个月,平均病程(5.4±0.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征得医院伦理会以及患者家属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均表示自愿参与该次实验,可配合复查随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方法

1.2.1 对照组25例患者均单用给予激光光凝治疗,先给予患者复方托呲卡胺滴眼液 (国药准字:H2005546)散瞳,先给予1滴,间隔5 min后再给予1滴,充分散瞳后给予患者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国药准字:H20056587)1~4滴对术眼进行表面麻醉。采用532激光治疗仪机在距离黄斑中心500 μm外行格栅样3排环形光凝,激光治疗仪相关参数为:功率:250~200 mW,光斑直径:50~250 μm,曝光时间:0.1 s,光凝斑间距:1个光斑直径。对周边视网膜有较大范围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或已经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者,同时行无灌注区视网膜光凝。如视网膜表面出血较多,则待出血部分吸收后再行光凝治疗,多次注射者,每次间隔7 d,连续治疗3次。

1.2.2 实验组20例患者在对照组激光光凝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前3 d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患眼,4次/d,术前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散瞳,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3次,在无菌层流手术室中以专用抽吸针头抽取25 mg/mL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5 mg,再用30G无菌针头替换抽吸针头,避开血管于角膜缘后3.5~4.0 mm睫状体平坦部位进行穿刺注射,穿刺注射结束后使用湿棉签按压穿刺点约3 min,涂抗生素眼膏包扎患眼。术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患眼7 d。注射给药术后第3天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激光光凝治疗方法参考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BCVA、CMT变化情况。

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术后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OCT显示CMT恢复正常,FFA未显示黄斑区渗漏。有效:患者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内,OCT显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降低,FFA显示黄斑区渗漏减少。无效:患者术后视力未明显提高甚至下降0.04,OCT显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未明显降低,FFA显示黄斑区渗漏未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BCVA、CMT变化情况属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属于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BCVA、CMT变化情况

实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BCVA、CMT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CVA、CMT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CVA、CMT变化情况(±s)

组别B C V A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C M T(μ m)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n=2 0)对照组(n=2 5)t值 P值0.7 6 9±0.2 1 5 0.7 6 7±0.2 1 4 0.4 2 1>0.0 5 1.0 9 8±0.2 6 5 0.8 3 2±0.2 4 1 3.8 4 5<0.0 5 6 6 8.5 2±2 3 1.6 5 6 5 9.6 2±2 3 2.5 8 0.2 4 8>0.0 5 2 3 6.5 4±1 3 2.5 1 3 5 9.6 2±1 8 6.3 5 2.4 1 5<0.0 5

2.2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

实验组治疗6个月后共有18例患者病情好转,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共有20例患者病情好转,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3 讨论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相较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言临床常见视网膜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生应个体年龄差异存在较大区别,其中老年患者多继发于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基础上,青年患者多于静脉炎症有关[4-6]。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其发病机理复杂,目前临床研究普遍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个体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影响动脉供血,动脉供血不足诱使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粘稠度增加,视网膜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患者眼底改变、视功能损害[7-8]。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新生与增值,玻璃体腔内注射给药通过促进黄斑水肿的吸收,改善患者视力,但是其费用昂贵[9]。常鲁等[10]临床研究显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给予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组患者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092±0.262)、(236.51±132.53)μm,均明显优于单纯给予激光治疗的对照组,该次研究显示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实验组的患者治疗 6个月后 BCVA、CMT分别为(1.098±0.265)、(236.54±132.51)μm,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该次研究在既往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对比较两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研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该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可改善个体视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康柏西光凝体腔
康柏西普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损失后的恢复规律及恢复期中轴器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采用雷珠单抗和光凝治疗的效果分析
康柏西普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转录组测序解析刺参波里氏囊腔与体腔中体腔细胞对吐脏胁迫的响应差异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光凝治疗效果观察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
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视网膜浅脱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