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与疫苗接种量在成人中的关系分析

2018-10-19刘春

系统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乙肝

刘春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医务科,山东临沂 276000

乙肝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因HBV感染引发,该疾病伴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而演变为肝硬化、慢性肝炎以及肝癌,病程长且预后差为该疾病主要的特征,对患者的机体健康有严重不良影响存在[1]。相关统计表明[2],我国属于乙肝病毒感染的重灾区,目前临床公认,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一定程度上将肝病的发生率降低,但是目前针对疫苗的接种剂量尚未有统一报道。而乙肝疫苗接种以后,若受接种者体内的抗-HBs未达到保护阈,则其可能成为乙肝病毒易感者,不仅无法获得有效的预防作用,且可能导致接种者患乙肝[3]。该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该中心接种的50名成人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在成人中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与疫苗接种量的关系,特抽选部分接种疫苗的成人进行比较研究,详细研究内容阐述于正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该中心乙肝疫苗接种成人,共抽选50名进行研究,依据接种量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例数均为25名。上述观察对象接种之前均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且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均为阴性。以上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对于疫苗接种的剂量及方式均了解,此外该次研究将肝功能异常患者、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排除,有乙肝病史存在的患者均不纳入研究。对照组:根据性别,男、女性接种者分别为13名、12名;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50岁,年龄平均值为(35.08±1.47)岁。观察组:男性接种者人数为15名,女性接种者人数为10名;年龄最小为19岁,年龄最大为51岁,年龄平均值为(35.14±1.51)岁。比对上述两组乙肝疫苗接种成人的性别数据和年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分别选用产自北京天坛厂家的10 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批准文号: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和产自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20 μg疫苗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S20013002),分别在 0、1、6 个月接种。

观察组成人每次的接种量为20 μg,而对照组成人的每次接种量为10 μg,所有成人均注射3次疫苗,分别在入院时、首次接种后1个月及6个月。两组成人接种后1个月需要开展乙肝三系统检查,对结果进行详细记录。针对首次免疫失败的接种者或者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接种者,应当严格遵照免疫程序开展20 μg疫苗接种,若接种者不听医生指导,应当严格遵照免疫程序开展第2次10 μg免疫接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乙肝疫苗接种成人的接种成功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滴度在10 mIU/mL以上或者为弱阳性即为接种成功。对两组乙肝疫苗接种成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主要包括接种部位疼痛和发热等。

1.4 统计方法

该文数据均经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乙肝疫苗接种成人的接种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均为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成人的接种成功率为100.00%,未有接种失败的情况存在,其同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见表 1。

表1 对比两组乙肝疫苗接种成人的接种成功率

分析表2数据,发现观察组成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4.00%,组中仅1名接种者在接种后出现接种部位疼痛症状,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

表2 比较两组乙肝疫苗成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即为乙型肝炎,该疾病在我国临床中的发生概率较高[4]。乙肝的主要转染源即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破损皮肤黏膜传播以及血液制品传播为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患者患乙肝后,其可出现失眠多梦、疲劳乏力、厌油、食欲不佳及肝区疼痛等症状,不仅可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且若未开展积极有效的干预,可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对其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控制病毒性乙型肝炎携带者病情,向其注射疫苗为临床常用且最为有效的方法[5]。

近几年来,乙肝的临床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开展乙肝疫苗接种方案对于提升人民健康安全以及对乙肝病毒感染进行预防方面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临床对乙肝疫苗接种剂量相关研究均集中于婴儿人群。目前有相关研究发现[6-7],乙肝疫苗接种的成功率同接种量有密切关联存在,若为接种者所接种的剂量过低,则无法对病毒进行有效防御,导致接种者成为乙肝病毒易感人群,而将疫苗接种量适当的提升,可以将病毒防御的效果提升。研究中对照组成人的接种成功率相比于观察组较低,说明乙肝疫苗接种剂量同接种的成功率存在密切关联。目前临床针对重组乙型肝炎接种量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出现,而相关研究指出[8-10],为疫苗接种者接种20 μg乙肝疫苗,可以获得更好的成功率,同时可以将相关不良反应减少。该次研究中,接种20 μg乙肝疫苗的观察组成人的接种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接种10 μg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吴春苑等人[11]在相关研究中得出,接种20 μg的成人的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为98.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与该文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即可证明上述观点,且可以说明将乙肝疫苗接种量适当提升,可以将接种的效果提升,且为患者接种以后可以大幅度提升其免疫力,将其发生肝癌、肝硬化的风险减少。为此,结合人体自身抗体水平开展乙肝疫苗加强接种,可以将长期免疫效果获得。但是接种疫苗后仍需要定期体检,因乙肝疫苗防御乙肝病毒的效果不具备终身性,其药物效果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逐渐衰退,为此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并且将疫苗接种率提升,以有效防御疾病,控制乙肝的发生率[12]。

综上所述,在成人中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与疫苗接种量有密切的关联存在,为提升疫苗接种成功率及效果,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把控药物使用剂量。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乙肝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