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

2018-10-16

中国肿瘤临床 2018年17期
关键词:福建省死亡率发病率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居民生命的重大疾病,2013年占福建省全死因构成的26.9%[1]。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发病和死亡监测是肿瘤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基础,是政府部门制定肿瘤防控策略和措施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对福建省9个登记处2014年肿瘤发病与死亡数据进行综合审核、评估和分析,以期为肿瘤防治和科学研究等提供最新的基础信息。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7年福建省12个登记处向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提交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肿瘤登记数据,包括期间发病、死亡及人口资料。经严格审核,9个登记处数据符合要求,其中厦门市区、同安区、涵江区和新罗区属于城市地区。长乐市、永定县、惠安县、永安市和长泰县属于农村地区。9个登记处合计覆盖人口数为5 192 590人(男性2 627 558人,女性2 565 032人;城市地区人口2 673 166人,农村地区人口2 519 424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14.05%。

1.2 质量控制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2016》[2],并参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国际癌症登记协会(IACR)对登记数据质量有关要求[3-4],使用MS-Excel和IARCcrgTools对数据进行审核、评价。采用组织学诊断比例(MV%),死亡/发病比(M/I),仅有死亡医学证明病例比例(DCO%)等指标作为数据质量评价的主要标准。福建省9个登记处数据符合评价标准,合并数据质控指标:MV%为73.32%,M/I为0.69,DCO%为0.25%(城市地区分别为74.61%、0.67和0.01%,农村地区分别为71.66%、0.72和0.55%)。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MS-Excel和SAS 9.3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和累积率(0~74岁),描述恶性肿瘤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城乡间的差异。根据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计算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依照Segi′s人口构成计算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

2 结果

2.1 恶性肿瘤总体发病和死亡情况

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2014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为13 196例(其中男性8 050例,女性5 146例),城市地区7 417例(56.21%),农村地区5 779例(43.79%);发病率为254.13/10万(其中男性306.37/10万,女性200.62/10万),中标率为196.12/10万,世标率为191.96/10万,累积率(0~74岁)为22.83%。其中城市地区发病率为277.46/10万,中标率为215.86/10万,世标率为210.49/10万,累积率(0~74岁)为24.73%;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29.38/10万,中标率为175.89/10万,世标率为173.03/10万,累积率(0~74岁)为20.79%。城市地区的粗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累积率均高于农村地区(表1)。

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2014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为9 124例(其中男性6 187例,女性2 937例),其中城市地区4 962例(54.38%),农村地区4 162例(45.62%);死亡率为175.71/10万(其中男性235.47/10万,女性114.50/10万),中标率为130.13/10万,世标率为128.61/10万,累积率(0~74岁)为15.04%。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85.62/10万,中标率为137.88/10万,世标率为136.07/10万,累积率(0~74岁)为15.47%;农村地区死亡率为165.20/10万,中标率为122.82/10万,世标率为121.67/10万,累积率(0~74岁)为14.58%。城市地区的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累积率均高于农村地区(表2)。

表1 2014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主要指标

表2 2014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主要指标

2.2 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

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年龄<40岁处于较低水平,呈缓慢上升;≥40岁则快速上升,男性和女性均在≥75岁组达到高峰(分别为1 859.22/10万和849.78/10万)。20~44岁女性的发病率稍高于男性,≥4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60~84岁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以上。城市和农村年龄别发病率总体趋势基本相同,男性均在75岁组达到高峰(分别为2 121.25/10万和1 609.96/10万),女性分别在≥75岁和≥70岁组达到高峰(分别为983.95/10万和750.04/10万)。

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45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45岁快速上升,男性和女性分别在80岁组和85岁组达到高峰(分别为1 995.31/10万和902.17/10万)。45~84岁男性的死亡率是女性的2倍以上。城市地区男、女性均在85岁组达到高峰(分别为2 526.11/10万和1 303.41/10万),农村地区男、女性均在75岁组达到高峰(分别为1 549.21/10万和729.57/10万)(图1)。

2.3 主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

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首位为肺癌,占发病构成的17.29%,第2~5位依次为肝癌、胃癌、女性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前10位合计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77.00%;男性发病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发病前5位依次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甲状腺癌。城市地区发病前5位依次为肺癌、女性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农村地区发病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主要消化系统肿瘤(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占恶性肿瘤发病的44.80%(城市和农村地区占比分别达43.43%和46.57%),是福建省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表3)。

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2014年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是肺癌,占死亡构成的21.44%,第2~5位依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10位合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1.99%。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位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主要消化系统肿瘤(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51.48%(城市和农村地区占比分别为49.52%和53.82%),是福建省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表4)。

图1 2014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

表3 2014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发病率前10位恶性肿瘤

表3 2014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发病率前10位恶性肿瘤(续表3)

表4 2014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死亡率前10位恶性肿瘤

表4 2014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死亡率前10位恶性肿瘤(续表4)

3 讨论

福建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长乐市开展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工作,2009年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肿瘤随访登记项目支持下,逐步扩大肿瘤登记覆盖的范围,本研究纳入的9个登记处覆盖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的14.05%,结果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福建省最新的恶性肿瘤流行现况。2014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54.13/10万,中标率为196.12/10万,略高于2014年全国的平均发病水平(中标率190.63/10万),与中国东部地区发病水平接近(中标率197.75/10万)[5],低于上海、浙江省地区,高于江苏省、湖南省地区[6-9]。与2013年数据比较,总体发病持平,其中主要病种的位次发生变化,胃癌和食管癌分别由第2位和第4位下降至第3位和第6位,肝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的顺位有不同幅度上升[10]。城市地区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地区,城乡间主要癌种发病和死亡顺位存在较大差异。

主要消化系统肿瘤(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肝癌)占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别为44.80%,51.48%,是福建省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上消化道肿瘤发病呈下降趋势,中国经年龄调整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基数高,预后差,占肿瘤死亡构成仍较高[11-14]。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2014年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病比全国水平分别高出23.11%和39.03%[5],是福建省重点防治的肿瘤。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结直肠癌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分别居男性和女性的第4位和第3位。大量研究表明,吸烟、饮酒、食用加工肉及精致谷物等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肥胖、遗传因素以及糖尿病均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15-17]。有效地实施筛查技术和减少高危因素的接触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的根本措施[18],上海开展的大规模社区大肠癌筛查早诊率是筛查前的4.36倍,同时检出大量的癌前病变,筛查效果显著,经验值得借鉴[19]。

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为福建省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恶性肿瘤。Globocan 2012显示,中国肺癌发病例数占全球肺癌发病的35.78%,死亡占全球的37.55%[20]。烟草暴露是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虽然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控制烟草流行的措施,但效果仍不显著[21]。肺癌筛查可以提高早期检出率,降低死亡率,美国癌症协会推荐在肺癌高危人群中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早期筛查[22],但是存在假阳性率较高和过度诊断的问题。有研究表明,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发达地区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23],这与福建省城市地区女性发病是农村地区的两倍的现况相符,近年来针对农村妇女的两癌筛查工作在福建省开展范围较广,应该对城市地区乳腺癌筛查更加重视。

消化系统肿瘤、肺癌、女性乳腺癌是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应作为福建省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民众的防癌知识知晓率,通过控烟和推广重点癌种的筛查工作,降低福建省居民的肿瘤疾病负担。

猜你喜欢

福建省死亡率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