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诱导方式对老年麻醉气管插管安全性的影响

2018-10-16徐致强

关键词:病患插管气管

徐致强

(黑龙江省塔河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兴 165200)

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差,耐受性低,各个身体器官也都出现程度不一的退行性改变,而,据往年临床数据显示气管插管的病患会出现心率波动幅度大血压极度不稳定等不良反应。如果,麻醉的方式对患者的影响过于强烈,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就有可能会引发不可逆转的生理变化。本文的宗旨是为了,认识以及了解各种诱导方法对老年麻醉后气管插管的危险性差异,从而为以后的临床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及参考数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8例进行择期手术的老年病患,年龄70~94岁,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49人。其中实施静脉快速诱导的方法以实现的气管插管麻醉的病患归为A组,而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的方法以实现的气管插管麻醉的病患归入B组。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科室、历次疾病以及治疗、本次患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心率、文化程度等临床数据的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选取的标准:(1)经诊断后确诊。(2)本院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3)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

1.2 措施

选取于本院进行择期手术的老年病患98人,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9人。其中实施静脉快速诱导的方法以实现的气管插管麻醉的病患归为A组,而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的方法以实现的气管插管麻醉的病患归入B组。其次,比较两组病患的HR以及MBP等数据 并对两组的麻醉方式的安全值做出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以“±s”表示计量数据,以“%”表示计数数据,计量数据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插管前:两组HR值和MBP值得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插管后:A组患者的HR、MBP数值波动幅度都明显的超过B组病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 ±s)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 ±s)

组别 n HR(次/min) MBP(mmHg)插管前 插管后 插管前 插管后A组 49 79.64±12.16 64.64±11.12 92.24±12.64 74.59±9.57 B组 49 79.11±12.07 72.29±10.47 92.17±11.74 87.41±10.03

3 结 论

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差,耐受性低,各个身体器官也都出现程度不一的退行性改变,如,心脏的储备能力及其代偿功能的下降、动脉粥状硬化血管壁纤维化弹性降低以及肺的顺行性下降等,且老年病患的肝功能肾功能部分丧失或者退化,对药物的耐受能力也随之下降[1]。然而,据往年临床数据显示气管插管的病患会出现心率波动幅度大血压极度不稳定等不良反应[2]。这就要求了临床大夫用药方式以及操作手法等各个方面都尽力做到平稳且合理,以实现减轻病患手术麻醉所带来的心血管负担的作用。与其他的麻醉诱导方式相较,健忘镇痛慢诱导法对病患的咽喉以及气管的表面都进行合理且充分的麻醉,这极大的减少了病患在插管过程中所受的刺激,并且静脉药物的用量也因此得以减量。同时,健忘无痛诱导的同时可以获得病患极大的配合,减轻了病人的顾虑及紧张的情绪,有利于实现对心血管的负担的减轻;再加上对肌肉松弛剂使用的摒弃使患者的胃肠道得以实现插管中的紧张状态,极大的降低了反流以及误吸等意外的发生。并且,这种麻醉方式不用通过给病患佩戴氧气面罩进行供氧,而是由病患自主进行呼吸,因此在插管的过程中大夫无需担心病患由于缺氧而威胁其生命。通过以上讨论及理解,我们可以得出在针对老年人的气管插管手术中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法可以实现更好的减轻手术麻醉给老年患者带来的心血管负担,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可见,在平常的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的因素无处不在,我们作为医学领域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给予病患积极的全面的治疗,从而达到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缩短其治疗时间,促进其早日康复的美好愿望。

猜你喜欢

病患插管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