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

2018-10-16王永福

关键词:脊髓康复训练针灸

王永福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脊神经细胞损伤不能再生,致使病情不易康复,属于临床常见致残损伤,中医采用针灸等方法可提升康复效果,此外有研究学者认为,早期进行针灸和康复治疗,其恢复情况较为良好[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现将研究内容进行以下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时机不同将其均分为早期组和干预组,各23例。其中,晚期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55~76岁,平均(62.3±2.9)岁;早期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52~78岁,平均(63.8±2.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早期组和晚期组均进行针灸以及康复治疗,早期组针灸时间为脊髓损伤术后实施,晚期组患者在脊髓损伤术后2个月进行。针灸方式两组并无差异,主要针灸穴位为腰俞、大椎、灵台、筋缩、命门、腰阳关和脊中等,如患者伴有上肢瘫痪,需要加入曲池、合谷、手三里、外关和肩臑等穴位,如患者伴有下肢瘫痪,需要加入太冲、伏兔、太溪、三阴交和阳陵泉等穴位,选择28、29、30号毫针对患者进行刺针,针刺方法为提插捻转补泄法,常规穿刺之后通过断续波、疏波等进行针刺,时间为40 min,一个疗程为10次,两个疗程之间相隔4日。康复治疗时机为早期组在术后实施康复治疗,晚期则在损伤2个月后实施康复治疗,训练方法如下:①呼吸功能训练。如果患者为胸腰椎损伤需要实施胸式呼吸,如患者损伤位置为颈部,需要选择腹式呼吸;②关节活动训练。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患者予以主动活动或者被动活动,在训练过程中需要确保脊柱稳定;③膀胱功能训练。经过间歇导尿、引发自行排尿等训练;④病床体位变化。训练包含翻身和坐起;⑤机体功能恢复训练。选择主动渐进性方法实施肌力训练,从坐位开始直至站立、步行训练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2]

选择MBI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选择FM对患者肢体运动能力进行评分;干预效果显效表现为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比例在80以上;干预效果有效表现为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比例在40%~80%之间;干预效果无效表现为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比例在40%以下。显效比例和有效比例相加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早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为96.56%,晚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为73.9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 [n(%)]

3 讨 论

脊髓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引发,此类患者的神经细胞不能再生,为此可经过轴突侧端向远端进行延伸从而缓慢恢复。临床研究证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和中医针灸可将病情治疗效果提升,特别是在脊髓损伤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方案可将残存功能改善,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3]。早期针灸对局部组织进行刺激有助于延伸脊神经细胞轴突,进而减少肌肉萎缩现象,对患者早期实施呼吸功能训练可避免呼吸系统感染的产生,提升患者自主排尿功能,降低肌肉萎缩或者关节强直等并发症的产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如针灸和康复训练较晚,因为患者长期卧床会产生肌力减退或者肌肉萎缩等活动退化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而降低了干预效果。

猜你喜欢

脊髓康复训练针灸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