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

2018-10-16王立苹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

王立苹

(承德县医院,河北 承德 067400)

导致脑梗塞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脑部血液无法进行正常流通和循环,致使脑部出现缺血、缺氧症状,进而导致脑组织周围的神经出现坏死,最终形成脑梗死。脑梗塞疾病主要病发于老年人群体,影响患者健康生活,重者导致患者死亡、偏瘫等,所以要加强对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的护理[1]。对此,本文选择60例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包括男12例,女18例;年龄58~72岁,平均(63.2±4.1)岁;观察组包括男11例,女19例;年龄60~75岁,平均(65.1±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即进行常规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身体检查等。

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性训练,具体如下:①对于脑梗塞导致的肢体瘫痪患者:护理人员要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间隔时间为40 min;②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按摩和热敷等,以促进患者患肢血液循环,从而避免和减少患肢周围神经发生坏死;③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弯伸肢体运动,例如伸展运动等,以减少肌肉萎缩发生,1天的训练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每天分为5次进行,每次平均运动时间为36 min;④引导患者进行生活常识训练,诸如梳头、洗脸、刷牙和换衣物等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⑤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语言训练,以恢复患者语言功能,增加患者的自信心[1-2]。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①显效:患者生活完全能够自理;②有效:患者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实现生活自理;③无效: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治疗总有效率护=(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生活质量(KPS)评分:生活能力、心理状况和躯体功能,所有指标评分均是越大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本研究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处理,分别用x2和t检验计数及计量资料,其中计数资料检验结果用“%”表示,计量资料检验结果用“±s”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表示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s,分)

组别 生活能力 心理状况 躯体功能观察组(n=30) 66.6±3.5 39.6±1.4 55.6±3.5对照组(n=30) 49.3±2.9 28.2±4.2 40.9±2.7 t 20.8469 14.1038 18.2144 P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康复训练护理是近年来较为先进的一种护理模式,已经在脑梗死护理中得到了应用,对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高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最终促进患者康复[2]。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上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只接受常规脑梗死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漫画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