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护理管理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的效果探讨

2018-10-16孙恒菊

关键词:护患满意率内科

孙恒菊

(贞丰县人民医院,贵州 黔西南 562200)

呼吸内科患者以老年人和重症患者居多,该病变化较快,病情容易反复,且有很多不良反应。PDCA共分为四个阶段,采用该管理法可改善护患关系。为了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我院对64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呼吸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其中常规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43~70岁,平均(52.34±6.78)岁,哮喘、上呼吸道疾病、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别为:2例、9例、10例、11例;常规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44~71岁,平均(53.23±7.33)岁,哮喘、上呼吸道疾病、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别为:2例、6例、11例、13例,分析两组病情、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在护士长带领下为科室制定合理的排班流程和交接班等工作,按照规定时间为护士讲解与疾病和护理有关的知识,充分落实基础护理,做好健康宣教和清洁消毒工作,使病房处于干净状态。

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具体如下:(1)计划阶段,选取科室优秀工作人员成立控制小组,对影响科室护理质量的问题集中加以分析,找出原因,在此谈论、协商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2)执行阶段,对护理过程的操作流程护士长应明确规定,在了解各项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做好护理服务工作,对入院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床单等物品,为患者做各项常规检查,时常查看患者病情,注意摆放患者的体位,使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指导患者用药,做好相应的皮肤护理工作,若患者年龄偏大,应加强晚间巡视工作,避免其摔伤、跌倒,在卫生间等各处容易滑倒位置放置醒目标志,加以提醒。借助开晨会时间向患者讲解疾病和药物方面的知识,增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和工作方法。在排班方面尽量考虑所有工作人员的个人需求,增强其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1]。(3)检查阶段,护士长应及时了解该管理方法的具体情况,经常和护士交流,了解其想法,听取其意见,及时纠正,弥补不足。(4)处理阶段,对上面提出的各项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使该管理措施良性循环。

1.3 疗效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总分100,非常满意:90以上;满意:70~89分,不满意,69以下,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同时了解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分数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意义

用计算机软件收集数据,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 20.0软件中,对其分析和统计,用t和x2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满意度情况对比

两组满意度情况,见表1。

表1 满意度情况对比 [n(%)]

2.2 满意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健康教育、护患关系、细节服务和护理操作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满意度评分对比( ±s)

表2 满意度评分对比( ±s)

组别 例数 健康教育 护患关系 细节服务 护理操作研究组 32 4.62±0.65 4.68±0.80 4.76±0.68 4.61±0.69常规组 32 4.17±0.51 4.01±0.60 4.13±0.56 4.20±0.52

3 讨 论

呼吸内科疾病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伴随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口的增多,空气的污染,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人数也逐渐增多,在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增加了该病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采用PDCA循坏护理管理措施可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使护理工作全面、有序的进行[2]。

在此次研究中,常规组方法取得的效果欠佳,相反,对研究组32例呼吸内科患者采用PDCA循坏护理管理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6.88%,明显高于常规组81.25%,研究组健康教育、护患关系、细节服务和护理操作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采用PDCA循坏护理管理法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护患满意率内科
社会嵌入视域下护患关系影响机制研究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