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科交叉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为例

2018-10-15宋英华梁传杰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武汉理工大学交叉学科公共安全

范 涛 宋英华 梁传杰



高校学科交叉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为例

范 涛 宋英华 梁传杰

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服务需求、特色发展和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通过搭建“由虚到实”的发展支撑平台、建立“学科特区”人才汇聚制度、构建内外结合的科研协同创新机制、实行团队式研究生培养和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等发展路径,形成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学科交叉建设模式。该学科发展实践表明,坚持服务需求是实施学科交叉的根本方向,秉承特色发展是实施学科交叉的价值取向,选择适切载体是实施学科交叉的关键支撑,创新体制机制是实施学科交叉的基本保障。

学科交叉;服务需求;特色发展;支撑载体;体制机制

一、引言

学科交叉是当今世界学术主流发展方向之一,是学科创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乃至交叉学科产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高校围绕学科交叉开展了探索与实践,以推进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与发展。毋庸讳言,我国高校学科交叉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学科交叉这一手段的有效性未得到充分发挥,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一是目标指向的偏离,高校学科交叉的实践更多的是源于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实施需要,缺乏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持续有效对接,并未指向交叉学科的形成;二是价值取向的偏差,以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并强化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尚未形成高校相关学科建设主体的共识,使得学科交叉成为少数人的意愿和主动行为,交叉领域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三是发展载体的缺失,一些高校虽成立了交叉学科创新研究院、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等支撑平台,但总体而言依然存在载体相对单一、发展载体缺失等问题与不足;四是体制机制的障碍,缺乏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兼容、协调发展新的体制机制,导致相关单位推进学科交叉意愿不强,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对学科交叉发展前景存在疑虑。因此,如何用好学科交叉这一利器,探寻开展学科交叉的思路和举措,不断凸显学科的优势与特色,是当前高校学科建设改革所面临的重要命题。

二、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的发展思路

针对高校学科交叉实践中所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笔者认为,目标指向偏离问题的实质是服务需求对接的问题,只有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才能促进学科交叉行为的持续开展,进而形成新的研究范式,催生新兴交叉学科。价值取向偏差问题的实质是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培育产生的问题,不同学科领域人员共同从事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只有树立特色发展意识,将催生原生性科学成果、推进知识创新作为交叉学科领域学术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拓展出新的学科知识领域。发展载体缺失和体制机制障碍则属于同一个层面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学科交叉路径与方法选取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如何推进实质性的交叉融合。因此,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始终坚持服务需求、特色发展和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通过坚持服务需求形成正确的目标指向,坚持特色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深度融合形成学科交叉的有效路径与方法,不断推动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1.坚持服务需求

高等教育存在“政治论”与“认识论”两种哲学基础[1],学科交叉在目标指向上应符合“政治论”主流哲学观,即要从社会需求的维度进行考量。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是学科发展保持活力的健康法则和基本理念,也是学科交叉应坚持的目标指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为此,国家专门成立了“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公共安全列为我国11个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之一,提出要实现公共安全、应急科学与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发展应急产业,提高公共安全基础水平[4]。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围绕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将安全学科中的公共安全问题和管理学科中的应急管理问题相结合,开展针对突发事件演化机理、防范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决策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多学科的交叉、集成和创新,不断推动该学科的发展。

2.坚持特色发展

大学要有自身特色,这既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也是大学应秉承的正确价值取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5]。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龙头和核心,也是高校特色办学和特色发展的关键所在,学科要想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当前我国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达200余所,同位竞争、同质化的现象较为普遍。从学科发展趋势而言,传统的管理学格局已经被复杂变化的社会经济活动打破,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在借鉴更多其他学科的发展成果。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而言,将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都纳入管理学科视域,发现和辨识新的学科生长点,是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正是基于外部发展形势和内部发展规律的综合考量,该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承特色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依工强文,走交叉、特色发展之路,通过将安全学科与管理学科交叉,强调用理工科的方法解决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问题,不断凸显管理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3.坚持深度融合

学科交叉在解决目标指向偏离和价值取向偏差等问题时,还需要从操作层面解决支撑平台缺失和体制机制障碍等路径与方法的问题。在支撑平台方面,由于从事跨学科研究的教师来自不同单位和学科,缺乏专门的研究场地与仪器设施、固定的研究人员和稳定的经费支持,更缺乏能够推进学科交叉的组织机构、学术交流平台等。在体制机制方面,现代大学的正式学科组织(学院)是围绕某个或若干相近学科而组建,这种体制束缚导致学科之间交流的阻力较大。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因其多学科性,容易导致其成果面临“学科归属不明”的困境,严重挫伤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只有从操作层面解决发展载体缺失和体制机制障碍等路径与方法的问题,确保学术共同体付出与回报的平衡,才能激发和调动相关主体的积极性,才能培育并产生出新兴交叉学科。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围绕支撑平台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构建了一种适宜于多学科深度融合的运行模式,为该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的主要建设举措

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在坚持服务需求、特色发展和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下,通过搭建“由虚到实”的发展支撑平台、建立“学科特区”人才汇聚制度、构建内外结合的科研协同创新机制、实行团队式研究生培养和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等主要建设举措,不断推动该学科的快速发展。

1.搭建“由虚到实”的发展支撑平台

学科交叉已成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普遍共识,但现实中却难以收获较为明显的成效,其首要原因在于发展支撑平台的缺失。该学科在发展平台支撑方面,采用“由虚到实”的方式,即在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形式的载体支撑。

在发展初期,全职人员较少,学科团队成员大部分由学校管理学院教师兼任,学科相关活动主要围绕科研项目而开展。在发展过程中,随着该学科领域成果的涌现和学术影响力的扩大,于2005年成立“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并将其挂靠在管理学院运行。通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该学科先后获批“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该学科现拥有一幢700余平方米的独立科研教学楼和1500余平方米的模拟实验室,设有学术报告厅、工作室、会议室、图书资料室等,购置了各类科研平台设施40余台(套),拥有专业藏书、期刊及科研资料等3000余册,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学科最重要的两项职能。该学科专门设立学术委员会和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分别指导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和学科首席教授组成,其主要职责包括把握交叉学科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审议建设规划;审议拟申报的重大科研项目,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负责评定创新攻关项目及其他重大学术事项等。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由学科首席教授、方向责任教授、管理学院与资环学院主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等组成,具体为学科建设筹措资源,积极争取或提供人财物保障,负责制订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及学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相关制度文件等。学科首席教授由宋英华教授担任,全面负责学科整体建设。方向责任教授通过内部竞选产生,在学科首席教授的领导下负责各研究方向的具体建设事宜。学术骨干在方向责任教授具体统筹下围绕本研究方向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该学科内部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内部组织架构

2.建立“学科特区”人才汇聚制度

选择适切的发展平台是实施学科交叉的基础和前提,但如何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这一交叉学科领域则是另外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科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没有创新人才的汇聚,就不会有交叉学科的培育和形成。因此,交叉学科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有别于一般政策的人才汇聚制度,为其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通过采取多元化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实行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标准的考核与评价制度等,初步建立了“学科特区”人才汇聚制度。

一是采取多元化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实行全职和非全职聘用制,先后聘请了清华大学范维澄院士等国内知名专家、政府部门领导为学科战略科学家和学术委员会成员。实行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聘请台湾大学气候天气灾害研究中心主任谭义绩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实行教师学缘与学科结构多元化引进制度,引进国内外一流大学管理、安全、信息、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的博士(后)。实行学术骨干方向定向培养制度,凝练形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公共安全与风险防范、安全预警与智能决策、安全经济与安全行为等四个交叉学科领域研究方向,分方向培养青年学术骨干。

二是实行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标准的考核与评价制度。个人年度绩效奖励包括常规性绩效奖励和研究方向绩效奖励。常规性绩效奖励主要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水平三个维度,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承担的科研项目、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学术专著、授权的发明专利、获得的科研奖励、取得的人才培养成果等内容,每类成果赋予不同的评价系数;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以上成果的原创性和标志性,对每类成果赋予不同的效能系数,最终按成果类别,将相应成果的评价系数和效能系数相乘后作为研究人员的年终考核结果。研究方向绩效奖励按照年初学科首席教授下达给各研究方向的目标任务,经考核后核算确定各研究方向的工作量,再由各方向责任教授进行二次分配。

3.构建内外结合的科研协同创新机制

推进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多主体协同创新。学科交叉除了选择适切的发展支撑平台和建立“学科特区”人才汇聚制度之外,还必须以科研项目为牵引和纽带,将多学科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交叉学科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该学科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构建了内外结合的科研协同创新机制。

在内部协同创新机制方面,坚持“三个导向”,即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绩效导向。坚持需求导向,即在项目开始前,围绕科研项目申报与研究的需要,组建一支由不同年龄、学科背景、研究经验的人员所组成的高水平科研攻关团队,并专门委派项目负责人。坚持问题导向,即在项目进行中,围绕项目申报和项目研究两个环节,从凝练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联合攻关。在凝练问题方面,基于项目申报指南和申报方向,由不同人员根据个人的思考提出拟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再组织团队成员围绕不同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和讨论,最后再凝练出拟解决的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在解决问题方面,围绕拟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团队成员在项目负责人的统一协调下,各负其责,协同攻关,共同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坚持绩效导向,即在项目结束后,根据团队成员所承担的实际科研任务和取得的成果进行绩效考评。根据论文、专利、科研获奖情况等核算每位成员的实际贡献度,并作为项目经费分解和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在外部协同创新机制方面,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高端智库建设的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加强与英国杜伦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台湾大学等国际(地区)一流高校的合作,每年选派师生赴以上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和学习访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公共安全领域国内顶尖高校开展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实质性合作,共同申报并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面向高端智库建设的需求,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地方政府等的合作,通过出版《中国应急管理报告》蓝皮书、主办《安全与管理学报》、编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等方式为政府应急管理提供参考和手段。

4.实行团队式研究生培养

面对社会发展需要,如何培养适应交叉学科背景下的创新人才,是高校实施学科交叉亟待解决的问题。该学科通过实施团队遴选制、团队集体备课与授课制以及责任导师与合作导师相结合的团队指导制,全面实行团队式研究生培养。

针对招生环节,实施团队遴选制,由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集体遴选优秀研究生。不仅招收该学科的研究生,还通过严格标准招收符合学科发展需要的其他理工类专业研究生。为科学、公正遴选优质研究生,该学科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思想道德、团队精神、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潜质的综合考察,考察内容包括所学课程及学业成绩、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学位论文的系统性和创新性、综合素质能力等。

针对课程教学环节,实施团队集体备课与授课制。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法和内容,开展集体备课与集体授课。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改变以往围绕教材内容按章节顺序依次讲授的方式,针对某一课程组织相关教师对其教材进行集体研讨,并按教材内容的内在知识逻辑将其划分为不同且相对独立的模块和专题。在授课教师安排方面,针对不同的模块和专题,采取教师个人主动申请和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委派相结合的方式,委派不同的教师进行讲授。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围绕课程教学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针对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实施责任导师和合作导师相结合的团队指导制。团队导师选聘打破职称限制,以学术水平和培养能力为标准选聘导师。注重导师团队中学历、学缘、年龄和专业的合理分布,实行责任导师和合作导师相结合的联合指导模式,即该学科招收的每名研究生既有某一位责任导师负责具体指导,又安排不同专业背景的合作导师对其进行交叉联合指导。

5.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为保障学科交叉活动的有序运行,还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该学科围绕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形成了完善的内部制度保障体系。

一是制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教师绩效考核办法》,从常规性绩效奖励和研究方向绩效奖励两个方面对学科团队成员进行考核和奖励,对于特别优秀的人员,在职称评聘、分级聘用、人才工程申报推荐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和推荐。

二是设立学科交叉资助基金,制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管理条例》,分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自主创新项目三类进行资助。在该校出台的教师和学生系列奖助制度的基础上,专门制订《中国应急管理中心学术科研奖励暂行规定》,除学校的奖励外,每年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教师和学生按发文数量和档次给予相应的额外奖励。制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国际交流资助办法》,鼓励支持教师和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和联合培养,中心教师、研究生每年出国(境)学习交流分别至少有2次和1次。

三是建立高于学校培养标准的人才培养制度,专门制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研究生培养制度汇编》。在课程学习研究阶段,要求研究生每周确保5个工作日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和学习,研究生每周必须递交学习研究进展报告。在学位论文答辩和毕业阶段,要求拟毕业研究生除达到学校毕业要求之外,将在学期间发表B类期刊学术论文(国际JCR期刊Q2区和本领域国内《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排名前20%的期刊)作为必要条件。实行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将质量关口前移。对于达到毕业要求的研究生,经导师同意后,由中心组织预答辩,预答辩通过者方可向学校提出正式答辩申请;实行学位论文全盲审制度,对于预答辩通过后的研究生,利用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送审平台将其学位论文送给2~3位校外专家审阅,对于有1个盲审专家评价结论为“修改后重新送审”或“不同意答辩”的,实行延期答辩。此外,还专门成立了研究生党支部,设立了专门的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和专职的研究生事务管理人员。

四、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的建设成效

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在科学的发展思路指引下,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已逐步发展成为该校多学科交叉创新的新样板,并在我国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形成了重要影响力,走出了一条由“软”到“硬”的交叉创新之路、由“虚”到“实”的务实成长之路和由“泛”到“特”的发展壮大之路。

1.面向应急管理创新人才需求,构建完善人才培养学科体系

武汉理工大学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公共管理硕士”“安全工程硕士”和“公共管理”等3个硕士学位点。该学科通过整合上述5个学科专业的资源,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安全工程”2个本科专业,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自设“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博士学位点,建立起“本科—硕士—博士”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学科体系。近三年,该学科共招收研究生70余人,博士后5人;已毕业研究生32名,培养出站博士后3名。毕业研究生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情报学报》《中国应急管理》等安全和管理领域的顶尖期刊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4篇,人均发表论文1.69篇;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通过率为100%,获评省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6篇。在读研究生在创新创业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

2.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近三年来,该学科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要项目20项,其他项目19项,科研总经费2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7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1部。其中,学科首席教授宋英华撰写的专著《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导论》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实现学校人文社科领域国家奖的首次突破。宋英华教授牵头申报的“基于情报流知识库的我国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优化策略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国家级重大项目上的突破。宋英华教授牵头申报的“城镇应急资源配送与交通组织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平台”获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这是该校作为牵头单位首个由管理、安全等交叉学科团队承担的国家级重大课题。

3.面向国家、行业和区域安全与稳定,打造新型高端智库平台

该学科组织编撰了我国首部以应急管理为主题的蓝皮书《中国应急管理报告》,为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北汽集团、东风集团等单位的安全体系制订建设方案和提供分析评价。该学科呈报的《关于加强长江中游航运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等3项咨询建议报告受到湖北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批示,并获评参政建议一等奖。此外,该学科还受湖北省政府委托编制了“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湖北省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获颁布实施,其中《“十一五”湖北省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报告》获第七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近五年在湖北应急广播等培训平台开展专家咨询讲座20余次,培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2000余人次。

4.面向应急管理学术前沿,提升合作交流能力

该学科面向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术前沿,加强与该领域国内外顶尖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在国际(地区)合作交流方面,每年选派师生20余人次赴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研究和学习访问。在国内合作交流方面,与中国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主办《安全与管理学报》,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共同申报并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共建省级协同创新平台等。先后成功主办或承办了创新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海峡两岸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术年会等系列学术会议。

五、启示与借鉴

基于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交叉的有效实践,我们从中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1.坚持服务需求是实施学科交叉的根本方向

目标是某一群体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和愿景,具有维系群体各方面关系和构成系统组织方向核心的作用。学科交叉行为与活动其指向目标本身就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具体而言,既有个体目标,又有群体目标;既有短期目标,又有长远目标;既有解决人才培养的目标,又有知识创新的目标,等等。当下高校学科交叉的实践更多的是源于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实施需要,缺乏对社会发展需求的持续有效对接,往往由于某一科研任务的完成而终结,学科交叉表现为一种阶段性行为和短期目标。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发展的实践表明,实施学科交叉必须将服务需求作为长远目标指向,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科交叉活动保持旺盛的学术生命力,才能不断升华学术共同体的价值感与使命感,才能促进不同学科研究者跳出原有学科的界限,在“域外”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推动学科交叉活动沿着新兴交叉学科的逻辑进行。

2.秉承特色发展是实施学科交叉的价值取向

无论是第一个还是第二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都强调高校要办出特色,实现特色发展。高校特色办学和特色发展最为关键的体现在于学科特色。针对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同位竞争、同质化的突出问题,必须探索实现学科特色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而学科交叉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催生原生性科学成果、推进知识创新的关键路径。该学科发展的实践表明,实施学科交叉必须秉承特色发展的价值取向。学科特色发展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追求“人无我有”。所谓“人无我有”是指学科的差异化发展,即围绕知识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学科交叉为手段拓展新的学科领域;二是追求“人有我优”。所谓“人有我优”是指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即要将催生原生性科学成果、推进知识创新作为交叉学科领域学术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追求,以此提升学科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选择适切载体是实施学科交叉的关键支撑

开展学科交叉,必须选择适切的载体来组织实施,否则学科交叉只能是“空中楼阁”。纵观西方高校学科交叉的实践,学科交叉必须有相应的支撑载体。以美国高校为例,其实施学科交叉的支撑载体主要包括实体性的交叉学科学院、交叉学科建设项目和非实体性的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所)等三种形式[7]。武汉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发展的实践表明,实施学科交叉要基于不同阶段的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支撑载体:在发展初期,以科研项目为牵引,汇聚部分教师自发围绕交叉学科领域作初步探索;在发展过程中,围绕交叉学科领域形成稳定的、可持续的科研项目来源支撑体系,逐渐汇聚一批固定从事这一学科领域的教师以后,则开始组建非实体性的学科交叉研究中心,为其提供专门的场地;在发展后期,随着交叉学科领域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固有的学术研究范式和学术边界,则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成立实体性的学科组织,使之成为更加紧密的学术共同体。

4.创新体制机制、是实施学科交叉的基本保障

学科交叉既涉及“跨学科”,也涉及“跨机构”的问题,无论是哪一类问题,都需要处理好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否则学科交叉只能是用单学科体制的“旧瓶”装交叉学科研究的“新酒”。交叉学科建设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单一学科组织的建设形式,需要针对性的体制设计和机制安排,必须统筹考虑学术与管理架构、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人员绩效考核与评价、科研协同创新模式、团队式研究生培养等,建立灵活高效、畅通有序、开放共享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探索构建多学科聚集、聚合、聚变的横向学科交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与一级学科纵向分类管理相互衔接和互为补充的管理体制机制,为学科交叉的实施提供基本保障。

[1] 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王承绪, 郑继伟, 张继平,等, 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2]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EB/OL]. http://www.gov.cn/zwgk/2006-02/14/content_191891. htm.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4〕63号[A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 2014-12/24/content_9337.htm.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1667143. htm.

[6] 林健.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1): 32-45.

[7] 罗勤, 梁传杰. 论高校学科交叉的困境与出路[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4): 189-194.

(责任编辑 刘俊起)

10.16750/j.adge.2018.09.007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双一流’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编号:2017121)

范涛,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副处长,副研究员,武汉 430070;宋英华,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学科首席教授,武汉 430070;梁传杰,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处长,研究员,武汉 430070。

猜你喜欢

武汉理工大学交叉学科公共安全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水彩作品选登
在公共安全面前别任性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征稿简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征稿启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征稿简则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治文化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音乐学副修专业,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高层论坛」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