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抗癫痫药物联合CPAP治疗癫痫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18-10-15涂文斌刘常青汤熠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5期
关键词:拉莫左乙三嗪

涂文斌 刘常青 汤熠

癫痫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 主要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目前临床治疗中发现部分癫痫患者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这就造成传统抗癫痫药物治疗疗效下降,影响患者预后。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为目前临床新型抗癫痫药物[1]。大量研究证实, CPAP可以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2]。因此本文拟收集本院癫痫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 分析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联合CPAP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癫痫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 按能否耐受CPAP治疗分为对照组(32例, 不耐受CPAP治疗)和治疗组(28例, 耐受CPAP治疗)。治疗组男14例, 女14例,平均年龄(42.35±5.82)岁。对照组男20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41.37±6.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确诊为癫痫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②自愿参加试验。

1.3 排除标准 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②低血糖、急性脑外伤、急性脑炎者;③患有恶性肿瘤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患者接受传统型抗癫痫药物治疗, 给予丙戊酸钠 0.5 g, 2 次 /d ;卡马西平 0.2 g, 3 次 /d。

1.4.2 治疗组 患者接受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联合CPAP治疗, CPAP治疗:患者入睡前将乳胶鼻塞入气道 , 接氧气源 , 固定鼻塞 , 治疗时间控制在 6~8 h ;药物治疗 :左乙拉西坦 0.5 g, 3 次 /d ;拉莫三嗪 0.1 g, 2 次 /d。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总时间,并观察治疗后脑电图改善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发作次数减少>75%, 脑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发作次数减少50%~75%, 脑电图有改善;无效:未达到显效及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总时间比较 两组治疗前癫痫发作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总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总时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后脑电图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总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总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癫痫发作次数(次/周)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呼吸暂停低通气总时间(min)治疗前 治疗25周 治疗前 治疗25 周 治疗前 治疗25 周治疗组 28 8.34±1.25 0.85±0.34a 2.24±0.43 0.67±0.12a 15.37±4.28 5.37±1.05a对照组 32 8.26±1.31 1.68±0.28 2.25±0.41 0.96±0.26 15.25±4.01 8.64±1.82 t 0.24 10.37 0.09 5.41 0.11 8.3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治疗后脑电图改善情况比较[n(%)]

3 讨论

癫痫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众多研究指出两种疾病相互影响, 互为因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加剧低氧血症, 诱发交感神经兴奋, 加重癫痫[3-5]。同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加重高碳酸血症, 诱发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激活, 引起内分泌和代谢异常, 降低癫痫阈值。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采取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PAP可增加气道内正压, 防止肺泡小气道萎陷, 从而提高夜间癫痫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从而减少癫痫发作[6]。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为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7]在2005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儿童局灶性癫痫的治疗中。左乙拉西坦与脑内突触囊泡蛋白(synaptic vesicle 2A,SV2A)结合, 从而抑制癫痫性放电, 同时其还可阻断大脑皮质γ-氨基丁酸受体下调, 抑制钙通道的激活。拉莫三嗪作用于钙通道、电压敏感性钠, 能够抑制兴奋性谷氨酸递质的活性, 减少患者大脑的异常放电。药理学指出当左乙拉西坦与拉莫三嗪联合使用后, 可以互相辅助, 共同发挥药效[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总时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CPAP联合左乙拉西坦与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时, 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癫痫发作次数, 改善睡眠状态。

猜你喜欢

拉莫左乙三嗪
蓝色的海豚岛(四)
Island of the Blue Dolphins ( IV )蓝色的海豚岛(四)
拉莫三嗪在中国人群中治疗双相抑郁时预防转躁的Meta分析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小象柚子长大了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三嗪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三嗪环类高能产气衍生物分子设计及性能的理论计算
微波辅助水蒸汽结合上浮溶剂固化法快速萃取谷物中三嗪类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