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纤维蛋白原A链Arg16His错义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的研究

2018-10-13曾强武严雪梅李学会

重庆医学 2018年27期
关键词:肽链演算法错义

曾强武,刘 琼,严雪梅,王 琨,李学会,聂 映△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检验科;2.妇科 550001)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相对分子质量为340×103,由FGA、FGB和FGG 3个独立基因分别编码的A、B、C 3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六聚体,是机体血浆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凝血因子。Fg主要在肝细胞中合成,也可在小肠和肺等来源的上皮细胞中合成,进入血液循环后参与凝血和调节纤溶等生理功能[1]。

Fg异常与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其中,遗传性的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是由纤维蛋白原编码基因发生变异,从而引起的一种Fg结构和功能异常的遗传病,表现为Fg抗原正常而活性降低[2]。研究表明,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多数为杂合错义突变[3]。临床上,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术后出血以及血管栓塞发生风险较高[4]。本研究通过对1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凝血表型和基因型研究,以利于深入理解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致病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先证者,女,25岁,孕38+4周,贵州籍,因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阴道血性分泌物而收入本院产科。无近亲婚育史,无出血和血栓性疾病家族史,家系遗传图谱见图1。

图1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遗传图谱

1.2方法

1.2.1凝血指标检测 抽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利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各项凝血指标。其中,Fg活性采用Clauss法测定。

1.2.2Fg基因分析 使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液基因组DNA。针对FGA、FGB和FGG基因外显子及侧翼序列设计扩增引物[5],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经凝胶DNA回收试剂盒[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回收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经比对分析为基因突变后,正向和反向重复测序验证2次。

2 结 果

2.1凝血指标检测结果 先证者凝血酶时间(TT)延长,Fg活性明显降低(0.68 g/L)。先证者母亲和哥哥的检测结果与之相似,但其姐姐各项检测指标均正常(表1)。

表1 凝血指标检测结果

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2.2Fg基因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经比对分析后发现,先证者FGA基因2号外显子发生g.1233 G>A杂合错义突变,导致A 链Arg16His突变(图2)。在该家系其他成员中,先证者母亲和哥哥发生了相同的基因突变,而其姐姐纤维蛋白原基因未发生变异,以上的基因分析结果与凝血表型相吻合。

A:先证者FGA基因2号外显子测序结果;B:正常对照

图2基因测序结果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先证者凝血指标检测显示TT延长,而纤维蛋白原抗原正常但活性明显降低,提示有手术出血风险。该先证者在本院产科医生持续关注下顺产出院,并未发生大出血。通过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纤维蛋白原基因FGA第2号外显子发生g.1233 G>A杂合错义突变,引起A肽链Arg16His改变。在凝血共同途径中,凝血酶酶解纤维蛋白原A肽链N端Arg16-Gly17和B肽链N端Arg14-Gly15,分别释放出FPA和FPB,形成纤维蛋白单体。这些纤维蛋白单体能自发的聚集,继而生成可溶性纤维蛋白[6]。据数据库分析,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报道了1 215例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病例,而超过半数的病例是由于A肽链编码基因FGA突变所致。其中,A肽链rg16的突变共186例,是引起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一种常见突变(http://www.geht.org/databaseang/fibrinogen)。已有的研究表明,A肽链rg16的突变主要包含rg16His和rg16Cys两种错义突变,前者突变形式会导致FPA释放延迟,影响凝血功能,患者常表现为无症状或轻微出血;而后者突变形式将导致FPA不能有效的释放,引起更为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可以有无症状、出血或血栓存在[7-8]。

在临床实验室的凝血功能检测工作中,Fg测定常采用Clauss法及PT演算法,而较少有实验室同时使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9]。PT演算法是基于PT演算而来,是在测定PT时即可给出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无需额外的试剂耗材。有研究学者认为PT演算法与免疫比浊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能用于测定纤维蛋白原的抗原,可结合Clauss法用于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的诊断[9-11]。本研究采用Clauss法及PT演算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初步检测出该患者为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进一步的基因分析也证实了这一方法对于初步筛选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可行性,可为不具备科研平台的临床检验实验室提供参考。

国内自2010年第一例A链rg16His突变报道以来,已经陆续报道了多例该位点突变所致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临床上均表现为无明显出血[12-15]。本研究通过对先证者家系表型及基因型分析,发现了1例A链rg16His突变所致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为贵州地区报道的第1例A链rg16His突变。研究表明,相同的基因位点突变在不同患者之间的表型可不一样,如A链rg16His突变的一些患者可有严重的出血倾向[16]。因此,即使实验室检测基因型为常见突变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也需临床医师与检验人员提高警惕,以防诊疗过程中发生危险。

猜你喜欢

肽链演算法错义
不明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突变的关系*
GJA8基因错义突变致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遗传分析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天文演算法、術數類提要獻疑
单多普勒天气雷达非对称VAP风场反演算法
MKRN3基因与儿童中枢性性早熟
例谈基因表达过程中多种肽链的合成
有关“氨基酸”的计算
运动平台下X波段雷达海面风向反演算法
烷基链长及肽链电荷分布对脂肽双亲分子自组装及水凝胶化的影响
胶原蛋白Ⅳ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