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人才培养急需建立“学社”联动机制

2018-10-10向勋宇香港大学博士候选人

至爱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社联动机制实务

文|向勋宇 香港大学博士候选人

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公益人才队伍的建设。发现“好”人才,培育“好”人才,为整个行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好”人才,这是所有公益人以及公益机构长期以来都在思索和实践的话题。

近年来,各种面向人才建设的培训和资助计划也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比如银杏基金会的银杏计划等,但这些项目大都指向实务型人才,研究型人才一直被认为是高校科研院所的“责任”,两种类型的人才始终存在“断层”,实务界不懂理论,理论界不懂实务的现象普遍。

随着《慈善法》的出台,中国公益慈善行业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实践的发展呼唤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重新反思公益慈善人才培养,建立“学社”联动的培养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亿方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菁莪计划”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该项目旨在支持具有实务、专业、前瞻的青年行动研究人才,提高公益领域行动研究能力,支持研究者通过对公益领域问题的研究,寻求有效解决途径,最终推动公益行业发展及社会的积极变革,具体做法是通过每年资助8—10名行动研究人才,连续给予3年每年10万元奖金的支持,以此推动公益理论与实务之间的融合,为行业发展带来一股清流。

“学社”联动的培养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先前公益人才培养的“鸿沟”。强调研究和行动的结合,学以致用,实现研究和实践的可持续的互补与发展。具体来说,“学社”联动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机制:

学员与学员的联动机制

学习不仅仅是听和了解的过程,更多的是需要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学员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协助学员巩固知识,查缺补漏。传统培训并没有为学员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在“学以致用”的环节上缺乏有效的推进。而“菁莪计划”搭建起了学者之间的平台、实务工作者之间的平台以及学者与实务工作者之间的平台。学员之间通过分享自己的研究项目,一起探讨“公益研究”的开展方法。此外,学员之间通过讨论,在同伴的支持下,逐渐完善自己的研究计划,并形成保质保量的研究成果。

导师与学员的联动机制

“菁莪计划”实行的“导师制”,对于学员专业素养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学员不管是公益研究者还是实务工作者,在充实的活动和研究中,都能够获得自身所需的能力。项目依据学员项目开展情况,邀请导师具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系统准确地提炼研究者质素,并改善研究项目的可操作性。借此,协助项目申请者掌握公益研究方法,提升行动研究的基本功与综合能力。

研究与研究的联动机制

借由项目,推进公益研究的发展,也是“菁莪计划”的一个重点。基于不同的研究地域,公益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路径。我们需要基于普遍性的道理,探索出别样的研究经验。我国公益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总结出一套独特的研究模式。“菁莪计划”汇聚了各方面的专家和学员,通过他们的摸索,借由行动研究的方法,有利于找到一套具有情境性,各领域交叉的,并能够真实反映我国公益发展的研究机制,推进公益研究向成熟化、专业化的阶段发 展。

研究与行动的联动机制

前文谈到,公益研究和公益实践之间一直没有很好地衔接。彼此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使得很多研究成果难以真正在实务中实践,而实践中的问题一直得不到专业的答疑。因此,我们强调需要让公益研究者参与到公益实务中去,体验实际情况,发现真实的问题,并协助公益实践者们解决问题促发展。当然,我们也鼓励公益实践者们需要多了解公益实践背后的原理,会做事是一方面,做好事又是一方面。因此,了解基本的公益原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综上所述,研究与行动之间需要有更多的互动机会,不断摩擦出新的火 花。

公益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过程,其中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如何把知识内化到个人的工作和研究中。据观察,我们认为公益人才培养项目目的主要可以分为4个层次。

第一层次主要是以“混圈子,拓人脉”为主。通过搭建平台或者以其他的机制,让同一领域的学员之间建立起联系,拓宽个人的社会资本网络。

第二层次主要是获得老师的点拨。这是问题导向的支持,学员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老师针对问题提供具有参考性的建议和意见。

第三层次是知识的提升和总结。通过前一阶段的点拨,将所学知识与个人经验的整合,归纳成一个实用性强的知识体 系。

第四层次是学以致用。将总结出来的知识体系,运用到个人的实际研究或实务工作去。

后面两层主要关注的是学员知识内化的过程。关注的是学员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如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分享,与老师的互动等)来强化自身掌握知识的水平,并通过实践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以往多数项目的运作和规划层次参差不齐,并没有能够实现高层次的目标。大部分项目都只能够到达第二层次,并没有能够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仍旧停留在“学”的阶段。后续没有落地,很容易导致人才培养流于表面,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菁莪计划”将研究与行动结合,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将人才培养提高到了另一个高度。“量体裁衣”的方案设计,使学员能够在公益行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把握住问题的来龙去脉,做有效公益研究,进而推进有效公益的发展。

公益人才培育的目的,是为我国公益部门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专业且有能力的实践者,而培养方式的探索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尽管“菁莪计划”刚刚开始实行,其实践效果还有待观察,但从项目的设计和立意来看,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作为创新公益人才培养的新起点,这种全新的培育模式(即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对公益人才培养无疑将起到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学社联动机制实务
苏州吴江区“三举措”强化应急联防联动机制
学社奋发担使命 草书千载绘华章——写在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建社90周年之际
基于人才培养的藏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中国营造学社藏书源流考
厦门市同安丰翼美术学社日记画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基于Android平台的学社APP设计与开发
京津冀产业联动机制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