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沟通的四步骤

2018-09-30张玉凤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5期
关键词:有效沟通活动设计游戏

张玉凤

〔关键词〕有效沟通;游戏;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5-0059-02

【活动背景】

高中阶段是个体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人际交往能力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面对新的环境,高一新生要融入到同伴中,如何在群体中被接纳,获得友谊,享受幸福,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有效沟通,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会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目标】

1.掌握沟通的四步骤,了解沟通的重要性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自己人际沟通状态的能力,能从沟通的四个步骤入手,改善人际关系。

3.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方法】

讲授、活动体验、情景表演、讨论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准备】

1.幻灯片。2.写有传话内容的纸条。3. A4白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沟通的重要性同学们都了解,而卡耐基的名言量化了沟通的重要性,加深了同学们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以名言引起同学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沟通的四步骤

(一)准确表达(游戏一:我是传话筒)

游戏规则:每组第一位同学会收到一张纸条,请记住纸条上的内容(内容:牛牛放学去打球,打碎老刘一瓶油)并小声传给后面的同学,后面的同学听清楚后,再传给后面的同学,依次传下去,最后一位同学把听到的内容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看看哪组传得最快最好。

注意:1.前面的同学传话时注意音量不能让旁边的同学听到。2.后面的同学听前面同学传话的时候,只能听不能说,可以用眼神和动作交流。

传话结束后教师展示每组最后一名同学写的内容。

思考:为什么大家的结果不一样?

学生答。

教师小结:同样的一句话传到最后,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沟通中表达者一定要口齿清楚,准确表达。准确表达是沟通的第一步骤,同时听也很重要。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传话内容中牛、刘、油三个容易混淆的发音,同时要求传话过程中听的同学只能听,不能问来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准确表达的重要性,同时引出听也很重要,为下面的环节埋下伏笔。

(二)用心倾听(游戏二:你拍我逃)

游戏规则:同桌两位同学面对面坐好,伸出双手,与对面同学的手平行交错,确保自己的双手中间有别人的一只手。两位同学各有一个角色,教师左手边的同学充当乌鸦,右手边的同学充当乌龟,教师读《乌鸦和乌龟》的故事,当听到自己的名字(乌龟或乌鸦)时双手快速拍打另一位同学的双手,另一位同学的手则快速逃避。

注意:拍打时不要太用力,适可而止,不可还手,不可拍打手以外的部分,不能追打。

教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聆听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答。

教师小结:1.听记,活动时要记住游戏的规则。2.听辨,当出现巫婆、乌云、乌黑、乌贼等干扰项时,能分辨出来。3.快速反应,活动时在听到不同的内容时,尤其是出现干扰项时能快速做出不同的应对反应。

教师:刚才主要讲的是聆听,而人际交往中只聆听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用心倾听。倾听是一种情感活动,是真正理解表達者所说的事情。聆听大家都学会了,那么倾听大家会吗?

情景表演: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演示。一位表演说(内容自定,可以自我介绍),一位表演倾听。

讨论:倾听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答。

教师小结:倾听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微笑、点头、身体前倾、不要随意打断表达者的话、适时重复对方的话、必要的赞同、赞扬等。用心倾听是沟通的第二步骤。我们用心倾听,给对方适当的回应和情感的交流是为了使沟通更顺利地进行下去。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活动中理解聆听和倾听的区别,知道倾听的重要性,能在沟通中灵活地给对方反馈,以便沟通更顺畅。

(三)思考质疑、澄清确定(游戏三:折纸游戏)

游戏规则:请大家拿出一张A4白纸,然后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

指令:1.把这张纸上下对折;2.再把它左右对折;3.在右上角撕掉一个等腰三角形;4. 然后把这张纸左右对折;5.再上下对折;6. 在左下角撕掉一个等腰三角形。

注意:操作过程中同学们不能相互商量,也不能询问老师,不能看别人怎么折的,独立完成。

折纸完成后,请同学们将纸展开,它的形状是什么?

讨论:为什么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指令,同学们折出来的“作品”形状会如此不同?

学生答。

再折一次。

游戏规则:这一次找一个志愿者自愿带领大家完成相同的指令。

注意:操作过程中可以相互商量,可以询问,也可以看别人怎么折的,尽量做到结果一致。

折纸完成后,请同学们再次将纸展开,看看这次结果如何?

教师:为什么第二次作品趋向一致了?

学生答(不懂的能不停地问了、还能相互商量、表达者讲不清楚时还给示范等)。

教师:不懂的地方进行询问就是思考质疑,是沟通的第三步骤。表达者不停的解释甚至示范就是澄清确定,是沟通的第四步骤。

为什么第二次折纸游戏后还有不同的“作品”?

学生答(表达者没讲清楚、有学生不懂不问等)。

教师:怎样才能让“作品”尽可能的相同?

学生答(表达者尽可能表达清楚、倾听者不明白的就问,直到大家理解一致等)。

教师:沟通不是一下完成的,可能是准确表达、用心倾听、思考质疑与澄清确定这四个步骤不断重复的过程。请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谈自己的感受。

传达者谈感受(我认为自己讲得很清楚了,还有同学不停地问怎么折,看到有的同学折的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致很着急,我把表达想象得太简单了,觉得让别人听懂并理解很难。)。

倾听者谈感受(不懂就问、觉得传达者说得还是不很清楚、操作时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看边上同学怎么做我就跟着做等)。

教师小结:第二次折纸过程中,同学们不断进行信息交流沟通,不斷反馈修正结果,取得的效果自然很好。第一次同学们因为不能实现有效沟通,“作品”自然千差万别。以此可以看出,有时人际关系紧张往往是因为你所表达的并不一定就是别人所理解的,你所理解的未必就是别人想表达的。如果人际沟通出现了问题,请同学们反思是沟通中的哪个步骤出现了问题。准确表达、用心倾听、思考质疑与澄清确定这四个步骤都是人际沟通中很重要的环节,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加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感情沟通,不断地沟通,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实现人际关系融洽。

设计意图:在第一次折纸游戏中因为不能很好地完成思考质疑与澄清确定这两个步骤,所以折纸“作品”差异很大,在第二次游戏中能很好地完成这两个步骤,所以“作品”趋于一致。这两次折纸游戏的对比让同学们深刻了解了思考质疑与澄清确定的重要性。通过提问第二次折纸为什么还是有不同的“作品”,让同学们思考、体会沟通是需要准确表达、用心倾听、思考质疑与澄清确定这四个环节不断重复来完成的。

三、结束语

沟通像一座桥,将我们的内心与外部世界相连。通过这座桥梁,我们的内心更加丰富,了解和洞察别人的世界。希望同学们能从沟通的四个步骤着手,学会有效沟通。

【活动反思】

心理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要从现实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不局限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运用心理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游戏活动一直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在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效果更直接有效。但是活动的安排不能过多,不能过于热闹,要有主次。活动结束后问题的设置很重要,要能引起学生的反思并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城南实验中学,芜湖,241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有效沟通活动设计游戏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农村小学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数独游戏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疯狂的游戏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