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会计师的研发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2018-09-27吴静丽

大经贸 2018年8期
关键词:计价会计师成本核算

吴静丽

一、背景及问题

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检查力度,科研单位承担的研发项目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审计和验收,对经费的合理使用提出更高要求。但由于各科研单位内部普遍存在非财务人员管理项目经费的情况,存在成本支出进度与项目运行不匹配、单项成本超支等问题,加大了审计风险,也可能对未来项目成本计价带来潜在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对研发项目成本管理的特点及要求出发,探索优化的管理模式,以进一步降低并控制审计风险。

二、研发项目特点及成本管理要求

1.应用政策种类多、差异大,需研究掌握适用政策

由于经费来源的不同,研发项目可按照政府或上级不同部门分为科技部项目、科工局项目等,不同经费来源的研发项目应用的管理政策不同,相互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成本归集及审计要求也大相径庭。如有的项目经费开支范围不包括外协费及设计费,要求对国拨和自筹经费必须分别设置科目核算;有些项目则规定餐费不能直接列支,需要在管理费用下进行归集,然后统一分摊计入项目成本。

政策的特殊性、多样性,要求相关人员对适用政策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这是对项目管理人员及项目组成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作为项目申报及成本开支的主体,研发项目管理人员及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申报时不仅需关注项目经费预算的总规模,也应关注预算各项构成及比例;在成本开支时,不仅需关注成本开支是否充分及时,也应关注成本类别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和批复要求。

通常,各参与人员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固然按期保质完成分析、试验及研究报告等是项目圆满验收的重要内容,但不能忽视项目成本管理,这既是单位综合管理能力的体现,也是项目顺利结题的必要环节。如果项目人员缺乏对适用政策的深入了解和审计要求的熟悉掌握,将直接影响成本开支的事前策划、事中控制,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易引发审计人员关注的问题点,如部分项目评审费发放给课题组成员,事务费未安排开支等。

2.审查标准与批复密切相关,需重视经费申报环节

研发项目在验收时参照的考评标准既包括适用的政策,还有项目批复书。如新修订的某经费管理办法中即规定,“在某领域科研项目成本中核算的差旅费、会议费之和,不得超过该项目计价成本中差旅费、会议费之和的130%;专用费、材料费、外协费分别低于该领域科研项目计价成本中专用费、材料费、外协费80%的部分,核算的固定资产折旧低于该领域科研项目计价成本中固定资产折旧的部分,为项目结余资金”,明确了研发项目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应当与批复的计价成本一致,审查的标准也与批复内容密切相关。

在前期批复的成本构成存在漏洞的前提下,执行效果自然也不可能保持较高的水平,最终反映到审计人员的评价意见里也势必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高度重视研发项目的经费申报环节,既要考虑到项目本身的特点,也应照顾到政策的特殊要求;既关注经费的总额,也应合理分配成本构成。由于研发项目通常在经费申报时未对应用的政策文件及指导规则做详细分析,只关注经费总额是否能够满足项目研究所需的成本开支,忽视对结构的合理划分,导致批复的计价成本并不合理,如申请较高的材料费而难以开支等。

3.研制周期短、检查工作多,需时时监督成本开支

研发项目通常周期较短,以1-2年居多,过程中不断有中期检查、自评、审计等检查工作,需时时监督成本的开支情况,判断是否出现偏差并及时更正。因此,应当明确监管主体,及时跟踪和评价项目成本情况,对开支进度及其类别的合理性进行综合管理。若在审查前才开展自查、整改,难免措手不及,如设备采购及建账多在项目研制后期、会议费开支严重超支等。

对于存在分承研单位参与的研发项目,除了时时跟踪总承单位的成本开支情况外,还应当同时关注各分承研单位国拨经费的成本开支情况。由于审计人员在国拨经费的成本认定流程上首先认定分承研单位的开支,最后再认定总承单位的开支,导致分承研单位的不合理开支将全部由总承研单位承担。

4.成本管理要求专业性较强,需发挥财务专业优势

研发项目成本管理中,无论是成本计价还是成本核算都有明确要求,专业性较强,审查要求严格,需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政策研究、成本核算及审计风险防范上的专业优势。

当财务人员首次参与到研发项目成本管理过程,是在接到项目验收审计通知后,并负责核对成本支出情况与批复情况的一致性时,由于经费申报时未对构成分配的合理性提出综合建议,批复的计价成本常常难以执行;执行过程中未实现过程把控,风险预防能力降低,成本支出与批复要求存在差异、开支不足等现象不可避免,而短时间内进行整改、纠偏,难免出现研发项目的大量成本在临近审计验收时才支出的不合理现象,容易引发审计人员的质疑,影响项目验收质量,成本核减风险加大。

三、研发项目成本管理优化方案

(一)总体思路

结合研发项目成本管理的特殊要求,建议制定“项目会计师制度”,即为每一个研发项目设定专门的财务人员以项目会计师角色进入项目组,负责对项目成本开支提供全程指导和建议,明确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项目成本支出符合政策和批复等有关要求,努力降低甚至消除可能出现的审计问题。

(二)基于项目会计师的研发项目成本管理流程

新流程将项目会计师职责融入研发项目成本管理的各个阶段,以确保实现全周期指导和监督。

1.经费申报阶段

项目会计师针对拟申报项目应用的政策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讲解,结合类似项目审计问题梳理可能的关注点,使项目组成员在经费申报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项目会计师根据相关项目的历史成本数据,依据相关财务政策和立项项目预算测算间接费用,为项目经费申报的合规性及合理性提供财务政策支持和整体建议,提前判断和识别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点,进而沟通拟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后期的可执行性,提升成本開支的合规化水平。

2.成本开支阶段

项目会计师根据项目批复文件中对经费使用的相关要求,参与内部研发项目预算的编报工作;按照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和会计、财务相关制度,对项目收支进行财务审核,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数据,及时将项目收支情况与预算进行比对,为项目合理支出提供建议;建立研发项目经费一览表,内容涵盖项目研制周期、经费到款时间及金额、批复要求、成本类别及金额、剩余经费、明细账等关键信息,时时跟踪项目成本列支情况,及时与相关部门核对、反馈,向有关项目负责人及相关领导汇报,实现信息共享,共同监督、指导项目组按照规定的计划按进度执行;汇总项目分承研单位成本核算情况,纳入项目成本管理范畴,掌握各单位预算批复要求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将审计风险降至最低。通过密切协作,对项目成本核算中不合规支出及时纠偏,时时控制审计风险,做到既保证成本开支又符合制度要求、满足审查标准,进而有效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3.审计验收阶段

项目会计师根据项目开展的进度,提前进行项目成本开支情况的自查和整改,化被动为主动,避免出现在接到审计通知时才匆忙进行核算、分析的被动局面,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和提高项目验收效果;加之项目会计师在经费申报等前述环节均发挥了相应的指导、建议、监督职能,执行过程中即使出现偏差,也得以提前解决和改进,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的可能性增大。

四、结语

通过项目会计师制度,做到了项目组了解经费政策、财务人员监管职能前移,便于提前规划成本内容、加强过程监督管控,及早发现成本开支过程的风险点,提早预防、预控可能出现问题,并及时纠偏,确保项目成本按时、合规核算,成本管理水平得以明显改善。

猜你喜欢

计价会计师成本核算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关注新“新清单计价规范”的几大特点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