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青花新论

2018-09-27黄佳宁

景德镇陶瓷 2018年4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青花创新

黄佳宁

摘要:元代青花瓷凝聚了外来文化和汉文化的精髓。由于元青花的大量输出国外,拉近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让世界认识了古代中国。

关键词:青花 艺术风格 创新

元代青花一改宋代青瓷面貌,从“道尚取乎反本,理何求于外饰”的宋代文人审美追求,转变为极为繁缛的青色图案装饰,这种主流风格的转变,是随着当时的政治和文化格局改变而改变的。宋代,士大夫阶层的思想主导社会的审美风格,但在元代,统治阶级重武轻文,文人阶层地位很低,不能引导社会主流文化,于是在外来文化和本土民间文化的结合下,产生了元青花的装饰风格。元代开创了一个陶瓷以绘画为主题的时代,本文将重点分析元代青花瓷艺术风格的特点和创新。

一、元青花装饰风格的形成

十三世纪初,女真族占据了中国北方后,最后被另一游牧民族蒙古所败,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吞金灭宋,建立元朝,南北地复归一统。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中亚、西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通的要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兰文化的突厥人涌入了中国,带来了西域的文化。由于丝绸之路的重开,贸易可沿海路或陆路进行,在元朝的管治下,兴起了一套新的经商形式,政府资助商人做买卖,百分之三十的盈利归商人所有,其余拨归国库。商业活动有蒙古人和大批居于主要港口的外国人控制,其中以阿拉伯人和伊朗人最受眷顾,甚至贸易交往都以波斯语进行。青花瓷不但受中国人喜爱,在中东、印度、东南亚和东亚地区更受欢迎。

蒙古人很早就关注景德镇瓷业的发展,早在1278年尚未完全巩固在中原的政权时,就设立了“浮梁瓷局”。江西景德镇的窑场在制造蓝色彩绘器之前,数百年来一直是生产白瓷,中国瓷器器面明亮、清澈、平滑,加上坚硬耐用和胎质细密,倍受世人赞赏,当时,全球没有一个国家能生产与中国瓷器相类的产品。

纯白色的中国瓷器并不符合近、中东人士的品味。西亚地区向来流行色彩鲜艳的陶瓷,景德镇盛产的石灰釉情澈透明,罩于绘饰之上最合适不过,此时胎料又加入了高岭土这一关键性元素。高岭土以产地为名,是一种软质的瓷土,和瓷石混合后易塑形,故此合称瓷器之“骨肉”。制成的瓷坯塑性很高,质地极佳。烧成后器身坚硬、呈半透明状,非常耐用。加上釉下钻蓝彩绘后,更是美不胜收,由于景德镇所用的第一批钻料便是从波斯进口,可能是波斯商人将钴料引进中国窑场,希望将中国的优质瓷土结合了波斯迷人的钻蓝彩。

由此可见青花瓷的诞生主要是外来民族审美需求,这一点也可从元青花的纹饰装饰风格中体现出来。釉下钻蓝彩全面改变了中国陶瓷的面貌,利用钻料着色肯定并非景德镇首创,唐代时河南巩县的窑场已有烧制高温白瓷,曾一度试用钻料着色,但钻料的正真潜质到后来的景德镇才得到发挥。元代以后,大量北方工匠南迁,北方工匠绘画能力都比较强,比如磁州窑就是以绘画为主。工匠到了南方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这么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不过就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己,技法上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元青花没有初创期和萌芽期,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各种文化的大碰撞,混合形成的一种艺术面貌,灿烂绚丽,有悖于汉民族的审美趣味,迎合近、中东文化的喜好,但是同时也蕴含了汉民族文化思想,元青花的出现,开拓了中国古陶瓷的艺术道路,是中国古陶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元青花装饰风格特点

元青花在造型上突出的特征就是厚重巨大,多为大盘、大罐、大碗、大瓶。如:伊朗阿迪比尔寺收藏一件青花麒麟纹双龙耳罐,无盖体高已达50厘米,若加上盖高度可达60厘米以上。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收藏的那对元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体高达63.6厘米。

元青花纹饰丰富多样,大自然中的万物,几乎都可以成为装饰题材,主要的纹饰有花卉纹、山石纹、海水纹、鱼澡纹、鸳鸯纹、鹭鸶纹、莲花纹、垂云纹、如意纹、龙凤纹、麒麟纹、松竹梅纹、人物纹等。青花纹饰融合了近、中东文化的审美形式和汉民族文化题材,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致都是花卉、翎毛走兽、龙凤,后期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出现了大量戏剧故事,以画情节为主。

元代在蒙古政权统治下的汉族士子既不得当官,又不可研读经书,唯有转而创作民间文学。市民阶层的壮大,改变了接受者的层次结构,叙事文学——戏剧、小说取代了诗词的主体地位,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等,都成为后世典范,广为流传。香港苏富比拍卖的元青花“西厢记”罐就是以王实甫写的《西厢记》为题材,绘画创作而成。除青花“西厢记”罐外,保存至今的青花罐还有“昭君出塞”罐、“蔚迟恭救主”罐、“百花亭”罐、“三顾茅庐”罐,其中“鬼谷下山”罐最为昂贵,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拍卖,成交价折合人民币2.3亿。

除了以上介绍的元青花题材外,有些题材还表达了儒家积极的入世思想。高安当时出土了六个带盖的梅瓶,这六个梅瓶也是装酒的,每个瓶子底下都有一个字,写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古代说的六艺。第一是礼,说的是礼节,道德水准。第二是乐,是音乐,修养、素养。第三是射,古代的射,就是射箭,指技艺。第四是御,御是驾御,驾御马车的人叫御手,指的是你的行动能力。第五是书,书法,形象思维。第六是数,算数,逻辑思维。

从元青花的装饰风格特点来看,元青花的创造者结合了汉民族文化题材和近、中东文化审美形式,并且渐渐本土化,融合汉民族文化思想发展出符合汉民族审美艺术风格,成为当时的社会主流。

三、元青花装饰风格的创新

中国青花瓷器始烧于十四世纪初,以后迅速地成为世界各地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藏于托普卡帕宫的元代青花瓷盘、碗、瓶、罐都是当时的青花瓷精品,其风格异于中国传统瓷器。元青花的创造者们,把外来文化的审美与蕴含本土文化意味的绘画图案相结合,融合创新,用那个时代社会市民阶层自由、活跃的创造力,打破青瓷、白瓷、青白瓷等单纯的釉色、刻、划、印、剔花纹或黑、褐、红、黄彩的局限,以其雅洁幽菁的蓝色,繁缛的装饰纹饰,丰富的装饰题材,大胆的装饰技法,为后世的中外瓷器装饰在颜色画法和装饰技法方面开辟了新路。

随着元代统治阶级的改变,市民阶层的壮大,改变了接受者的层次结构,民间艺术取代宋代文人艺术,从雅文化转向俗文化,与此同时装饰繁缛的瓷器取代了光润简洁的素瓷。重视装饰,并不只是来自蒙古人和外销瓷的喜好,古代中国民间对于装饰的喜好自古有之,从唐代三彩瓷到宋代北方民窑、磁州窑、耀州窑、吉州窑等,都热衷于装饰,如磁州窑唐“草纹梅瓶”,其多层次的装饰技法,与元青花瓷的装饰如出一辙,不过元青花瓷装饰图案更为丰富、复杂。

元青花彩绘在继承了宋代民窑彩绘的基础上,创造了蓝色的纹饰天地,陶瓷将不再像宋代只追求完美造型和细腻釉色,而是将注意力转移至彩绘的笔法上。厚重的器物成为风尚,彩绘大胆创新,使元代早期的青花瓷傲视同侪,成为后世典范。

鉆蓝料釉下彩在日用瓷上的应用,既为人们增加了美的享受,更因其不受酸碱的腐蚀而经久耐用,对人体健康和经济生活产生过深刻影响,远非其他釉上彩所能相比,从而奠定了明代青花瓷器为主流的牢固基础。

四、结语

元青花的生产期相当短,只有十四世纪二十年代到十六年代,保留至今的重要作品只有托普卡帕皇宫藏品和德黑兰博物馆来自于特别尔寺的瓷器,中国本土市场只限于民间使用,没有进入宫廷。元青花是在迎合外来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元青花在迎合国外文化审美的同时,结合本土具有浓厚中国风味的传统绘画题材,如:龙凤、花卉、山石等,这种异于输入国文化的艺术品,给近、中东地区的人们带来猎奇感和神秘感,满足了他们对古代中国的幻想。青花瓷成功地得到了世界的青睐,引领了中国的陶瓷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参考文献:

[1]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2]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中华书局.2008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青花创新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青花志展览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追寻青花的东方之美
青花·木 产品设计
琵金顿珍藏的明青花将亮相苏富比
欧洲的艺术风格派系与服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