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棕榈科植物抗低温能力调查分析

2018-09-25严敏杰

中华建设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冻害调查分析

严敏杰

【摘 要】今年来一些研究表明:[1~2]外来棕榈科植物能否真正适应上海的环境,特别是冬季极端低温已经制约棕榈科植物在上海景观价值中的重要条件。本文以上海东郊半岛别墅所种植的1713株棕榈科植物为调查样本,分析在2016年初上海遭受35年来最低气温袭击后,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榈、银海枣、布迪椰子和蒲葵这5类棕榈科植物的受冻害和恢复情况,希望能够给今后在上海种植棕榈科植物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为上海的园林绿化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棕榈科植物;冻害;调查分析

【Abstract】Some studies this year show that:[1~2]whether exotic palm plants can truly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in Shanghai, especially in winter,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s have restricted the important conditions of palm plants in Shanghai's landscape value. This article takes a sample of 1713 palm plants planted in peninsula villas in the eastern outskirts of Shanghai and analyzes Canari dates, Washington palms, silver dates, buddy coconuts, and Livistona in Shanghai in early 2016 after suffering the lowest temperatures in 35 years. The freezing and recovery of these five palm plants will hopefully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lleagues who plant palm plants in Shanghai in the future, and will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ing in Shanghai.

【Key words】Palmaceae;Freezing damage;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1. 前言

上海东郊半岛别墅室外景观绿化项目于2009年11月开始施工,2011年6月全部竣工并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东至川南奉公路,南临晨阳路,西近临波路,北至迎宾大道,用地总面积148492m2。为了营造与地中海建筑相一致的风格,故大量运用了热带棕榈科植物,如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榈、银海枣、布迪椰子等,规格从杆高1m ~8m不等,共計种植1713株,不管从品种还是数量来说,其热带植物的运用在整个上海地区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笔者以本项目所种植的5种广泛应用的热带植物为调查对象,以2016年初的极端低温为切入点,分析热带植物在上海地区越冬过程中的生长、保护及冻伤情况,对这5种植物实际引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受冻后的恢复情况,希望为今后绿化界同仁在上海地区种植南方棕榈类热带植物提供借鉴。

2. 调查分析的棕榈科热带植物种植区域、品种与方法:

2.1 种植区域概述:

(1)上海东郊半岛别墅地理坐标为东经120°51′~121°45′,北纬30°41′~31°50′,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具有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4]。本区域年平均气温为15.8℃, 最冷月平均气温3.6 ℃, 极端最低气温-12.0 ℃[1]。

(2)2016年1月24日,35年来最强的寒潮袭击上海,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7.2℃,系1916年后1月下旬最低温纪录,从2016年1月18日至2016年1月26日,最低温度始终在0℃以下,持续时间达9天,其中24、25日两天,最低温度低于-7℃。随着这波寒潮的离去,申城在2016年1月31日至2016年2月7日又迎来了一次近8天的低温,最低温度始终在0℃徘徊,给刚刚有所缓解的寒潮影响又一次雪上加霜。那么当年1、2月份的这两波寒潮对东郊半岛别墅内种植的棕榈科植物具有多大的影响呢,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2.2 调查品种:

(1)棕榈科植物属于乔木、藤本型及灌木类植物,以单生或丛生植物为主,植物展开后呈掌状分裂或羽状形态,裂片呈“∧”或“∨”型分布,向上或向下折叠。叶柄的基部膨大,展现出纤维鞘或成鞘状分布。花杂性、单性、两性,雌雄主要包括同株或同株两种,花较小,并且呈辐射对称状态,以大型多分枝及肉碎花序的形式分布,通常会被管状或鞘状的佛焰苞所包围。果实以坚果、核果或浆果为主。花期的开放时期多集中在春、夏两个季节,花的颜色以黄色居多,也有少量的红色、白色。结果实的时间多集中在冬季及秋季,果实的颜色以褐色、红色为主,也有少量的黄色果实。

(2)本次调查品种为上海东郊半岛别墅内所种植的较为广泛运用的5个品种, 即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华盛顿棕榈Washingtonia filifera,银海枣P .sylvestri,布迪椰子Butia capitata ,和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Jacq.) R. Br.Trachycarpus fortunei,共调查植株1713株。

2.3 统计指标:

本次调查统计指标采用张庆费拟定的上海棕榈科植物冻害分级调查表[1](见表1)。

3. 冻害后的结果和讨论

3.1 受冻害情况调查分析。

本次5种棕榈科植物冻害状况调查(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次调查中区棕榈科植物的冻害主要集中在4级冻害, 占41%,其次是3级冻害, 占18.3%, 2级冻害占12.7%,5级冻害占10.9%, 0级冻害比例最少,为6.8%。本次调查结果为4级冻害比例最高,3级冻害其次,5级冻害较少。因此,可以看出本地区棕榈科植物的冻害主要集中在4级。

3.2 不同品种棕榈科植物受冻害情况调查分析。

(1)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棕榈科植物在上海的抗寒性具有一定差异[3~4]。从东郊半岛别墅所种植的5种棕榈科植物来分析,表现最好的要属布迪椰子,它的冻害情况主要集中在0、1、2级,在冬季沒有采取任何保温措施的情况下,除个别在风口受冻以外,成活率几乎达到100%。在寒潮过后,其叶片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因此,综合分析下来,布迪椰子完全能够适应上海的低温天气,适合在上海生长。但美中不足的是,不管是高杆的还是低杆的,种植4、5年时间,其整体外形没有明显的变化,生长速度缓慢。

(2)表现其次的是蒲葵,它的叶形和树形都是最为接近上海本地棕榈的热带植物品种,其在上海引种的都为灌木形矮小品种,且在上海过冬基本不采取保温措施。本次极端低温寒潮来袭,东郊半岛别墅种植的68株蒲葵表现尚可,其冻害情况也大都集中在0、1、2级,但和布迪椰子相同,在上海的气候环境下生长势较弱,几乎不生长。

(3)华盛顿棕榈相比以上两种,抗低温的能力就要差很多,尤其是高杆品种,其主干是越高越细,碰到极端低温,主干很容易受冻。从表2中可以看出,华盛顿棕榈的冻害情况主要集中在3、4级,受冻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而且受冻后很难恢复,成活率较差。同时,由于主干细长,叶片大,在冬季很难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所以华盛顿棕榈比较适合在冬季最低温不低于-5℃区域生长。但是,与以上两个品种相比,其在上海的生长势良好,4、5年时间,普遍能够长高2-3米,整体效果好,能够表现出热带风光,应该说在这5个棕榈科品种当中,它的生长势是最好的。

(4)加拿利海枣和银海枣这两个棕榈科品种在上海种植,冬季必须要采取保温措施才能安然越冬,但是在此次的极端低温下,虽然东郊半岛别墅的加拿利海枣和银海枣都采取了保温措施,仍不能幸免。不管是高杆的还是低杆的都受到了大面积的冻害,大量集中在4级,部分出现了5级冻害。寒潮过后,所有低杆的枣类叶片全部冻坏,幸好顶端生长势受冻不是很严重。高杆的加拿利海枣受冻情况还好,特别是贴着房子前后种植的基本未受冻害,而高杆的银海枣,因其主干细长,出现了大面积的冻害,并且受冻后恢复力很差。

4. 冻害后的恢复情况

进入4月,随着气温的上升,布迪椰子和蒲葵基本保持原有现状,成活率基本达到100%,并开始冒出新叶生长。加拿利海枣叶片基本被冻坏,养护工人对叶片修除后,顶端生长势未受冻的植株在4月底开始冒叶,夏季过后基本成型,死亡率在23%左右。华盛顿棕榈和银海枣只要是叶片枯死的植株,养护工人修除后并没有冒出新叶,说明这两类植物只要叶片枯死其顶端生长势也已死亡,因此华盛顿棕榈死亡率在30%左右,而银海枣达到了46%,几乎死去了一半。而随着这些热带植物的冻坏、死亡,给整个小区的绿化景观效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地中海风格短时间内难以再现。

5. 结语

(1)上海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热带棕榈科植物进行种植,而且广泛应用于房地产项目,它不仅能够营造出上海地区所没有的热带地中海风格的园林景观,更能提升房产项目的品质和房价,因此广受房产开放商的青睐,并大量种植。随着,上海冬季气温的上升,暖冬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些植物的长势也越来越好,给人的感觉就是热带棕榈科植物已经适应了上海的气候环境,已经引种成功了。但是,16年初的极端低温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大量的棕榈科植物冻坏冻死,不仅破坏了绿化景观效果,降低了项目品质,更是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2)因此,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为,我们在引用棕榈科植物打造热带风格的同时,一定要对各类品种的抗寒性能有根本的了解,并且要加大棕榈科植物冬季保护措施的投入和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棕榈类植物在上海地区成活率,保证其最佳的园林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庆费, 吴海萍,许东新. 上海引种的7 种棕榈科植物冻害状况分析[J]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7, 24(1):110~114.

[2] 韩玉洁. 近几年上海引种外来绿化造林树种引发的思考——写在冻害调查之后[EB/OL].

[3] 林有润.观赏棕榈[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

[4] 郑建灿. 棕榈科植物在厦门的引种栽培及其应用[J]. 防护林科技, 2003, (8): 52~ 53.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3-15-769

猜你喜欢

冻害调查分析
新栽绿化苗木越冬防护措施探索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泸州市泸县初中生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低温冻害对浙中地区枇杷生产的影响及防护对策探讨
梨树冻害原因及预防措施
樟树在徐州市绿化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植物防冻剂在哈密大枣上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