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梯型混凝土圆弧看台施工技术

2018-09-25张赛平

中华建设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支模

张赛平

【摘 要】通过多个工程的成功实践,针对阶梯型混凝土圆弧看台的支模工艺进行系统性总结,从而得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可以成功的解决了现浇钢筋混凝土弧形看台看台斜板和空间折梁施工过程中大部分难题,减少了现浇钢筋混凝土弧形看台施工的难度。相比传统的施工方法,缩短了工期,节约材料的投入,降低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阶梯型;圆弧看台;支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

【Abstract】Through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 number of projects, a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moulding process for the ladder-type concrete circular stands has been made, resulting in a set of practica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The technology can successfully solve most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curved concrete stands, sloping plates and space folding beams, and reduces the difficulty in construction of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curved stand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hortened, the material input is saved, the construction cost is reduced,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re good.

【Key words】Ladder type;Circular stand;Mold;Reinforced bar binding;

1. 引言

(1)随着人们对文化娱乐生活的不断需求,体育场馆、演艺场、影剧院等建造将越来越普遍,而阶梯型混凝土圆弧看台的建造又是构成上述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阶梯型弧形看台,其优点是曲线流畅美觀,不但能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而且看台平面布局合理,能最大限度节约建筑用地。但圆弧形看台施工工艺复杂,特别是模板施工费工费时,若采用传统方法不但施工周期长、周转材料投入大、劳动强度大,而且给测量放样、支撑架体搭设、模板精度控制带来了很大难度,施工中极易造成轴线、标高偏差和看台截面尺寸不准等,严重时会留下质量隐患甚至造成返工。

(2)阶梯型混凝土圆弧看台施工技术对于阶梯型混凝土圆弧看台的总体施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圆弧形看台的支模工艺更加复杂,一旦操作方法不当,不但施工进度慢,而且很容易留下质量隐患或造成返工。本工法针对阶梯型混凝土圆弧看台的支模工艺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保证模板快速准确的安装,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支模体系提供参考。

2. 工艺原理

现浇混凝土弧形阶梯看台模板结构,包括模板支撑架体和模板固定体系,模板固定体系包括弧形梁底模板、座位板底模板、弧形梁外侧上模板、弧形梁外侧下模板和弧形梁内侧模板,弧形梁外侧下模板位于弧形梁外侧上模板的下方;弧形梁外侧上模板与弧形梁内侧模板之间用内撑支撑并使得弧形梁外侧上模板与弧形梁内侧模板保持设定的间距,用对拉螺栓将弧形梁外侧上模板与弧形梁内侧模板连接并固定,弧形梁外侧下模板与弧形梁内侧模板也用对拉螺栓连接并固定;弧形梁底模板分别与弧形梁外侧下模板底端、弧形梁内侧模板底端连接固定;座位板底模板分别与弧形梁外侧下模板上端和弧形梁内侧模板上端连接固定。模板安装前用墨线弹出5线,并对模板进行拼装,加强对看台踏步模板安装时的控制,保证模板安装的准确,快速。在安装完的模板上绑扎钢筋,现浇混凝土,并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养护,保证了弧形看台的施工质量。

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阶梯型混凝土圆弧看台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线定位→看台架体支设→看台模板制作安装→看台梁钢筋绑扎→看台部位板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看台模板拆除。

3.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2.1 施工放线定位。

看台施工前在底板上发出看台梁边线及看台宽度线,必须复检合格。

3.2.1.1 校核坐标:根据设计图纸上所给出看台斜梁坐标依据图示尺寸关系进行计算校核,计算中采用AutoCAD中的坐标标准插件进行坐标标准编程计算,并分散取10%的点手算复核,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2.1.2 定位方法:

(1)在看台下顶板上放出看台的水平位置,然后根据立杆间距确定水平位置,并以此定位支撑架体。

(2)架体搭设到位后,架设主龙骨时,通过四个控制点的空间坐标拉线将主龙骨调整到位。

(3)看台模板成型后,用全站仪实测各段三维坐标,以此校核梁板模板的位置及高程,调整顶托进行微调。

3.2.1.3 精度保证。

(1)架设梁底模时,依据下层顶板上所定出点位,用线坠垂直引线法,定出梁底模位置。当梁底模架设好后,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及测量工具测设控制点,以将模板调整到位。

(2) 曲线看台测设时,为保证以直线代替曲线的精度,可适当加密放样点。保证加密后矢高小于3mm。

(3)所用钢尺必须经过检定,并应进行尺长及温度改正。

3.2.2 看台架体支设。

模板安装时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并结合普通多层板进行吊模。此方法能合理利用现场的周转材料,并采取一定措施,利用钢管、顶托、方木、对拉螺栓等材料,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节约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其具体施工如下:模板支承体系选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正梁底下立杆间距1200×900mm(沿梁底方向,正梁底下中间立杆采用钢管加扣件锁在水平杆上,并加梁方向的水平杆),斜梁底下两侧立杆间距900×900mm(沿梁底方向),横杆竖向间距1200mm,在梁中1/3范围内垂直环梁方向设置斜撑,斜撑每隔一排设置一组(搭设支架整体效果图见图1)

3.2.3 看台模板制作安装。

3.2.3.1 模板安装前准备(搭设支架局部效果图见图2)。

(1)模板拼装: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3)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3.2.3.2 模板安装。

(1)看台斜梁底模采用18厚双面覆膜木模板;梁底采用60×80木方。为防止模板下滑,梁底模与次龙骨木枋钉牢、次龙骨木枋与主龙骨木枋用螺杆固定(看台支模架剖面图见图3)。

(2)梁底支撑采用普通钢管架加U托。立杆轴线间距≯850,梁底搭设四排,最外排位于梁外侧距梁边200,中间等间距搭设两道。水平杆步距为1500,扫地杆距板面≯200。

(3)轴向剪刀撑在梁底最外排立杆各设置一道,环向剪刀撑间隔四排设一道。在梁侧距梁边300设置双排操作架与梁底支撑连接,操作架外侧各设置一道轴向剪刀撑。为防止架体整体滑移,梁两侧设置抛撑,抛撑间距为3000,如有条件,剪刀撑尽量利用预留筋固定。

(4)斜梁侧模采用18厚双面覆膜木模板,上口根据台阶参数成锯齿形;次龙骨采用60×80木枋间距≯250;主龙骨采用48×3.0双钢管间距≯500;双钢管间穿14对拉螺杆竖向间距≯400,梁高范围内第一道距底模≯300(搭设完的模板见图5)。

(5)环形梁按照一般方式搭设,看台踏步挂板如图4所示。

3.2.3.3 模板要求。

模板尺寸必须按照图纸要求,看台梁外侧吊模是保证看台梁外侧混凝土立面混凝土良好观感效果的重要环节,吊帮模板体系及阴阳角模板设计,对看台板整体效果至关重要。台梁两侧整体自下向上用60×80木方固定,并用对拉螺杆固定,确保看台梁最后成型质量。

3.2.4 钢筋工程(看台钢筋绑扎见图6)。

工艺流程为:划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及弯起钢筋→按箍筋间距绑牢→绑主梁上层纵向筋→穿次梁上层纵向筋→按箍筋间距绑牢。

(1)支撑梁钢筋的支撑架横杆高度以使梁箍筋离梁底模板50mm为原则,支撑架间距2000mm。

(2)当梁上部筋有多排时,应使上部钢筋中的最下排钢筋放置在支撑横杆上,然后加横向短钢筋,依次放置以上各排钢筋;当梁下部筋有多排时,应在箍筋内先穿最下排钢筋,加横向短钢筋依次穿以上各排钢筋。横向短钢筋间隔3000mm射一道,直径不得小于梁主筋。

(3)绑扎箍筋时,箍筋应垂直于梁轴线,开口应错开,绑扎丝丝头应朝梁内侧。框架梁端加密区长度必须满足图纸和规范要求:不小于500mm且不小于2倍梁高。如需要设置架力筋,架力筋采用HRB335级直径12mm,架力筋与支座负筋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

(4)绑扎箍筋前,应在柱头钢筋边、支撑架立杆和横杆夹角内加设钢筋横档,并与主筋绑扎,以防止钢筋绑扎时梁筋滑移。

(5)加设垫块时,须在梁骨架下部两侧角筋下方放置两排,并间隔布置,以免骨架倒向一侧。梁底中部可根据梁宽另行加设。垫块沿梁轴向间隔1000mm设置。

3.2.5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应自下而上进行。混凝土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次浇筑厚度500mm左右。混凝土振捣采用赶浆法,上下层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以保证新老混凝土接槎部位粘结良好(混凝土浇筑见图7)。

(2)梁帮及梁底部位要用φ30 或φ50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梁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棒点(混凝土台阶面抹压处理见图8)。

(3)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遇有梁节点或钢筋较密时,振捣棒移动间距约为20cm,同时用φ30振搗棒振捣(看台混凝土养护见图9)。

(4)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1个小时,将后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建立交接班制度,下一班人员没接班,上一班人员不能离开岗位。

(5)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6)混凝土养护以保湿养护为主,以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而使混凝土失水,混凝土养护时间夏季不少于7天,春秋季不少于10天,冬季不少于14天。

(7)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一层塑料布和一层土工布,塑料布要通长覆盖均匀包裹严密并与梁侧模用胶带粘牢,并保持土工布表面湿润,比表面喷HL养护液及普通养护的保水性明显提高。

3.2.6 模板拆除。

3.2.6.1 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3.2.6.2 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

3.2.6.3 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拆除梁长≥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悬臂构件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3)板底模<2米,混凝土强度达到50%,>2米<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

(4)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5)板模拆除,先拆除斜拉杆或斜支撑再卸掉柱箍和串心螺杆,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到地面。

(6)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

(7)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帮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穿墙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

3.3 劳动力组织(以2000m2阶梯型混凝土圆弧看台施工,工期为60天为例)(劳动力组织情况见表1)。

4. 应用实例

4.1 钱江国际时代广场位于钱江新城,富春江路、城星路、4号路围合区域。其演艺场看台部分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从-2.40m~+7.60m,看台径向斜梁主要截面尺寸为800×600mm;第二部分从+12.10m~+18.925m,看台径向斜梁主要截面尺寸为800×800mm;第三部分从+25.60m~环梁顶标高,看台径向斜梁截面尺寸为800×1000mm;环向分布500×600、180×500和180×600次梁;踏步的宽度为850mm,踏步高度为195~570mm。整个看台座席支撑在混凝土看臺斜梁上,与看台斜梁整浇在一起。采用本施工工法进行施工,很好的保证了施工要求,并且施工快速高效,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龙港体育馆位于世纪大道与龙金大道交叉口东南角。体育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7018㎡,建安工程总造价1.14亿,合同工期700天。该工程是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具有承办城市级田径类体育赛事能力的运动场,主要由看台和运动场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组成,看台可容纳观众12000余人。模板安装时采用本工法进行施工,成功的解决了现浇钢筋混凝土弧形看台看台斜板和空间折梁施工过程中大部分难题,减少了现浇钢筋混凝土弧形看台施工的难度,相比传统的施工方法,节约了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实体材料的投入,提高了施工功效,节约了工期,质量更可靠,为今后广泛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获得了业主及质量监督单位的好评(龙港体育馆效果图见图10、拆模后的效果图见图11)。

5. 结语

5.1 支模结构坚固可靠,弧形梁模板面板采用定型木胶合板、竹胶合板或钢木组合模板完全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不但施工、周转方便、灵活,而且成本相对其它模板低廉。

5.2 支撑架体采用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合理增加可调装置,对搭、拆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一般普工就可以完成,而且施工快速,组装灵活。架体由模块式单元架体拼装组成,适合复杂结构施工的支撑架体搭设。若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搭设,不但施工工效低,而且看台梁的高差变化与弧形变化处,需要切割大量钢管,大大增加施工成本。

5.3 支模材料及配件可重复使用,提高了模板、支撑架、螺栓等材料的周转使用率。

5.4 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仅承插式脚手架一项与传统方法相比,成本降低率达 25%。

5.5 混凝土成型质量符合施工验收标准,达到了“内实外光,棱角整齐,几何尺寸准确”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岳翠兰. 剧院斜柱和弧形看台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 2008(9):674-676.

[2] 申利成,王伟,张玄. 国家体育馆现浇清水看台板模板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 2006(12):112-113,1141.

[3] 凌江南,栗元甲,吴冬生. 现浇钢筋混凝土弧形看台技术[J]. 建筑施工, 2013(5):434-435.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4-22-829

猜你喜欢

混凝土浇筑支模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混凝土浇筑工艺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桥梁施工中的悬臂挂篮技术探讨
桥梁现浇箱梁支架工程施工方案探究
浅谈水利大坝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