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查体发现禽类分枝杆菌引起结肠部肿块1例

2018-09-22王晓颖杨贵荣杨长春

武警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组织细胞禽类结核

刘 辉,王晓颖,杨贵荣,杨长春

禽类分枝杆菌是禽结核病的致病因子,为结核分枝杆菌菌属的一种,主要在家禽与鸟类之间传播[1],国外已有该菌感染人类的报道。Pavlik等[2]报道禽分枝杆菌感染人和其他动物。Soler等[3]调查发现,健康人感染禽分枝杆菌的概率很小,目前主要见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禽类分枝杆菌感染的常见部位是肺部,临床表现和感染人结核分枝杆菌症状相似,受感染的鸟类是其重要的传染源[4]。目前国内未有类似报道,仅有AIDS患者小肠部感染鸟型细胞内分枝杆菌等的报道[5]。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8岁,因健康查体于2012-06-04入院,近期无发热、腹痛、腹泻、便血等不适。入院后2012-06-05行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结肠隆起性病变,性质不清;超声内镜检查:回盲瓣成帽状,阑尾开口清晰。降结肠见一约0.4 cm半球样隆起,黏膜光滑,EUS见局部黏膜下低回声改变,活检1块,病变钳除。其余所见肠黏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晰,无充血、糜烂、溃疡及新生物(图1)。

图1 人感染禽类分枝杆菌肠黏膜消化内镜检查

病理诊断:降结肠黏膜慢性炎伴急性炎,固有层淋巴组织增生并见少许泡沫状细胞集聚及钙化;免疫组化染色示:AEI(-),CD68(组织细胞+),CK(-);特殊染色结果:PAS(组织细胞+),抗酸染色(组织细胞+),符合禽类分枝杆菌感染(图2)。

入院后查尿、便常规、C-反应蛋白均未见异常。血常规:嗜酸细胞7.4%;抗HIV(-);人结核菌素(PPD)实验(++);结明试验(三项)检查:ICT-TB卡阴性,结明试验阴性,TB快速卡阳性。混合淋巴细胞培养+γ-干扰素测定检验: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A和B刺激后,γ-干扰素释放实验结果>6,提示患者存在结核分枝菌感染,是否为活动性结核,请结合临床进行判断。胸部X线正位片:心肺隔未见异常。

2012-07-07解放军 309医院专科会诊,认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肠小肿块结核导致可能性大。给予异烟肼 0.3 g/d,利福喷丁胶囊0.6 g,2次/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0.2 g,2/d,盐酸乙胺丁醇片0.75 g/d抗结核治疗,疗程2个月。按上述方案服药2个月,随访1年。患者情况良好,无腹部症状。

2 讨 论

本例为中年男性,无发热、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这次主要以健康查体入院。入院后查尿、便常规、C-反应蛋白均未见异常。血常规:嗜酸细胞7.4%,抗HIV(-);超声内镜检查发现降结肠部有一个0.4 cm的半球样隆起,钳取后病理检查,示固有层淋巴组织增生并见少许泡沫状细胞集聚及钙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EI(-),组织细胞CD68+,CK(-);特殊染色结果:组织细胞PAS(+),抗酸染色(+),符合禽类分枝杆菌感染。随后于多家医院就诊,PPD试验(++);结明试验:CT-TB卡阴性,结明试验阴性,TB快速卡阳性;T-SPOT.TB试验: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A和B刺激后,γ-干扰素释放实验结果>6。以上均证实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解放军309医院专科会诊给予四联抗结核治疗,效果良好。文献[6]报道,禽分枝杆菌进入肠上皮的机制与α-肌营养不良蛋白相关性蛋白聚糖(dystro-phin-glycoprotein-complex)相关,提出通过修饰α-肌营养不良蛋白相关性蛋白聚糖可能是预防和治疗禽分枝杆菌感染的一种新方法。

本例患者既往体健,无引起免疫力低下性疾病,具体感染的原因不明,可能既往有接触甚至食用过受感染病禽。患者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并得到了及时的诊治,但还是提醒人们对人畜共患性疾病应该有足够的重视,并做好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组织细胞禽类结核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一度浪漫的结核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体会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宫颈癌组织细胞中Numb基因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