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然物外,豁达洒脱

2018-09-21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春景新茶寒食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赏析】

北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八月,苏轼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时,命人修缮城北旧台,苏轼的弟弟苏辙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题台名为“超然”。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上超然台,眺望烟雨春色,触动了思乡之情,写下了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这首词通过描写春日景象和词人感情、神态的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洒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词人于清明时节登上超然台时所见的春景:城中依然是春和景明、草长莺飞的时节,和煦的春风吹起飘拂动人的千万条柳丝。词人远眺,映入眼底的是一带环城的碧水,光照满城的则是那些绚丽缤纷的春花。迷迷蒙蒙的煙雨笼罩着全城内外的万户千家。

这几句写景包括三个层次。首先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其次,以“试上”二字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将眼前春水、春花等春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的苍茫阔景作结。三个层次先是由一个特写镜头导入,再是大场面的铺叙,最后,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色彩对比强烈,明暗相衬。

词的下片借景抒情,表达词人的思乡情怀: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春意也该淡了。酒醒后,词人为羁旅他乡,不能归乡省亲、扫墓而叹息;为仕途失意、抱负未展却又不得归隐山林而嗟叹!真不该在这大好春光里,谈这些沉重的思乡话题,取来寒食后的新火来烹煮今年刚刚采摘的新茶,慢慢地品茶吧。不论喝酒还是作诗填词,都得趁着美好的时光呀!忘却尘世间一切烦恼,且莫辜负韶华。

词人先是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两天,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此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归不得:一是因为公务在身,二是因为还想进取,希望实现其“致君尧舜”的宏大志愿。以上两句,寄寓了词人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但苏轼毕竟是一位豁达超然的人物,故而结尾三句笔锋一转,抒发了特有的随缘自适、自我解慰的旷达胸怀。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即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全词写登超然亭所见的春景及由此牵动的羁旅异乡的乡愁,又以“超然”的情怀贯串其中,情景相融,天衣无缝。写景抓住时节特征,诗意盎然,为抒情制造气氛,抒情出自肺腑,情真词显,又紧扣季节景物,上下呼应。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地表现了词人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热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词人艺术功力之深。

猜你喜欢

春景新茶寒食
新茶最好放一放再喝
春景
鹿泉岸下石窑小镇
春景
渐行渐远寒食节
春上行
《花乱开》
寒食、清明与诗
新茶虽好,放放再喝
清明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