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利策奖新闻奖战地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分析

2018-09-18陈丹丹南开大学文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普利策战地新闻奖

陈丹丹 南开大学文学院

按照一般划分方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开端。近代以来,历次战争不断改写人类历史,与之同步进行的是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各类局部战争,引发战争的因素由主权、宗教逐步复杂化,战争形式与科技的关联日益密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战争中的平民伤亡比例变化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一战造成的平民伤亡比例是5%,二战时期这一数字上升至50%。在20世纪90年代局部战争频繁爆发的时期,战争造成的平民伤亡比例高达90%。与此同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份名为《童年受到威胁》的报告表明,战争中的难民有一半是18岁以下的儿童。1992年,时任联合国驻德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代表瓦尔特•科伊塞证实,该年度全球1800万难民中儿童的比例约有50%。

战争给儿童造成了身心层面的不可逆伤害。贝尔格莱德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显示,仅在1994年的波黑战争中,35%的难民儿童需要得到长期治疗,因战争而患有风湿疾病的难民儿童比例高达50%,65%的难民儿童出现心理障碍。针对黎巴嫩冲突中难民的调查表明,儿童难民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概率是其他难民的1.7倍。

战地新闻作品是展现战争实情的重要渠道及工具。基于战地特殊信息采集环境,相较于其他类型新闻作品,职业记者在战地新闻采写方面具有更高的话语权和权威性。

“罪恶、卑鄙和腐败最害怕的就是报纸,因为任何法律、伦理和规章制度都无法与报纸相比。”①出生于1847年的约瑟夫•普利策推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立了普利策奖。1917年6月4日,第一届普利策奖在哥伦比亚大学正式颁发。从1917年-2017年,普利策奖的分支新闻奖逐步发展为“新闻与正义”的代名词,被誉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战地新闻作品在其获奖作品中占据一定比例,分析其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具有意义和价值。

本文依据客观经验主义研究范式,结合量化研究方法,参照沃尔特•李普曼编著、展江主译评的《普利策奖新闻奖获奖作品集》、普利策奖官方网站及其他文献资料,选取1917年至2017年普利策奖新闻奖获奖作品277篇,逐一筛选和分析,汇总得展示战地儿童形象的文字共计64处,据此细化分类设计编码表,分析战地新闻作品中儿童形象的特征。

一、话语权缺失的大龄儿童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一部分第一条即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在对64处儿童形象文字进行统计后,归纳明确指出年龄的文字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发现,64处涉及儿童形象的文字中,直接指出年龄的仅占30%。在这19处涉及儿童年龄的文字中,10岁以上的儿童占比95%。

与此同时,指出年龄的文字前后一般都有其他角度的记叙或描写,如动作、语言、神态、身份等,但直接引用儿童自己说出的战争感受的文字占比较小。仅有的话语引用集中在诸如“我想我们不喜欢越南人”、“我想人们不能理解我们不仅仅是一些难民”等简短表述之上。

10岁以上的儿童已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周边环境认知程度高于10岁以下的儿童。记者在记叙婴儿等明显具有10岁以下儿童特征的人物时,通常将其与母亲联系在一起,或是作为数量后面的名词,较少有详细的描写。

表1 儿童形象年龄分析

1979年 贝鲁特内战和英雄主义的用处(Civil War in Beriut and the Use of Heroism)1. 13岁的他2. 早在他13岁时3. 默罕默德•基南17岁4. 14岁的弟弟奥赛马1980年 柬埔寨的“移民”和两种基本想法(Cambodia’s“Emigrants”and Two Basic Thoughts) 1. 18岁的占奔在灌木丛下躺了3个月1987年1.一名15岁的学生2. 17岁的纳扎雷斯3. 17岁的高中生海琳•索顿被警察逮捕4. 15岁的玛利亚总计 19处 占比19/64=30%10岁以上占比18/19=95%西蒙、玛丽、法蒂玛:消失的南非人(Simon,Mary,Fatimah:Vanis-hin S.Africans)

话语权缺失的大龄儿童是样本中展现的战地儿童形象特征之一。

二、处于从属地位的战争受害群体

将64处儿童形象文字中使用的指代性词语进行归纳和整理后,制成饼图如图1:

分析图1可以发现,“儿童”、“孩子”、“少年”这三个名词出现频率最高,三者出现次数共38处,占比约60%。这38次儿童形象文字中,共有10处与“妇女”、“老人”密切相关。“密切相关”即指在同一句、同一段落中用类似的词语形容,或者直接连写为“妇女儿童”、“孩子和老人”等。

与其他人物形象相比,儿童在战地新闻中多以处于从属地位的群体形象出现。不同群体的最显著特征均与战争的负面影响关联密切:如“失业者的孩子”、“饥饿的孩子”等。家庭成员、受帮扶者、受害者等形象特征反映了儿童受到的重视不足,他们多为新闻作品中的配角和“装饰”。

以获得1987年普利策奖新闻奖的《南非白人失业者失去了运气和机遇》(S.Africa’s Jobless White Out of Luck, Opportunity)为例,《洛杉矶时报》的记者在报道中单独列出“数字还在上升”这一小节,集中记录政府提供的保证措施。其中,儿童以政府官员口中的受帮扶者形象出现:“我一天要给240个孩子发放食物”,“每天仅在约翰内斯堡地区就要向900名儿童提供食物”……儿童在报道中成为衬托政府救济政策的工具。一名救济负责人在这篇报道中表示:“当听说孩子们由于吃不上早饭或者是家里根本没有吃的而在学校饿晕或摔倒,我们马上就开始了救助。”

图1 儿童形象人物角色分析

“受害儿童”“沐恩儿童”等处于从属地位的群体成为了战地新闻作品儿童形象的特征之一。与此同时,深入了解儿童个体身心状态的新闻作品占比较小。

三、战争阴影下童真尚存的“无知”平民

在情感倾向分析版块,儿童形象文字被划分为“积极”、“中性”、“消极”三个部分。其中,“积极”的情感倾向判断来源于“笑”、“玩耍”、“开心”等文字;“中性”判断则来源于“包括99名儿童”等无感情色彩的文字;“消极”的判断来源于“害怕”、“死亡”、“疾病”等带有负面含义的语句。

带有负面、消极的情感倾向的文字占比66%,这一结果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疾病与恶劣的生活是引发儿童负面情绪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心理问题、性格转变以及贫富孩子的对比也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然而,在涉及战地儿童具体活动与动作的21处文字中,占比最高的是“玩耍”。除此之外,“大人哭,我们不哭”是一位坐船逃难的11岁女孩经历战争时的心情。正如记者在《“好运”号船乘客的苦境》(A Ship Called “Good Luck” and the Plight of Its Passengers)中评价的那样:不管海上的考验如何可怕,它们对于孩子而言是不可理解的,孩子们在度过了许多面对死亡的日子后,以获得新生的喜悦到达了港口和渔村。

四、历时与共时维度下二元对立的形象

战争的极端环境使得时间维度上的个体转变更为明显和迅速,如从乖巧到叛逆。与此同时,空间维度上的贫富差距、家庭与社会形象差异等被放大,两个维度中的二元对立特征在战地儿童的媒介呈现中体现地较为显著。

战争背景下的性格转变是儿童形象的特点之一。如15岁的玛丽娅,由一个向往平静生活的女孩变得和“浪荡子弟打得火热”。在记叙玛丽娅转变的这段文字之后,记者引用了玛丽娅父亲伯克斯的一句话:“生活就像破碎了一样,再也无法拼起来了。”

与此同时,相较于富人阶层的孩子,出身贫寒的孩子的生活更容易受到战争影响,贫富差距被战争放大。正如在1975年的柬埔寨战地报道中,《纽约时报》记者西德尼•H•香伯格用这样一段话记录家庭的贫富差距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家中一贫如洗。他们患有深度营养不良症的孩子们出现在救济所里。与此同时,来自有钱人家的城市子弟轻而易举地从汇票上取钱来打扮自己。”

五、结语

相较于约50%的战地儿童难民比例,277篇报道中仅有的64处涉及儿童形象的文字在展示战地真实情况上说服力不足,应保证儿童的话语权。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十二条明确规定:缔约国应确保能够形成自己看法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儿童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记者的选择性忽视实则是对于这一条款的实质性违反。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在20世纪提出了“镜像”理论。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倡导者,他认为人类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将镜子中(即他人眼中)的图景归入对自我的认知体系之中。这一认知过程可能使得人们在“他人之言”中逐步丧失原始自我,进而变为“真实”的“镜像”。战地新闻中的儿童形象的媒介呈现会逆向影响战地儿童对于自我的认知,因此,记者应提高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普利策奖新闻奖战地作品在儿童形象呈现上有一定代表性,但同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客观、真实、全面呈现战地儿童形象,需要国际组织、国家地区、媒体等方共同努力。

注释:

① [美]W.A.斯旺伯格,普利策传,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p64-65

猜你喜欢

普利策战地新闻奖
战地女豪杰
“战地玫瑰”养成记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报道——基于百年普利策的新闻思考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战地黄花
浅析普利策新闻思想
皇冠上的明珠:揭秘普利策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战地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