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背景下高职思政教育创新探究

2018-09-17李婧熊娟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双创思政院校

李婧 熊娟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现阶段,各行各业都在努力融入“互联网+”战略中,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持续地践行“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改革,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属于高职基础教育的范畴,同时也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高职思政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如何运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改革高職思政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学,是现阶段高职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改革高职思政教育课程模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逐渐进入“深水区”,我国高职思政教育出现了很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如西方思潮的不断渗入,互联网全面普及所带来的“信息大爆炸”等问题。但是,多年以来,高职思政教育的模式一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相关课程的改革效果相比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根据社会背景,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将“双创——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掘大学生进行双创互动、交流、探索的方法,让大学生及时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价值。同时,高职院校通过融合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创新创业技能和方法,让双创教育在学生未来的就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高职院校必须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将案例教学、网络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模式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做细、做实创新教育,杜绝“形式主义”,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培养和锻炼。

其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提高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努力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意识,面向社会现状和实际需求,将高职思政教育的侧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来。

二、移动互联背景下高职思政教育创新的对策

1.将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合理融入高职思政课堂中

“互联网+”是当今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高职教师应该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正确认识、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优势,助力高职思政教育的改革。移动互联技术大大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突破了传统高职思政由于教育在教学方式上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可以把当下的时事要点、社会新闻、法律常识,甚至是传统文化都制作成短视频和图片,通过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APP软件进行宣传和教学,让高职思政教育展现新的面貌。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互联网软件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将高职思政教育的范畴扩展到课后时间,让高职思政教育焕发新的活力。

2.丰富高职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高职思政教育理论

高职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理想信念,端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当下的时代特征,借助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努力丰富高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高职思政教育的理论,让高职思政教育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如在日常的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一些创业教育、法律观念、情感关怀等内容,丰富高职思政教育的外延。教师还可以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鼓励大学生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注重、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积极推动教学软件和硬件的升级换代,配合“互联网+高职思政教育”模式改革。另外,高职院校应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进行高职思政教育微课、慕课、教学网站等内容的创建,并改革原有的思政课程评价体系,创建科学的、全方位的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苏志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育创新[J].科教文汇,2015,(5).

[2]郑晓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理论课改革和建设路径选择[J].时代教育,2015,(11).

[3]闫帅.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5,(7).

[4]曾鸣等.读懂互联网+[M].上海:中信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双创思政院校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