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日常中抓安全,在细微处见卓越

2018-09-17李保林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寄宿生做好事寝室

李保林

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存魅力。学校安全无处不在,它必须融入学校的每堂课中,渗透到师生的点滴生活细节里,纳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师生真正懂得关爱生命,善待自己和身边的人,达到安全与教师为伍,与学生相伴的目标。

一、规范学生微小的行为,做好文明礼仪工作

现在,农村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教师更多的是担当了学生父母的角色,有住宿生的学校更是如此。

对于寄宿生管理来说,学校应该要求学生学会走路、说话,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做人。学校可以把最简单的道理写成标语贴到学校的醒目处,如“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然后大力宣传,认真落实。在细微处见卓越,在平凡中见伟大。

学生寝室里,地面洁净如洗,被子被叠了“豆腐块”,因为大家爱寝室,爱学校这个大家庭,所以不会打破这份温馨祥和的气氛;牙杯、毛巾、桶子,甚至是鞋子都摆放成一条线,说明大家心很齐,认同集体荣誉至上,自然而然,每个学生都舍不得去破坏身边的环境。车棚里,自行车朝着一个方向对齐,说明大家的方向一致,目标也一致,理所当然地,学生舍不得损坏这些美好形象。

有的学生在外面站着吃饭,但是,我们要做到在地面几乎找不到半点饭粒、肥肉和辣椒,教师需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惜粮食的习惯。

学校的果树结果了,教师应该牢牢抓住这个好机会,给学生上一堂生动的热爱学校树木的课。教师还可答应学生,只要他们好好地呵护这些果树,果实成熟后,大家可以一起来收获。因为给了學生希望,所以自始至终学生都不会私自摘取一颗果实。如果把“栽风景树收获香甜果子,育寄宿生创建幸福校园”定为学校的目标,并当成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来建设,并教给学生一个道理:有希望,有汗水,就会有收获。

教育、鼓励学生做好事,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办法之一。学校可利用文明礼貌月和学雷锋日的机会,号召学生做好事,并一起制订有关制度:在一学期中,从来不做好事,或者做好事很少的学生,不管成绩多好,都不能参评各种优秀称号。这样,学生捡到钱上交的,主动捡起地上垃圾的,帮他人扫地、叠被子的行为数不胜数,全校上下做好事蔚然成风。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整体提升,校园环境更好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也更深了,有效杜绝了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好学校日常安全管理

以六年级寄宿生为例,每年都会有调皮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有暴力倾向,而且他们在校时间长,教师不能全程监督。因此,要想校园内不出现恶劣事件,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只设一个班长和一个寝室长是不够的,因为班干部的精力和号召力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多任命几个轮值班长,多选几个寝室长,每周由他们每人负责管理一天。这样的话,就可分担班长的压力,更重要的是,那些原来不听话的学生,现在当上班干部了,明确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不但在这一天能管好别的同学,其他时间也能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并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这样的民主制度,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当班干部,同时也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教师和学生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融

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表率,就要把言传身教放在第一位。放下架子,尽量与学生拉近距离,使师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除了教学之外,在早晨,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跑步锻炼身体;课间可以和学生一起打篮球、打乒乓球,或者捡垃圾,打扫卫生;中午可以和学生一起吃饭,谈谈心声;晚自习后,可以和学生拉拉家常,了解学生的动态。

此外,教师还要创新思维抓安全,可通过学唱歌曲《生命的翅膀》来抓防溺水安全,借学雷锋活动的东风来掀起做好事的高潮,用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方法来防止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发生。

四、结语

为了维护学生的安全,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的爱和责任,在学生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校安全工作牵动千家万户,且困难重重,但只要在学校日常管理中抓好安全细节,提高警惕,创新思维,就能确保师生的安全,从而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作者单位:丰城市铁路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寄宿生做好事寝室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寄宿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感悟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做好事
帮大家做好事
喜事
重视农村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