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18-09-17陈冬平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师应小学生阅读教学

陈冬平

摘要:閱读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有效体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对于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大有益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观念,正确看待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位置,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并结合课堂内外的一系列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教学中。笔者探讨了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正确看待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展开学习,没有自主思考的机会。然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善于发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正确地看待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有效保持学生对阅读的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如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围绕学生的阅读特点来展开阅读教学,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为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打下基础。

二、加强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想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大量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师不能要求学生一定要读多少书,而应该从阅读方式上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脉络,真正读懂文章。学生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才能产生阅读的兴趣。

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望无际的北大荒的荒凉美景,从而带给学生无与伦比的震撼,激发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兴趣。然后,教师通过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课堂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应在课外。因此,教师应通过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安静的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一个阅读清单,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课外书,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此外,教师还应该和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在学校由教师来督促学生阅读,在家的时候由家长监督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教师还可以对学生们提出一些阅读要求,如学生每天回家后都要阅读5页课外书,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下来,与家长分享。而对没有完成阅读任务的学生,教师应该以沟通和教育为主,分析学生不愿意阅读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通过这种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结语

在小学阶段,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一项基础能力,所以教师应加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要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明中.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教学策略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8,(11).

[2]杨凤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8,(1).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阁山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应小学生阅读教学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我是小学生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