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17罗法遥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讲授教师应教学法

罗法遥

摘要:本文从当前小学数学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入手,分析了引导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并阐述了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引导式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需要,所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对改善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要。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核心,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和自主权,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知识点,并且局限于教材。在这种学习情况下,学生就养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且学到的很多知识都与实践不相干,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这样一来,新课程改革的效果是不佳的,急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变落后的现状。

二、引导式教学法的特点

1.情境引入

以真实的情境为切入点,教师要保证教学情境是真实的生活情况,或者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学生才会有一种亲切感。情境的创设可使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地参与到学习中,更加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知识,让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问题分析与知识导入

以情境的描述和分析为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深入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在熟悉的环境中总结存在的问题,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非常自然、清晰,对于问题的认识也比较明确。这样,学生就会具备较强的学习动力。

3.知识讲授与问题解决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新知识进行讲授。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教学内容与真实的情境相结合,形象地教授抽象知识,使得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新方法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4.运用与巩固

教师应不断提出新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使得学生具备较强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

5.自主小结与作业布置

在教学的结尾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和分析知识,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缺陷,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部分,最后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

三、引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情境引入的方法

情境引入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故事、实验、实例等。如在讲授“除法运算”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入童话人物分水果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在讲授“物体体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引入乌鸦喝水的故事,还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实际操作。

2.问题分析与知识导入的方法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元素,并且更好地了解数学问题。如在讲授“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时,教师可以拿出一枚硬幣让学生猜测正反面,让学生根据该情况提出数学问题。

3.将新旧知识连接起来

新知识的讲授需要联系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然后与教学情境结合起来。如在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减法运算为基础开展教学,还可通过故事引入的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除法概念,掌握除法运算知识。

4.结合现实案例

教师可总结一些现实中常见案例,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讲授“比较数字大小”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已经学习的知识来了解足球或者篮球比赛的比分大小,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积极运用引导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说,引导式教学法值得更多的小学教师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希韶.导学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的应用[J].教育,2018,(4).

[2]庄海华.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析[J].科普童话,2015,(39).

[3]李利娟.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教师,2015,(2).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瑞林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讲授教师应教学法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