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8-09-17刘梅枫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课外阅读课文

刘梅枫

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小学语文知识的功能性等,符合当代学生发展规律的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相关部门应推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发展,做出深入、透彻地研究,并准确、有效的实施,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应针对读写结合进行专项训练,以提高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效率和小学生的读写能力,这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读写结合融入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可以在阅读部分融入教学设计。阅读文章是课文学习的基础步骤,教师需将阅读部分有效融入教学设计中,深刻透彻地分析课文中阅读的重点字、词、句、段落,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特征及中心思想,并运用娴熟的教学方式将其融合在教学设计中,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能够突破重点,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另外,阅读部分融入教学设计中,教师还需注意难点的突破。课文当中会出现分析人物心理特征等有难度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将此部分的分析方法、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有效融入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清晰透彻地讲解,使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可以在写作部分融入教学设计。写作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困难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将写作循序渐进地渗透其中,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写作能力。對于课文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方式,教师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教学设计中,并在课堂上顺其自然地讲解出来,使学生有效理解知识,并且运用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

二、重视课外阅读

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尽可能接触更多的语言材料,这不仅是学生提高阅读深度和写作能力的基础,还是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

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应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在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促进阅读有效性的提升,从而为写作提供支持和保障。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积累课外阅读中看到的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丰富写作素材,并对这些语句进行仿写、缩写等,使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从而形成阅读保障写作、写作提升阅读的语文学习模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三、开展读写结合针对训练

想要提高读写结合教学的课堂效率,教师就需要对学生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展开针对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从阅读的角度,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写作的角度,教师可以从仿写开始,使学生逐步由仿照到有感而发,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对于提高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课堂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注重学生课堂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在学校完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后,教师应注重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二,阅读习惯的培养。想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仅靠学校的日常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需要将学生课后的时间利用起来。第三,注重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教师在鼓励家长监督孩子阅读文章的同时,要和孩子一起进行有效的阅读,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使孩子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而言非常困难,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经典的语句进行勾画,让学生明确课文中重要的语句。然后,教师布置仿写这些语句的任务,使学生按照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在仿写句子训练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可进行段落的仿写和文章的仿写,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阅读文章后积累的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能力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基础的,也是重要的,小学生的读写结合教学效果直接体现在小学生语文的运用能力与文学功底中,所以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还需要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分析。

(作者单位:江西省靖安县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课外阅读课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