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相伴而行

2018-09-17程英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木条乐园生活化

程英

教师应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有效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得以发展和提升,让学生能在生活中提取有效的数学信息,并转化为数学知识,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让数学回归生活,又如何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呢?笔者就此浅谈几点自己的理解。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现行的数学教材内容体现了地域性、时代性,对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而言,相同的内容其适应性也有所不同。如与“利息”相关的内容,对城镇学生来说,他们容易理解,而对一些乡村的学生来说,则感到比较陌生。但是,“出粉率”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体验就比城市学生丰富。目前,风起云涌的课程改革非常重视这一问题,所以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要灵活,应以“适”为出发点,立足于学生对知识的“亲切感”,使学生通过书本,不仅掌握了知识,还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对于不符合学生实际的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调整和修改。

如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笔者从生活实际着手,在上课伊始,把一张快散架的凳子放在讲台前,说:“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凳子快散架了,老师只有一根木条和两枚钉子,这根木条钉在凳子的哪个位置比较牢固呢?”这便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木条横着钉、竖着钉、斜着钉,学生们各执己见。笔者笑着说:“到底把木条钉在什么位置就能使这张快散架的凳子牢固起来呢?带着这个问题,咱们共同来研究三角形的知识,欲知故事如何,请在课上揭晓。”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使学生感到数学是真真切切在身边的,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教师上数学课都热衷于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固然能提高课堂效率。然而,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却常常被忽视,那就是让学生“在学中生活,在生活中学”。

如在教学《数学广角》的“排列与组合”时,教师可以把这一节内容设计成带学生到数学广角乐园参观、挑战的活动情境,把例题和练习题设计成数学广角乐园里发生的趣事。教师先带领学生一块儿破解密码门,然后分别参观数字乐园、运动乐园、生活乐园,并挑战这些乐园里数字排列魔术师、运动员见面握手次数、去商店买东西付钱方法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環境中找出最简单的事物排列数和组合数,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增强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使学习变成主动探索的过程。

三、教学语言生活化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教师应将数学语言生活化,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

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教师只是枯燥地要求学生通过举例探究比的基本性质,或许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除法、分数、比的关系入手,让学生把12÷4转化为12/4,再转化为12∶4,感知这三部分知识的紧密联系。然后,教师可以风趣地说:“这三部分知识就好比三胞胎兄弟一样,大哥(除法)有一个商不变的性质;二哥(分数)也有一个分数的基本性质;大家猜想一下小弟(比)会有什么性质呢?”接着,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有的学生举例子验证,有的学生直接把比看成分数形式并进行说明。这时,教师可巧用生活语言,为新知识的探究铺设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对知识进行探索,自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语言的魅力所在,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捕捉数学信息,化用生活语言,引领学生快乐学习。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因为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学好数学。要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相结合,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数学探索的无限乐趣。

参考文献:

[1]史宁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7,(1).

[2]丁爱平.把握数学本质 培养核心素养[J].江苏教育研究,2017,(26).

[3]朱卉卉.浅谈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中外交流,2017,(44).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罗湖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木条乐园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鲁班锁玩法大解密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木条餐具柜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