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互联网+时代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

2018-09-17刘远学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思想政治互联网

刘远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概念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拥有正确的三观导向和人生规划。本文论述了如何将互联网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關键词:互联网+ 高校 思想政治 理论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这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所熟悉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在这种大环境下,教育行业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转变。基于此,笔者研究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率,以塑造高校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1.主体地位划分不明确

教学行为主要由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基本单位构成,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学生由于在课堂中没有凸显主体地位,所以在上课时很难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水平高度发展的当下,智能设备受到广泛使用,导致很多学生一边听课,一边玩手机,或者一边做作业,一边玩手机,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0%以上的学生在上课期间玩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完全不听教师所讲内容,这种现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尤为严重。有90%以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表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玩手机的比例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大部分学生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学习的必要,所以在课堂上玩手机、聊天、睡觉。

2.教学主体的非良性循环

在当前的教学状态中,教学相长并没有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良好的发展态势,反而由于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过于明显,学生们的学习完全依靠教师的个人能力推动着,即便将教学主体转变为学生的情况下,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

通过调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发现,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已经广泛运用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但仍然有大部分教师只会死板地运用,只是将黑板上的理论知识搬到了PPT上,即便课件中有一些吸引学生的视频、图片等形式内容,教师也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内容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内容只能流于表面。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要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找到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导向及政治观念。

首先,由于社会发展速度过快,时代变化让人措手不及,高校教师还没有完全适应新时代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教师的古板教学方式,教师也无法理解学生新潮的想法,所以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仍在使用老旧的内容,教学方式也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进,学生作为社会发展主力,早已经与互联网+时代融合在了一起。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诉求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如果教师无法及时融入学生的想法之中,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无法提升学习效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想着如何消除互联网+时代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而是应该将自身也融入互联网+时代背景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三、互联网+时代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的方法

1.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自己做好指导者的角色,通过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性,引导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旦得到教师的重视,他们就会在课堂上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导向和政治观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课堂的导向。

笔者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在教学“道德修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这些教学目标,教师绝对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而是应该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中下载最新的教学视频或者故事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下达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小组形式来排演话剧或者小品等节目,将自己对道德修养的感悟融入节目中,从而明确自己的人生理念。

又如在教学“法律基础”时,教师可以下载一些法庭审判视频或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短片,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改造成模拟法庭,自己充当法官,将学生分成原告律师和被告律师,根据双方的辩论做出审判结果,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网络资源信息,完成课后任务,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教材时效性的限制,在很多情况下,教材无法做到及时更新,造成知识的滞后性。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教材中是否有陈旧或者存在争议的内容,然后利用互联网更新这些问题,将最新鲜的国内国外时事政策教授给学生。

在教学《形势与政策》时,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因为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每天都有着不同的变化,所以教材只能作为一个指导性文件,而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国际形势的变化,并且将其代入到教学中。如国家最新召开的国家级会议或者下达的相关文件就无法及时记录到教材中,这时,教师就应及时将这些内容加入教学中,从而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时政的变化。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便利性,创建微信公众号,当国际形势出现变动或者国家颁发新的政策时,可以及时将其整合之后发布到平台中,保证学生获取信息的时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迅速融入互联网+时代中,保证高效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会峰.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改革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3).

[2]李娜.“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9).

[3]李德全,邓多文,杨全海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构建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7,(1).

[4]周鸿艳.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5).

[5]黄珊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0).

(作者单位: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思想政治互联网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