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肾功能的影响

2018-09-17朱爱军王莉钟晓琴曾华韫彭红云郑湘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优良率延续性居家

朱爱军 王莉 钟晓琴 曾华韫 彭红云 郑湘吟

CKD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 其治疗手段主要为饮食营养与药物治疗, 因此其院内治疗的时间较短[1]。为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确保其远期疗效, 临床学者提出:应为院外治疗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以提高其自我护理意识。本文旨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CK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肾功能的影响,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2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41例。A组中男25例, 女16例;年龄41~75岁, 平均年龄(53.61±9.65)岁;病程 4 个月 ~9 年 , 平均病程(2.41±2.36)年。B组中男24例, 女17例;年龄40~79岁, 平均年龄(55.42±9.37)岁;病程5个月~10年, 平均病程(3.57±2.4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给予常规护理, 即患者出院后给予用药指导、饮食调整和注意事项讲解。A组给予延续性护理, 具体如下。①成立护理小组:由肾内科护士长作为组长, 住院医师与责任护士作为组员。护士长利用集体授课方式组织组员定期学习理论知识, 并给予知识掌握较差的组员单独辅导,学习内容为护理方法与内容等。制定随访方案, 并由组员定期总结与纠正方案的不足之处, 由全组成员共同解决方案问题。②前期护理内容:组员于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其个性化护理, 由责任护士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将个人信息与护理、治疗方案填写完整。出院时给予患者与家属一对一指导, 实施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并制订成册, 发放给患者。③电话随访:每周由责任护士或医师进行1次电话随访, 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等基本情况、生活情况和用药情况。针对患者情况进行饮食、用药与运动方案的口头调整, 若有异常, 可要求患者来院就诊。④家庭随访:每月由责任护士或医师进行1次家庭随访, 包括指导居家护理方法, 解答治疗与护理疑惑, 评估患者病情,并给予治疗方案调整等。随访时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 若存在不规范用药或拒绝用药等情况, 应立即纠正, 保证用药持续性和科学性[2]。根据患者的生活状态与治疗情况评估其居家自理能力。向患者讲解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并依据其病情调整用药方案。若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等不耐受情况, 应立即更换药物[3]。告知患者坚持低脂、低盐和优质蛋白等科学饮食, 忌烟酒和浓茶, 保证睡眠充足, 禁止过度劳累。教授患者自我放松方法, 以缓解其不良情绪[4]。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利用自制评价表判定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包括治疗、饮食、社会心理和躯体活动等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100分, <60分为自我管理能力差;61~79分为良;>80分为优[5]。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利用eGFR评估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比较 A组出院时的自我管理能力优良率为56.10%, B组为51.2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院6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优良率为90.24%, B组为70.7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eGFR水平比较 护理后, 两组eGFR水平均高于护理前, 且A组高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eGFR水平比较[ ±s, ml/(min·1.73 m2)]

表2 两组患者eGFR水平比较[ ±s, ml/(min·1.73 m2)]

注:与护理前比较, aP<0.05;与B组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A组 41 36.77±10.24 46.86±12.64ab 3.972 0.000 B组 41 35.48±11.35 40.98±12.77a 2.061 0.043 t 0.540 2.095 P 0.590 0.039

3 讨论

CKD是社区慢性疾病的主要类型, 其具有病情进展快、病程偏长、预后不良等特点[6]。临床中为缓解患者症状, 延迟病情发展, 常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其中, 居家护理与治疗是改善疾病预后的显著措施, 所以, 应提高患者的居家自我管理能力, 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是将护理服务从院内护理延伸至院外护理, 其利于患者的病情稳定和康复[7]。

本次研究中, 通过成立护理小组、住院期间护理、电话随访与家庭随访等方式为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 结果显示,A组出院时的自我管理能力优良率为56.10%, B组为51.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院6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优良率为90.24%, B组为70.7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eGFR水平均高于护理前, 且A组高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该护理模式可提高CK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并能改善其肾功能[8], 其原因如下。①延续性护理能够实现护理行为的连贯性, 使其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包括住院治疗与居家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与长期性能够将医院、患者与家庭紧密结合, 使患者的居家治疗与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 从而促进肾功能恢复。②延续性护理可改善护患关系, 通过电话随访或家庭随访等指导方式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拉近[9]。使患者认知到居家护理和治疗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 并能在护理人员的个性化指导中感受到人文关怀, 进而增强治疗信心和配合度。③延续性护理能够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不规范用药行为或负面情绪, 使其治疗方案更具科学性, 并能改善其治疗态度, 使其自我管理意识提高, 肾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延续性护理的目标是通过定期随访及时发现患者的护理与治疗问题, 并适当调整护理与治疗方案, 进而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疗效[10]。

总之, 为CKD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将科学、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至家庭, 使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进而提高肾功能的恢复效果。其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疾病与精神护理需求, 更能保护肾功能。但是, 该护理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院方与患者的多方努力, 是艰巨且漫长的过程, 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超的护理技能和高度责任心,从而保证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优良率延续性居家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微生高的往事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