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辅助化疗联合外科手术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8-09-17黄朝光项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转移率外科手术局部

黄朝光 项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确诊满足局部晚期乳腺癌诊断标准[2], 就诊前未实施其他化疗, 无肝肾功能远处转移, 愿意配合研究, 同时排除化疗与手术禁忌证、骨髓功能异常、合并心肝肾等脏器病变、妊娠期或哺乳期等患者。将患者根据入组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9例。对照组年龄34~75岁, 平均年龄(55.4±6.7)岁;左侧17例、右侧12例;平均肿瘤侵犯面积(154.3±40.5)cm2。观察组年龄37~73岁, 平均年龄(55.8±6.2)岁;左侧18例、右侧11例;平均肿瘤侵犯面积(154.8±40.2)c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即刻实施根治术治疗, 术后常规化疗处理。观察组患者术前实施新辅助化疗处乳腺癌属于比较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 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外科手术有着关键性作用, 但发生远处转移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时, 外科手术是否有必要介入成为了争议性课题[1]。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外科手术的应用展开了研究与探索, 不同的学者所得的结论有差异, 部分认为外科手术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有生存效益, 部分则认为无生存获益。为了进一步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 本院将收治的5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实施分组研究, 结果报告如下。理, 第1天予以500 mg/m2环磷酰胺, 静脉滴注;第1~2天采取60 mg/m2表柔比星, 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予以500 mg/m2氟尿嘧啶, 静脉滴注。连续治疗3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3个周期, 检查有无不良反应, 并调整剂量。化疗结束2周内根据乳腺癌肿瘤原发灶缓解状况实施个体化手术治疗, 本次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3~4周无特殊情况实施常规化疗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记录术后肿瘤复发率与转移率, 调查随访1年时生存率。临床效果参考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关于实体瘤疗效标准, 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9.3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及随访1年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与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随访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n(%)]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与转移率及随访1年生存率比较[n(%)]

3 讨论

局部晚期乳腺癌因为原发性病灶较大, 可能伴有皮肤与胸壁组织侵犯, 甚至有淋巴结转移等, 治疗难度更大。临床上对于早期乳腺癌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比较认可, 但对晚期乳腺癌是否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存在争议。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效果不理想, 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与转移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与生活质量[4-7]。随着新辅助化疗技术成熟, 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逐渐开展起来, 在一些研究中指出新辅助化疗基础上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是切实可行, 且比较有效的。

本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采取根治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先实施新辅助化疗2~3周期后2周内开展外科手术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处理,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9.3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与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随访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常情况下, 对于晚期乳腺癌治疗的焦点在于控制转移灶, 为此转移灶成为晚期乳腺癌的主要矛盾, 如肺转移、肝转移等, 未能及时控制转移灶, 盲目实施乳腺原发灶切除术治疗, 基本无效。在一些研究中指出, 若这些病灶属于孤立的, 选择时机实施外科手术, 可以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晚期乳腺癌情况各不相同, 无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也无统一治疗模式, 只可根据问题具体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处理,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患者的情况与表现, 决定是否实施手术治疗及采取何种手术方案。特定情况下, 外科手术是有益的, 且唯一的选择。比如老年患者, 肿瘤巨大, 对胸壁侵犯, 伴有出血、感染及破溃等, 此时局部伴随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此当患者身体允许, 可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不管对于延长生存期, 还是改善生活质量, 均是比较有利的。在新辅助化疗方案下再实施手术治疗, 可以使得肿瘤体积最大化缩小, 乳腺癌术前分期可适当降级, 从而为手术切除提供了条件, 相比之前不宜手术切除者或许也可采取根治性手术方案治疗, 甚至在一些患者中成为保留手术最为有效的措施[8,9]。有研究报告[10], 针对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进行了5年随访, 结果显示在术后1年、3年、5年时的生存率都比单纯采取手术治疗更高, 可见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为外科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综上所述, 局部晚期乳腺癌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切实可行,联合新辅助化疗处理后实施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 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转移率外科手术局部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广义Markov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无源控制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对比研究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