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卡尼汀联合1, 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9-17王景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左卡尼心肌炎果糖

王景萍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弥漫性或者局限性的慢性或者急性炎症病变, 被归于感染性心肌疾病的范畴[1]。在临床中, 通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 但是常规药物已经无法取得显著效果, 需要将其与其他药物联合在一起, 以改善患儿身体状况。左卡尼汀以及1, 6-二磷酸果糖具有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 将其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疾病治疗之中,可取得显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本院接收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左卡尼汀联合1, 6-二酸果糖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接收的6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纳入本次研究,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31例。对照组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6∶15, 年龄最大13岁, 最小3岁, 平均年龄(7.69±1.77)岁。研究组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7∶14, 年龄最大14岁, 最小2岁, 平均年龄(8.02±2.0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①与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相符;②本次研究所选患儿均由其家属签署了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①重大心理以及精神疾病患儿;②伴有心脏、肾、肝等严重器官性疾病患儿;③中途选择退出患儿。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 包括吸氧、休息、维生素等。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儿采用1, 6-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 静脉滴注, 剂量为200 mg/(kg·d);研究组患儿采用左卡尼汀联合1, 6-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 其中1, 6-二磷酸果糖的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左卡尼汀静脉滴注, 剂量为50 mg/(kg·d), 联合5%的葡萄糖溶液。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与心肌酶谱进行对比分析。心肌酶谱包括CK、CK-MB和LDH。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 患儿心律失常、心肌病变、心肌缺血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者显著改善为显效;治疗后, 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改善, 并且心肌酶趋近正常为有效;治疗后, 患儿临床症状未改善或者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97%, 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3.5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患儿的LDH、CK和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n(%)]

表2 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比较( ±s)

表2 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LDH(U/L) CK(IU/L) CK-MB(IU/L)对照组 31 202.49±64.51 163.52±30.35 19.02±5.56研究组 31 170.58±49.16a 118.41±27.52a 13.48±3.48a t 2.19 6.13 4.70 P<0.05 <0.05 <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 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是病毒性心肌炎,引发此类疾病的因素包括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通常情况下, 病毒会对患儿的心肌细胞造成直接损伤, 在释放抗原的过程中, 很容易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 严重损伤患儿心肌细胞。临床表现以乏力、心肌酶变化、心慌气短、心律失常以及心电图变化等为主[2-6], 有些甚至出现心力衰竭, 使得患儿死亡。左卡尼汀可以为心肌组织提供诸多能量, 并且在心肌组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心肌缺血以及再灌注损伤除了与活性氧和中性粒子以及钙离子存在密切联系, 同时也和心肌细胞产生的能量有关。缺乏左卡尼汀患儿较为常见的症状包括心律失常、心功能降低、心肌肥厚以及心室扩大等[7-10]。引发此类疾病的因素主要是缺乏能量以及缺乏脂肪酸等。左卡尼汀能够给予心肌足够的能量, 降低心肌细胞损伤等。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 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97%, 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3.5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研究组患儿的LDH、CK和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左卡尼汀联合1, 6-二磷酸果糖要比常规治疗联合1, 6-二磷酸果糖治疗效果好, 其在一定程度上, 改善了患儿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以心肌损伤等临床症状, 同时也缓解了患儿心肌功能。

总之, 将左卡尼汀联合1, 6-二磷酸果糖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中, 除了可以缓解患儿多种临床症状, 同时也可以使患儿的心功能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值得临床领域不断采纳和推广。

猜你喜欢

左卡尼心肌炎果糖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乳果糖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带您认识果糖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活血化瘀中成药增强左卡尼丁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某院住院患者左卡尼汀注射液使用调查及合理性分析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非淀粉型结晶果糖注射液高温高压灭菌前后5-羟甲基糠醛及pH的变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片中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