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航空公司“免费乘车”商业模式内控风险研究

2018-09-13吴彧端重庆理工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旅车班车乘车

文/吴彧端,重庆理工大学

1 四川航空公司“免费乘车”商业模式分析

2016年,四川航空公司一次性从风行汽车公司订货150台休旅车作为机场免费班车投入“免费乘车”计划。风行汽车公司以低于原价(14.8万元/台)的优惠价(9万元/台)向四川航空公司销售15 0台休旅车,以此换取机场免费班车司机的车内广告推销服务。在完成订购工作后,四川航空公司又以14.8万元/台的价格向汽车司机出售该种休旅车,并聘用其为四川航空公司机场免费班车专职司机,提供特许经营费用、管理费及25元/乘客的劳务费。乘客只需购买四川航空公司五折票价以上的机票,即可凭机票订单信息免费乘坐由航空公司提供的机场免费班车市区接送服务。由此,四川航空公司正式搭建起“免费乘车”商业模式。

“免费乘车”商业模式实际上搭建了四川航空公司、风行汽车公司、汽车司机群体和乘客群体四个利益团体之间的经济链接,实现了多方资源的优化组合,满足了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需求。

具体来说,对四川航空公司而言,“免费乘车”商业模式首先实现了价差套利,通过150辆的休旅车订购与销售差价赚取共1320万元,并且节约了养车、养驾驶员的开销,极大节约了运营成本,同时乘客在选购机票时会更偏向于附有增值服务的航空公司,“免费乘车”模式的推出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机票销售量的上涨。对风行汽车公司而言,通过为机场免费班车的150辆作休旅车移动宣传,每年可节约230万的广告费、取得超越200万人的受众团体,为公司换取一条相对稳定的广告通路。对汽车司机群体而言,在该商业模式下,自己拥有汽车所有权,成为汽车价值与使用价值所有者,相比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的传统租借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他们能成为四川航空专线司机,享受特许经营费用、管理费等优惠,取得安稳的收入来源,“免费乘车”为他们获取更为稳定客源,解决了客流少、拉客难等问题。对乘客群体而言,自身出行安全既得到保证,又避免了等车、排队之苦,解决了机场到市区之间的交通疑问,更节约了打车费用,实现了机票的服务增值。

表1 COSO控制五要素具体要求示意表

2 基于COSO控制五要素的“免费乘车”商业模式内控风险分析

基于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观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共同构建了内部控制系统。COS O控制五要素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由管理层的管理方式所决定,其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关联,共同构建为一个整体,并对变化的环境作出实时的反应。COSO控制五要素的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

基于COSO控制五要素,“免费乘车”商业模式内控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2.1 控制环境需要不断优化。四川航空公司的机场免费班车司机都是通过销售休旅车的方式征召而来,缺乏必要的专业考核及素质培训,司机质量难以保证。而机场免费班车司机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直接决定了乘客享受的服务质量高低,外聘司机素质的层次不齐,极有可能降低保障乘客享受的服务水平,从而伤害公司口碑,反而造成公司形象受损。

2.2 风险评估需要持续加强。四川航空公司目前只搭建了与风行汽车公司、汽车司机群体、乘客群体四者之间的经济价值链,未考虑到与保险公司合作从而加强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其事故处理风险评估的灵敏性和及时性仍需持续加强。

2.3 控制活动需要更加严格。四川航空公司虽然对选车流程进行了一定控制,但对司机、线路选择的控制活动仍有空缺,难以全方面保障乘客的舒适出行。

2.4 乘客信息数据库建设滞后。四川航空公司缺乏乘客信息管理意识,乘客信息数据库建设较为滞后,对于乘客流量、乘客年龄分布、乘客随身行李量等相关信息更新不及时,不能及时根据乘客信息及时调整当日发车数及发车间隔时间等工作安排,管理的前瞻性较弱。

2.5 内部风险监管职能发挥不到位。四川航空公司在内部监管方面,对作为风险源头的休旅车、司机、乘客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未设置对应的风险管理部,将风险管理数据和监测信息定期上报并接受监督和审阅,缺乏对风险控制的各环节、各要素的把控,无法有效避免风险发生。

3 结束语

本例中,四川航空通过建立一种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形成了其自身与汽车司机、车商以及乘客的价值链系统,在该系统中,各主体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均能找到各自价值的增至点,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与此同时,该商业模式的价值链系统也存在诸多的潜在的风险及问题。本文结合了COSO控制五要素,按内控五要素分类分析了该商业模式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风险,以期能够从理论分析视角为四川航空商业模式内部控制的优化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旅车班车乘车
这一次优步乘车,让我感动了
乘车的问题
自动班车
回乡的班车
超市免费班车也要算笔账
假如你错过了这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