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18-09-12

风景园林 2018年7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

评奖获奖

底特律的西部滨河公园改造 据dezeen.com讯

近日,底特律河滨保护协会(Detroit RiverFront Conservancy)宣布,英国建筑师阿德迦耶(David Adjaye)和MVVA公司(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ssociates)在西部滨河公园(West RiverFront Park)国际设计竞赛中获胜,获奖方案提出将底特律市中心面积为8.9 hm2的滨河地块改造成为开放公园,并计划在场地内修建沙滩、鸟类栖息岛和休憩亭等。

方案开辟了一片名为“夏日封面”(The Summer Cover)的沙滩,以及一片名为“山坡剧场”(The Performance Hill)的可以容纳5 000人的斜坡草地,并在草地正对的水面设置了漂浮舞台,人们可以在此观赏表演。场地内还设置了泳池之家、运动之家、公园之家和制造商之家,它们的大小和形状不尽相同,但均与周围的景观有着密切联系。此外还在水中用石块堆砌了一条窄长堤坝,名为“常青岛”(Evergreen Isle),旨在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堤坝水面下的部分形成一个适宜鱼类栖息的暗礁,而水面上部分则作为鸟类栖息地。

作为连通底特律市东部的麦克阿瑟大桥(MacArthur bridge)和西部的大使桥(Ambassador bridge)的一部分,西部滨河公园在后汽车工业时代,需要承担起促进城市复兴的重任。据估计,该公园将耗资5 000万美元,并在4~5年内完成。

(杨宇翀/编译)

“东波士顿和查尔斯顿的海岸防灾解决方案”荣获世界风景园林奖 据stoss.net讯

“东波士顿(East Boston)和查尔斯顿(Charlestown)的海岸防灾解决方案”荣获2018年世界风景园林奖(WLA)中的概念设计卓越奖(Conceptual Design Award)。该方案针对脆弱社区制定了近期和长期战略,使其免受洪水影响。这是波士顿气候应对体系(Climate Ready Boston)中首个针对特定区域的应对方案。波士顿市正在积极适应气候变化,通过与各级政府部门、私营部门进行合作,波士顿综合计划将为保护该城市免受因恶劣的天气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挑战提供重要屏障。

波士顿气候应对报告于2016年发布,报告更新了对于气候的预测,评估了波士顿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脆弱性,并制定了针对全市范围的应对战略和措施,以减少波士顿在应对未来因更剧烈的高温和更强烈的降水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和沿海洪水方面的威胁。该报告指出,东波士顿和查尔斯顿是应对海平面上升和沿海洪水威胁最脆弱的2个社区。由克列芬格(Kleinfelder)和斯托斯(Stoss)共同领导的海岸防灾解决方案,提出了保护波士顿部分海岸的最脆弱社区以及数亿美元关键基础设施的短期和长期战略。

波士顿是少数几个正在部署气候应对战略的城市之一。除波士顿外,近几年以来频繁受到飓风袭击影响的休斯敦、波多黎各、南佛罗里达和纽约部分地区都也在部署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气候应对战略将更广泛地实施,将绿色基础实施与灰色基础设施与新的开放空间相结合,提供集防洪、海滨通道、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灵活应对方式。

(冯玮/编译)

Sasaki近期获得数项大奖据sasaki.com讯

近日,美国Sasaki事务所的多个项目荣获国际大奖:北京798艺术园区废弃工业遗址改造方案获2018年美国规划协会(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最高荣誉的皮埃尔·朗方国际规划卓越奖(2018 Pierre L’ Enfant International Planning Excellence Award);罗湖火车站及广深铁路沿线(罗湖段)设计方案获得深圳市罗湖“三横四纵”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丹佛机场发展规划(Denver Airport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与胡希克河北支流复兴计划(Hoosic River Revitalization:The North Branch)2个方案获得波士顿风景园林师学会(Bosto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简称BLSA)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康涅狄格州海滨公园总体规划(Seaside State Park Master Plan)方案获BSLA分析与规划类优秀奖。

Sasaki董事兼景观设计师迈克尔·格罗福 (Michael Grove)表示,设计充分考虑对于场地中原始的、不加修饰的美感的保留,同时展望未来,使得场地在延续历史关联的前提下不断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化,适应环境与时代的变化,形成弹性变化的系统,并催化周边区域的更新与产业升级转型,倡导可持续的社会价值观,同时弹性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黄楚梨/编译)

规划设计

西维塔斯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的维扎塔市明尼通卡湖改造项目推进中 据worldlandscapearchitect.com讯

西维塔斯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Civitas)已获得市议会的批准,以推进其对明尼苏达州维扎塔市(Wayzata,Minnesota)的明尼通卡湖(Lake Minnetonka)滨水区的景观设计。该项目旨在为居民的日常使用创造一个更加美丽的区域,以提高城市的特色及与湖区的连通性。

规划区域位于明尼通卡湖北部边缘,从1902年的工头房延伸到历史悠久的车站公园。100年以来,居民第一次能够沿着过去被铁路阻断的市中心海岸线漫步。该项目将恢复和提高整个湖边的生态;重新设计滨湖大道,增加自行车道并拓宽人行道,以改善骑行和步行体验;可全年使用的广场将取代前市政停车场,广场适用于大型节日庆典、小型夏季市场,以及扫帚球、冰壶等许多冬季活动。设计包括一个开放而连续的曲折木板环道,通过一系列多样的连通空间吸引使用者,丰富通往明尼通卡湖的路径,增加自然体验感和社交互动性。在海岸线东侧的生态公园,设计师设置了一个水下珊瑚礁,以减轻波浪的破坏作用,并恢复历史悠久的海滨沼泽。工头房屋将被修复改造为社区教育中心。在海岸线西侧,车站公园及其周围扩建的梯田、花园、遮荫场地及洗手间等必要设施将成为环湖游线的景观节点。

湖滨大道及其广场预计将于2019年完工。

(遆羽欣/编译)

热点事件

新书《河流城市,城市河流》出版 据 hnsland.nl 讯

新书《河流城市,城市河流》(Rivers Cities, City Rivers)是敦巴顿橡树园(Dumbarton Oaks)出版的“风景园林史”系列丛书的最新一本。由于对城市弹性的关注日益提高,本书以河流城市和城市河流为对象,探讨历史如何影响现在以及未来的景观。

城市沿河流建造,河流既可以成功塑造一个城市,也可以导致一个城市的毁灭。与此同时,河流作为城市景观,也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在河流城市中,城市河流是城市景观与城市经济、地理和文化互动变化的纽带。本书探讨了河流景观的形成以及它是如何塑造城市住区的,反之,它们的历史又是如何促使城市弹性和适应性思想的产生。

由彼得·申格纳(PieterSchengenga)撰写的文章《荷兰河流城市的新景观》(New landscapes for Dutch river cities),作为新书《河流城市,城市河流》的一部分,展示并讨论了H + N +S景观设计事务所和其他荷兰公司的几个景观项目。介绍了“还地于河”(Room for the River )的概念以及荷兰景风景园林师在规划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还地于河”关注防洪安全和环境质量的提升,提出生态质量、景观使用的可能性和经济意义不仅将有益于农村地区,也将有利于沿河城市的发展。荷兰的风景园林师们(包括H + N +S景观设计事务所)已经进行了超过10年的设计实践,现在是回顾和评估的时候了。

(遆羽欣/编译)

DDON笛东·武汉仲夏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本刊讯

2018年6月9日,DDON笛东·武汉仲夏学术交流会在长江之畔成功举办,高校专家、地产领域嘉宾及媒体等近百位嘉宾受邀出席此次交流会。

DDON笛东总裁兼首席设计师袁松亭做《新时代地产景观趋势探析》主题演讲,提出通过艺术化设计提升地产价值,关注当代需求缔造时代精品的设计发展方向。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高翅先生强调了设计应关注当代艺术的思想性,面对未来设计行业智能化趋势思考人与土地间的文化链接。华润(武汉)置地设计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高阳女士提到,武汉期待有更多像笛东这样优秀的血液加入,并祝愿笛东为武汉带来更多精彩作品。观点对话环节,受邀嘉宾围绕地产景观行业存在的设计现状,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助力武汉特色城市名片的打造等问题,从市场趋势、武汉文化、城市精神等角度做了探讨,同时也为新一线未来描绘出更加清晰的愿景。

笛东作为行业领先的综合性规划设计机构,已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青岛、武汉等十多个城市布局。多年深耕武汉,先后规划设计囊括武汉泛华硃山湖文化创意园、武汉国采光立方、武汉钰龙旭辉半岛、武汉奥山城市公园等在内的一批精品。未来,笛东将持续为武汉带来新的活力,为武汉城市发展建设增添一抹多彩。

(DDON笛东/图文)

热点事件

“一带一路,文化传承”2018年第十九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大会于兰州成功召开 本刊讯

2018年6月13日—6月15日,第十九届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大会于甘肃省兰州市成功召开,以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为背景,本次大会主题为“一带一路,文化传承”。

此次大会参会单位共计152家,10位特邀重量级嘉宾做主旨报告,46家单位做分论坛交流报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郑淑玲,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秘书长贾建中,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处副处长程继军,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规划财务处副处长张航,兰州市生态建设管理局局长王立吉,兰州风景园林协会秘书长李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分院副院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理事长王忠杰,分会理事单位领导、专家学者、规划设计人员等共计约430人齐聚盛会,共同探讨中国园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享新时代背景下风景园林行业的实践和思考。

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主办,兰州风景园林协会、甘肃景天建筑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新现代园林设计集团和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联合承办。

6月13日下午召开了第六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理事工作会议,会议报告了2014—2017年分会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选举产生第六届分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人选。

6月14日上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秘书长、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端木歧院长主持大会开幕式。首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郑淑玲副理事长在大会开幕致辞中表达了对本次大会在兰州召开的衷心祝贺,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大会是新一届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换届后的第一次会议,郑淑玲副理事长希望规划设计分会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会越办越好。随后,兰州市生态建设管理局王立吉局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次技术研讨盛会,也希望“一带一路,文化传承”的主题在黄河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后,兰州风景园林协会李新秘书长致辞,希望甘肃省风景园林行业学习行业优秀先进经验,加强与全国园林行业从业者的交流和合作。

6月14、15日上午,大会特邀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郑淑玲、奥雅设计集团首席设计师李宝章、易兰规划设计事务所总裁兼首席设计师陈跃中、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院院长李金路、西安丝路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少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分院副院长王忠杰、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贺风春、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唐振涛、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姚亦锋、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公司总经理李战修共10位业界重量级专家做精彩的主旨报告,他们的发言带来了新时期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信息,以及对行业前景发展的认知,通过丰富的案例分享,探讨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有怎样的思考和作为,带给在场听众深刻的思考。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朱祥明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院院长李金路先后主持会议,并做精彩点评。

6月14日下午,在风景遗产与文化传承分论坛上,共进行11项交流,包括传统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名园、遗址公园、历史城区的文化景观等风景名胜遗产类项目,也包括园林博览会、农业公园、湿地公园实践在文化景观传承中对特色景观塑造的作用。

在生态修复与城市更新分论坛上,共进行12项报告,交流内容多、跨度大,从不同维度展现了风景园林行业在生态修复和城市更新中领域的实践与探索,主要展现了海岸线恢复、采煤塌陷区重建和河道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案例。

美丽乡村和植物景观分论坛上,共计交流11个项目,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报告内容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从景观角度关注了乡村的改造和发展建设的多元模式,也诠释了乡愁的传承和乡村景观的美好未来。

城市景观和公园设计分论坛上,12位报告人带来了精彩的展示,作为风景园林行业交流会的传统主题,交流内容体现新时代公园和城市理念建设理念。

6月15日上午,大会举行闭幕式,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秘书长端木歧做会议总结,他表示本次交流内容紧扣“一带一路,文化传承”的大会主题,体现了风景园林行业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政策要求,大会交流的内容新颖,项目类型丰富,技术水准高,体现了风景园林人在国家城市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道路中的担当与责任、执着与坚强,是一次成功的风景园林行业的交流盛会。

而后,大会宣布2019年第二十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大会将在北京举行,规划设计分会理事长王忠杰代表承办单位上台接受大会印章。

6月15日下午,会议组织“黄河风情”和“金城揽胜”两条线路的专业考察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人员一同游赏兰州自然风貌和公园建设状况。

至此,第十九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大会圆满闭幕,本次大会为建设生态健全、景观优美的人居环境、弘扬中国园林优秀传统文化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促进风景园林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开幕式

大会现场

主旨报告

分会场

(刘昱霏/采编)

中勘协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

2017年“计成奖”一等奖:杭州余杭区“水景园”工程

项目概况

杭州市余杭区“水景园”位于临平西南,世纪大道以北,勤丰路与规划水景园路之间,乔司港贯穿基地,总面积约8.025hm2。

设计从地块与城市的关系入手。以“生态优先、和谐共生”为主题。以创建体现余杭历史文化传统与地域特色、富于时代特征、最大限度满足市民亲水游憩所需的生态“水景园”区级综合公园为目标。

设计的理念和策略

1)强调区域环境塑造与地方特色文化的恰当表达。

充分考虑周边用地,以水体为重点,依水进行区域环境塑造和动静分区。乔司港以北为静态休憩区,以自然溪流、乔、灌、草相结合的自然空间塑造形成水景园核心生态区域。世纪大道为动态游憩区,结合大水面、水、湿生植物与“林荫游憩广场”硬质空间为主。两大区域间的四区为自然休闲区域,环境塑造以自然为主,辅以适量的休憩设施。

立足杭江南水乡特色;挖掘传统多样水景空间;配合各种文化交流需求,创造不同尺度公共聚集空间以及体量适宜的景观建筑,建设为博物馆、艺术馆等,鼓励并促进对传统文化艺术品的重视与欣赏。

2)强调水景资源的充分利用。

鉴于乔司港水质差;水上设施有所限制;水位变化大,存在枯水期亲水性不佳,洪水期淹没、倒灌问题。根据造景与行洪要求,对河道平面线形与宽度改造,沿岸形成生态湿地,净化水体的同时,成为南北两区的有机过渡。两岸沟通,采用临水栈道,轻盈、自然,亲水性强。河边景观亭下设泵房,丰、枯水期,通过乔司港水位调节,实现园区水循环。

因地制宜构建特色水景、中心水面、音乐喷泉、沟谷溪涧、小溪跌水、池塘浅湾、小桥流水。动、静水结合,既契合“水景公园”多样水景游赏特色,为公园增添了无限生机;又满足不同人群游赏需求,同时“一水多景、一水多用”,实现了水体调节小区域生态环境功能。

3)地下停车与景观覆土处理。

据公园需求,设计结合实际环境,分设两处地下停车库。据库顶覆土及通道坡度要求以及景观造景需要,覆土厚度最大达3m。经精准核算,既保证建筑结构要求,又实现了设计师意图,一处“大隐隐于市”的市民生态公园,给身处闹市的人们以别样感受。

4)强调康体生活构建。

通过开合有致、动静结合的多样休憩空间,其间设置健身娱乐设施,配合宜人的景观,极大地满足余杭市民的休闲娱乐、健身康体活动与高品质城市环境需求。

重视植物景观的特色创造。林园线节奏与韵律;群落种植,调节小区域环境;选用乡土植物更具特色。

城市绿地是城市的“绿肺”。对于余杭区水景园设计与建设,除了充分结合水体进行的生态环境塑造、挖掘地域历史文化、再现江南水乡多样化水景风情外,更极力营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城市水体绿地。

水景园总平面图

码头赏水

草坪运动区

休闲茶室

设计单位: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
规划设计作品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