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应对策略

2018-09-10韦刚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应对策略现状

韦刚

摘 要:美术课程在高中阶段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从目前美术教学的开展现状来说,并不是很好,需要做好优化改进。本文首先针对现如今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然后探讨了美术教育的应对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现状;应对策略

美术教学在高中阶段需要引起重视,但是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学生对于其他科目的关注程度更高,对于美术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也导致部分美术教师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不足,从而在课堂教学上表现出来一些问题。因此,美术教师需要对这些问题形成重视,对教学活动作出改进优化。

一、高中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1)对美术教育不重视

不重视美术是目前高中阶段美术教育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而且在师生两个方面都表现出来这一问题。首先是在学生方面,高中生的学习精力都放在语数外等主科的学习上,而美术课程并不会纳入高考当中,因此高中生对于美术课程的重视不足,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性都比较低,从而导致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偏低。其次是在教师方面,不少高中学校对于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将其和其他学科放在一个同等的地位对待,这也导致部分美术教师对美术课产生轻视,进而在教学中的投入不足,教学活动流于表面,效果不佳。

(2)教学手段单一局限

除了对美术教育不重视这一问题之外,现如今的高中美术教育,在教学手段上也表现出来方法单一的问题,这就导致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足。从实际情况来说,目前的美术教学局限在课堂讲练这一模式当中,即由教师进行单方面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并不能对美术课程的核心内涵实现渗透,也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导致美术课堂的有效性较低。不仅如此,教学手段单一,也无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

(3)教学活动重理论轻实践

美术课程需要学生深入体验和感受,在实践中实现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体味美术的内涵。但是从当前的美术教育来讲,教学活动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对实践存在忽视。比如在教学美术鉴赏的相关内容时,往往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经验方法的教学,而学生缺少自主性的鉴赏实践,导致不能对于相关的知识实现利用。

二、高中美术教学的改进措施

(1)加强重视做好美术教学设计

对于当前存在的不重视美术教育的问题,美术教师一定要在思想观念上实现转变,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美学素养的基本内涵,对美术教育形成足够的重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美术教学加强重视,对学生渗透美育的相关内涵,促进学生对美术教学的了解和重视。在形成重视的基础上,教师则需要进一步做好教学设计,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进行美术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几个基本重点。第一,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美术教学应该有一个长远性的总体目标,然后在每堂课上,也应该有具体的小目标。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就需要对每堂课的小目标予以准确定位。第二,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就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顺序,结合美术教学的目标,可以将其划分为导入、讨论、讲解、分析、实践等多个不同的环节,并且将不同环节之间做好衔接,保证教学活动开展的有序性。第三,设计好教学模式。在明确教学流程之后,还需要对不同环节的具体教学模式做好设计。比如对于导入环节,就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引入导入素材。而在讨论环节,则可以设计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采取多元化的手段进行美术教学

单一的手段会导致教学活动局限化,被书本所限制,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培养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就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便可以最大程度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可以采取情境构建教学法,在进行美术鉴赏的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便可以结合具体的画作,构建一个思维情境,引导学生浸入情境之中,来感受画作的内涵与美学精神。除了使用情境构建这种教学手段,也可以采取对比教学法,即对于一个知识点,可以选择不同的画作来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比中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比如在对古代壁画进行欣赏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我国几大著名石窟的壁画,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分析这些不同地方的壁画在色彩、风格、造型等方面展现出来的差别。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开展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课堂的兴趣大大提升,并且对相关的美术知识实现有效的理解和掌握。在运用多元化手段教学时,教师还需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贴合性,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高度契合,这样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3)有效落实美术教学的实践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还需要关注实践。从高中美育的具体要求来说,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美、欣赏美,更加要实现创造美,能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美学素养,进行美的创造,这才是美术教学最应该达成的目标。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手段,给学生创造实践空间,让学生對相关美术知识实现利用。首先,可以采取临摹作画这一方式进行实践。在对色彩、线条、构图、造型等知识进行教学之后,教师便可以设计临摹作画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临摹书本上的一些画作,感受其中的线条、造型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其次,可以借助其他艺术形式来实践。艺术具有相同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其他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实践。比如在画作欣赏这方面,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文字,对画作的美学内涵进行分析。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从一些画作的构图特点出发,让学生利用摄影的方式,拍摄一些构图特点相同的照片。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增强教学效果。

结束语

美术教学在高中阶段意义重大,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教师需要对此形成重视,采取多元化手段展开教学,同时加强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美术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凤君. 探析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 学周刊,2016,10(10):189-190.

[2]莫易民.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研,2016(11):67-67.

[3]王春华.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组织实施路径[J]. 新课程(下),2016(9):186-186.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应对策略现状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