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接力传佳话医学交流蓄深情

2018-09-10朱代红

档案与建设 2018年3期
关键词:佐佐木红十字名古屋

朱代红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综合档案室珍藏的档案中,记载着无数精彩的故事。而30多年前,江苏省人民医院(当时的江苏省工人医院)在没有CT、MRI等辅助检查设备的情况下,经过30多个日日夜夜的精心救治及护理,成功救治了在南京访华期间突发严重脑血管意外的日本佐偌木商事株式会社董事长佐佐木昇平先生,医护专家全程保驾护航,护送佐佐木先生安返日本……由此引出了一段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佳话。

历史回眸

紧急救治让历史回到37年前。1980年5月10日清晨,正在南京访问的日本佐偌木商事株式会社董事长佐佐木昇平先生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现象,很快一辆带有红十字标志的白色救护车从南京丁山宾馆风驰电掣般沿南京城西干道,一路鸣笛,驶向江苏省工人医院。已提前接到通知的医护人员已等候在医院急诊室门前,和救护人员一起将病人从救护车上抬了下来。只见老先生口角边流着咖啡色液体,面色苍白,气息奄奄,检查发现:患者两侧瞳孔缩小,右侧面神经麻痹,右侧肢体偏瘫,小便失禁。接诊医护人员意识到眼前的这位病人最大的可能是颅内出血,且出血量大,病情十分危重,随时都可能出现生命意外。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迅速逐级汇报,时任江苏省省长惠浴宇闻讯后即刻作出批示:“要认真抢救”。很快一支由院长、神经内科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抢救小组成立,医院党委书记洪克永亲自挂帅,现场指挥救治。虽然高度怀疑颅内出血,但具体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多少,需要通过影像学进一步证实。然而当时的江苏省工人医院没有CT和核磁共振(MRI),要想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多少,决定能否手术和确切的手术方案,只有借助于脑血管造影。为了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在场的医务人员立即用担架床将病人抬到放射科,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证实了医务人员的判断,病人的左侧基底节出血,超声波连续观察显示脑中线波向右移位一公分,再移位就会形成危及生命的“脑疝”——移位的脑组織会压迫生命中枢,导致心跳和呼吸骤停。病人已危在旦夕。洪克永书记汇集了神经内外科、放射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后立即指示:“做好准备,马上进行手术!”。然而病人家属远在千里之外,而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抢救日本友人的生命,医务人员一面积极准备手术,一面通过国际长途与远在日本名古屋的病人家属电话联系。家属知道病情后,答复十分明确:“相信中国医生,按中国医生的医嘱办”。5月11日凌晨,江苏省工人医院三楼手术室里灯火通明,神经外科泰斗候金镐主任亲自主持,南京军区总医院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刘承基主任和江苏省工人医院神经外科吴幼章医师密切配合,为佐佐木昇平先生施行左颞部开颅术,术中抽出血性液体和血块约50毫升。在手术即将结束之时,病人血压突然下降,情况危急,侯金镐主任当机立断:“马上输血!”很快,中国人民的殷红鲜血流进了日本友人的血管,直至血压回升。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救治及护理,佐佐木昇平先生病情稳定,恢复良好。

护送回国佐佐木昇平先生得救了,然而颅内出血术后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方便患者的康复和家属的照顾,经与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及病人家属沟通,江苏省工人医院决定派精干的医护人员专程护送佐佐木昇平先生回日本作进一步的康复治疗。1980年6月13日,江苏省工人医院神经外科吴幼章大夫和虞文源护士长一起护送佐佐木昇平先生回日本。经过5个小时的空中飞行,飞机徐徐降落在日本大阪国际机场。在机场,吴幼章大夫和虞文源护士长受到闻讯赶来的日本文具业访华团的朋友、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医务人员及许多日本普通民众的热烈欢迎、亲切问候和诚挚的感谢,媒体记者也跟进采访报道。很快,佐佐木昇平先生在江苏省工人医院救治的这段传奇经历传遍了名古屋的大街小巷。日本爱知县仲谷义明、参事河合要等政要亲切接见了吴幼章大夫和虞文源护士长,并给江苏省、南京市领导发送感谢电:“日本医学界对中国医护人员的高明医术十分敬佩,江苏省工人医院抢救并护送佐佐木昇平先生这种超越国界的深情厚谊,必将成为进一步加强日中友谊的纽带,并已为日中友谊谱写了新的篇章”。佐佐木昇平先生的儿子亲眼目睹中国医务人员为抢救其父亲日夜奋战,不辞辛劳,流下感激的泪水。佐佐木昇平先生的好朋友——从事汽车修理的日本友人本多英一亲自雕刻了一副木雕,木雕上栩栩如生地刻着两位中国的医务人员深情地凝望着病床上的一位病人,三位人物分别代表吴幼章大夫、虞文源护士长和佐佐木昇平先生。这一幅木雕花了本多英一先生20多天的时间,将中国医护人员精心救治和不远千里护送日本友人的故事浓缩在木雕里。时任日本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院长富永健二认为:江苏省工人医院在没有CT和MRI的情况下及时诊断和成功救治重症佐佐木昇平先生的案例是一个奇迹,他对中国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深表敬佩,并建议日本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与江苏省工人医院建立“友好医院”。短短的时间里,吴幼章大夫和虞文源护士长充分感受到日本人民真诚的情谊,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至今难以忘怀。

建立友好医院1980年12月,

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次组成“江苏省医疗考察团”出访日本,随团出访日本的江苏省工人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侯金镐教授心中仍然牵挂着他曾经的患者,并专程看望了正在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的佐佐木昇平先生。这次短暂的访问,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先进的专业技术水平、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医疗设备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给侯金镐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

1983年,日本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副院长广濑庸俊回访南京,专程拜访了曾经救治佐佐木昇平先生的江苏省工人医院,也对设备简陋但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江苏省工人医院留下很好的印象,进一步产生了建立两院长期友好交流合作的意愿。回日本后,广濑庸俊与富永健二院长、清水副院长、栗山康介副院长商榷后决定,日本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与中国江苏省工人医院正式建立友好医院。是年9月,日本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正式邀请江苏省工人医院副院长、放射科王钟祺教授访问日本。以王钟祺教授为团长、胸外科陈凤才主任、普外科张祖荀主任为团员、眼科袁南荣医师为日语翻译的江苏省工人医院代表团,于1983年11月23日对日本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友好访问。此次访问期间,王钟祺副院长在与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院领导正式会谈时,建议两院正式进行友好互访及学术交流。江苏省工人医院将选派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赴日学习、研修,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提高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两院间的友好交往,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这一提议得到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领导的一致赞同和响应。从此,拉开了江苏省人民医院与日本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之间37年友好交流的序幕。

谢恩之旅康复后的佐佐木昇平先生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重新访问曾经给予他第二次生命的金陵古城和江苏省工人医院。1984年4月,佐佐木昇平先生再次踏上了南京的土地,开始了他的谢恩之旅。他一下火车,就紧紧握着前来迎接的江苏省工人医院脑外科侯金镐主任的手,热泪盈眶,半晌说不出话来……是中国医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民的鲜血。佐佐木昇平先生再次来到当年住过的病房、见到了当年救治他的医护人员,眼含热泪,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语言哽咽:“我之所以有今天,全亏各位医务人员......”。来中国前,佐佐木昇平先生已费尽心思,用偏瘫后初步恢复功能的右手,挑选了不同色彩的碎瓷器片,一片一片地贴成了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送给江苏省工人医院,以表达他的无限感激!

三十七载情深义重医学交流硕果累累

时光飞逝,转眼间距1980年救治佐佐木昇平先生的往事已有37个春秋,江苏省工人医院也已于1985年更名为江苏省人民医院,在过去的37年里,江苏省人民医院与日本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两院间的医学交流持续不断,两院间的友谊日益加深。自1983年11月起江苏省人民医院共派出23批73人次访日,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也先后派出20批共56人次访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在访问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期间,日方安排专人带教,一起参加早晚查房、总查房、参观手术等,教学内容翔实丰富,访日人员不仅学到先进的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深刻感受到日方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学风。回国后,他们将学到的先进技术用于实际工作中,先后成为江苏省人民医院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建设中的骨干力量。医院管理人员在日本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访学期间,还以座谈讨论、现场参观等形式,比较双方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行为上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江苏省人民医院的管理骨干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放大了格局,也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江苏省人民医院肾脏科取得的成绩就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和日本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两院交流结下的硕果之一。1986年,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创始人王笑云教授访问日本,回国后参照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模式扩建了血液净化中心,因而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在全国起步早,布局合理,运作科学,其规模和取得的成绩一直处于江苏省的前列。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影响尿毒症病人寿命和生活质量的常见合并症,给这类病人进行甲状旁腺自体切除联合移植是江苏省人民医院肾脏科特色之一,这一专科特色也得益于两院的友好交流。1996年,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国际知名的甲状旁腺移植专家富永芳博教授来江苏省人民医院访问,进行讲学和现场手术演示。此后江苏省人民医院也派学者去日本进一步学习。迄今为止,江苏省人民医院在甲状旁腺自体切除联合移植方面位居全国领先地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搭桥术的开展也得益于两院间的友好交流。1993年,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以末永义人教授为首的心脏搭桥专家组来江苏省人民医院,指导开展第一例心脏搭桥术,促进了医院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

2017年,江苏省人民医院新门急诊病房综合楼启用,新大楼的许多设计理念和布局也参考了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的设计。门诊诊室布局和医疗流程设置、急诊布局有特色,走道宽达十米,接诊区大开间设置,邻近急诊部的二楼食堂墙上设有中心供氧和吸引装置,当有大批量伤病员时,走道两旁可以放置病床,食堂在必要時可以改为临时病房,十分方便病人的救治与转送,也可以在大的事件面前有足够的应对能力。另外,医院视觉导入系统的建设及在大楼开办中也汲取了大量日本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先进的经验,在医院运营管理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共同理念

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三十七载友好交流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佐佐木昇平先生的救治只是一个契机,更深的基础是两院办院理念的完全一致,江苏省人民医院的精神文化核心是“德术并举、病人至上”,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的理念是“病人是中心”。1996年10月,正值江苏省人民医院60周年院庆之际,当时来访的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栗山康介院长看到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上悬挂的“德术并举、病人至上”的字幅,好像似曾相识,特意停留,摄影留念。次年,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魏睦新主任访问日本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时,栗山院长告诉魏睦新主任,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的理念是“病人是中心”,两院的理念惊人一致,但“德术并举、病人至上”文化韵味更浓,栗山院长请魏睦新主任回国后向江苏省人民医院吴观陵院长请示,是否允许他们医院也以此作为医院精神文化的核心理念。得到肯定答复后,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精心制作了一幅“德术并举、病人至上”横幅,悬挂在该院院长办公室。

期待未来

人是有国籍的,但医学无国界,人道主义精神无国界。尽管医学在近年取得了迅猛发展,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环境的变迁,医学上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医院发展的瓶颈需要我们共同去突破。相信经过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两院友好交往必将在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将共同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这段故事还在继续,相信在未来的档案记载中这个故事的内容会更加精彩。

故事还告诉人们,医院在医疗工作中应重视病案记录,病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

佐佐木红十字名古屋
心肺复苏将被纳入教育内容
红十字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日本大城市,名古屋最没吸引力
女神之“宅男女神”佐佐木希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