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8-09-10苗银凤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剖宫产

苗银凤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剖官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本院201 6年10月--2 018年2月行剖宫产产妇患者中随机选取1 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BMI指数、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III、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具有吸烟史、血栓史、高血压病史、口服避孕药史和糖尿病病史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护理人员应在深入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加强对剖官产术后患者的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剖宫产;BMI指数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046-02

前言: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发生于患者下肢的静脉回流现象,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引起患者的肢体肿胀,且伴有剧烈疼痛。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产妇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是未孕妇女的6倍左右。为了实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现阐述如下【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2月行剖宫产产妇患者中随机选取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排除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排除性病患者。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采用本院自主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患者的年龄、既往疾病史、用药史、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吸烟史和BMI指数。

1.2.2 生化指标收集

在患者入院的次日凌晨,抽取所有患者Sml空腹静脉血,获得D-二聚体、抗凝血酶-III、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1.2.3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作为主要诊断仪器,在患者剖宫产后5天对双下肢血管进行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l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年龄、BMI指数、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III、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具有吸烟史、血栓史、高血压病史、口服避孕药史和糖尿病病史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

3.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的疾病,多发于下肢。大量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剖宫产术后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3.5%左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理靠和护理,会加剧病情的严重程度,导致患者下肢肿胀和疼痛,严重的甚至会发展为肺栓塞,不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大部分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仅呈现轻微疼痛症状,患者不容易察觉,容易因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误诊。早在上个时机中期,有学者就探讨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隨着医学研究进程的不断深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越来越明确。现阶段,一般将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回流缓慢作为三大主要病理基础[2]。

(1)在产妇妊娠的晚期阶段,血小板功能发生改变,抗凝血酶一III的水平出现下降,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明显增加,使得血液始终处于高凝状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III和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是剖宫产后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2)由于剖宫产属于有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的静脉壁造成损伤,进而引发血小板的炎性改变,增加了血液的凝固速率,为血栓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前提条件。(3)静脉血回流缓慢.由于产妇所处时期较为特殊,加之孕妇在产后没有进行相关锻炼,使得产妇的静脉血回流速度较慢,增加了凝血酶的聚集程度,降低了纤维蛋白原的活性,进而形成血栓。

结论: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大,受患者年龄、BMI指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以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应基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办法,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柯秋月,张帆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4):104+110.

【2】王新红.分析踝泵运动护理预防剖宫产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具体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179-180

【3】黎先萍,李娟.血清D-=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及Wells评分对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预判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22):4214-4217

【4】杨钧.低分子肝素钙联合D-=聚体检测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1):1541-1542

【5】邹小芳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孕妇负性心理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7):67-68.

猜你喜欢

下肢深静脉血栓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高海拔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部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