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8-09-10张渡时何婉雯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8期
关键词:预后效果针对性护理

张渡时 何婉雯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效果,并分析对应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752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利用传统西医疗法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方法治疗,对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效果、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40%,对照组总有效率85.11%,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加用中药离子导入的效果得到临床的认可,为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中药离子导入疗法;针对性护理;预后效果

中药离子导入是以中药方剂为临床用药,以离子导人为媒介开展的治疗措施,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l]。本文对所选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资料开展对比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在中药离子导入疗法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752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76例/组。研究组男185例,女191例,年龄35~ 87岁,平均年龄(64.59±22.41)岁,慢性阻塞性肺病病程2~16年,平均病程(9.01±6.99)年,肺功能分级:I级96例,II级101例,III级87例,Ⅳ级92例。对照组男196例,女180例,年龄35~88岁,平均年龄(64.54±23.46)岁,慢性阻塞性肺病病程3~18年,平均病程(10.27±7.73)年,肺功能分级:I级97例,Ⅱ级102例,III级90例,Ⅳ级87例。患者均在我院通过中华医学会发表的诊治指南确诊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排除非自愿参与实验或因死亡等原因脱离实验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项目:观察患者护理期间的肺功能情况,并对患者进行中药离子导入方法治疗,药物选择丹参、桃仁、赤芍、川穹、红花、当归等药物,利用浓煎法煎煮药汁至50ml,利用仿生治疗仪进行离子导入,穴位选择肺腧穴。

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研究组加用针对性护理。根据患者治疗阶段分为治疗前、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的护理。

治疗前护理:治疗前了解患者的病情与心理情况,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法与预计效果,告知患者导人取穴前,需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彻底清洁,保证操作處皮肤的干燥,使患者大致了解治疗流程,为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治疗过程中护理:在患者治疗时,首先为患者开展体位护理,患者需呈仰卧位治疗,由于治疗时间时间较长,约90分钟,对不同季节的患者,则需要采取保温或降温处理,对存在长期卧床存在不适的患者,可适当利用软枕垫起患者的躯干或肢体,提高患者舒适度。其次开展观察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皮肤会与电极板密切接触,电极板对患者皮肤存在一定的刺激。此时需保证治疗强度由弱到强递进开展,避免过大强度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与体验,并告知患者治疗原理,纠正患者认为刺激越强疗效越大的误区,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患者存在不适及时停止治疗。

治疗后护理:治疗后将电极片、纱布垫,并对患者穴位周围皮肤进行清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皮肤颜色变化或红疹,如患者皮肤存在一定变化,可利用绿茶水清洗患者的皮肤,并在治疗后观察患者情况10分钟左右,未见生命体征变化等即可结束治疗。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消失,哕音消失;有效:患者上述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患者上述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出现加重;总有效率一显效+有效/总数*100%。对比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EVLo%. PEF、MMEF指标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均数土标准差(x±s),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率(%),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8.40%,对照组总有效率85.11%,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发病期间,存在气道不完全性受阻症状,此时患者的呼吸受到影响,存在咳嗽、气促、喘息等症状,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的生理机制,与其存在气道高反应性表现有关,患者同时还存在痰量增多、脓性浓痰、发热症状,急性加重期患者单纯利用西药治疗见效较慢,且容易出现病情反复,整体上对患者疾病症状的控制效果不足[2]。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多由于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在发病后的病情发展迅速,且质量难度大,因此致死率相对较高,口服西医药物治疗的效果受限制较多,且容易造成患者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的效果相对较高,患者通过皮肤渗透给药,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用药过程中产生的胃肠道反应,促进药物作用[3]。

本文在中药离子导人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肺部功能指标评价结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晓婷.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对策[J].北方药学,2016,(1):109-109.

[2]王晓冬.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光明中医,2014,(8):1751-1752.

[3]洪世海,夏清华,黄光辉,等.补肾益肺健脾膏方联合离子导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16,(12):1778-1779,1782.

猜你喜欢

预后效果针对性护理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预后影响因素与临床研究
MSCT联合CTPI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研究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
全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