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钓高雄西子湾

2018-09-10于自立

垂钓 2018年7期
关键词:钓友鱼竿高雄

于自立

美不美,故乡水。祖籍山东烟台但在台湾省出生长大的我,在离开台湾四年后的去年年底,再次亲近它的芳泽,心里还是颇为激动的。当然,最让我依依不舍的还是青岛崂山的青山绿水与黑鲪、海鲋。沙场上的战士是枪不离身的,海上的钓客是竿不离手的。于是,在有限的行李中,我携带了两支小短竿回去。

去年11月15日,我回到台湾省新北市。本来我是去台湾做“超级奶爷”照顾我的侄孙的,谁知阴错阳差被一位大学时期的老同学叫去位于台湾南端的高雄市,替他暂时管理一家以色列餐厅。12月初,我抵达高雄,见到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听哪儿是最好的海钓钓点。还好,台湾四面环海,每一座城市都离海不远。我是在台北出生长大的,高雄对我来说还真是一个陌生的城市,250万左右的人口,在大陆只能算是个小城镇,可是在本就狭小的台湾省,可排上第三大城市了。

美丽的西子湾,水美鱼肥

餐厅的繁忙毋庸赘言,上任后的第二个周末才抽空休了一天假,早已心急如焚的我,驾着在台湾几乎人人一辆的摩托车,直奔高雄西子湾中山大学内的防波堤。虽然我早就打听好了这个钓点,但初来乍到还是跟刘姥姥一样,瞎逛了一圈才找到西子湾。

西子湾是我国台湾省高雄市西边的一个风景区,位于柴山(又称寿山)西南端山脚下,南面与旗津岛隔海相望,是一个风景怡人的湾澳;最北端傍柴山,是一处由平滩与浅沙构成的海水浴场,以夕照与天然礁石的美景而闻名。清朝初年,西子湾也被称作洋子湾或斜仔湾,在闽南语的谐音引申下,斜仔湾逐渐被称为西子湾,它是去高雄游玩的游客不可错过的景点,区内包含鼓山渡船码头、中山大学、西子湾海水浴场、海滨公园、打狗英国领事馆等景点。西子湾距市中心不到20分钟的车程,交通便利;依山临海,风景宜人;低垂的夜幕可将大海点缀得瑰丽可人,渔船灯火与点点繁星交相辉映,造就了高雄八大景之一的西子湾夕照。如此美景,难怪我此后每次来此钓鱼,都能见到来自大陆各省的游客。

来到中山大学门口,我看到一排排钓客已经摩肩接踵忘情于垂钓的世界里,一整排栏杆成了天然的鱼竿支架,摩托车可以停在旁边,真是绝佳的钓鱼环境。我走到一位钓客旁,与他闲聊起来。他叫小陈,是有名的高雄观光夜市——六合夜市的一位业主。我问他为何有空来钓鱼,做餐饮的不是都很忙吗?他说:“这几年少了很多有消费能力的大陆观光客,生意一落千丈,空闲的时间就多了。”正聊得起劲,他的鱼竿一阵抖动,中鱼了,从他中鱼后的动作可以判断出,他绝对是个高手,没两下鱼儿就被请上了岸。他告诉我,这是一条约半斤重的臭肚。

我虽然离开台湾好多年了,但对臭肚还是挺熟悉的。因为我妹妹在台北北边靠海的三芝有一间空房,我偶尔回来都住在那里,没事时拿根鱼竿走路十分钟就到了海边,那里臭肚多得让人钓到手软,但都是一二两级的小鱼,半斤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臭肚是一种喜欢靠近礁石区寻觅食物的杂食性鱼类,它外表漂亮、肉质鲜美,却有着与黑鲪鱼一样毒性极强的鱼鳍,钓到它可千万得小心“伺候”着,一定不能让它扎到。

小陈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入冰桶,并告诉我台湾南部的臭肚都比较大,半斤级的比比皆是,上斤级的也时常能钓到。正聊得兴高采烈时,不远处的钓友也上鱼了,我跑过去照了一张相,也是一条臭肚。不同于小陈钓的,这条鱼全身布满金黄色的圆斑点,叫金点臭肚。原以为小陈冰桶上的吐司面包是他的午餐,没想到竟然是臭肚的!他告诉我,除了面包,海藻也是臭肚的最爱。

小陈问我为什么不来试试,我说钓竿留在台北,过年时准备叫我哥哥带来高雄,现在先来熟习一下钓场与钓法。小陈用两支不到3米长的短竿,采用沉底钓法,半两重的铅坠搭配两条4号子线,绑5号鱼钩。我发现,周围所有跟小陈一样把钓组抛到眼前的钓客,基本都是以臭肚与倒吊为对象鱼,因为这两种鱼都有着贴着岸边的礁岩觅食的习性。其他使用矶钓竿搭配浮标钓组的钓客则大多以活虾为饵,凭借2.5克的中空铅的重量将钓组抛向远方,这些人大部分以黑格(海鲋)为对象鱼。

鱼情沉寂了一阵子,小陈指向前方远处的一排防波提,告诉我可以去看看,那里可能会钓到大鱼。互留了对方的手机号后,我就跨上摩托车直奔前方的防波提而去。

防波提的鱼情

这是一条深入海中至少200米的防波堤,因为归高雄“港务局”管辖,所以门禁森严。大伙不顾铁门上的警告标语,纷纷跨门而入。约五米宽的防波堤宽敞平坦,真是钓鱼的好地方,难怪600元台币的擅闯罚单也无法阻止钓客们的钓兴,我到达时至少有十几个钓客排排坐了。两侧的“棕子”不在禁入区,也满满都是钓客(“粽子”即丁字石,因为形似,在台湾被称为“棕子”)。我在一位钓客旁坐下,他叫小蔡,渔网里已经装满了活蹦乱跳的鱼。他告诉我他已经钓了近十条半斤左右的黑格。小蔡使用的便是矶钓竿浮标钓法,以活虾作鱼饵。不同于青岛钓友的浮标钓法,来西子湾钓鱼的高雄钓友大多用细长形的淡水浮标,小蔡说这是因为在港湾内海浪较平静,淡水浮标比较敏感。就在我们聊天时,旁边钓客的鱼竿在半空中形成“明月弯刀”,小蔡拿起他的抄网前往抄鱼。不久,一条1斤级的倒吊鱼上岸。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倒吊鱼,被其外表所惊艳,于是下定决心也要钓一条上来。眼见夕阳西下,我照了几张西子湾的夕阳美景,与小蔡互留了电话,并相约下周再见。

炮竹声中旧岁除,防波堤上迎新春

除夕的前一天,老哥把我日夜期待的魚竿给送来了。上一次在台湾过年应该是十多年前了,虽然犹记当时过年已经没啥年味了,没想到如今更没年味,不要说鞭炮味,就连鞭炮声几乎都听不到,不过这样空气倒是好了许多。餐厅隔壁的邻居,因为祭祖而放了一串“电子炮”,只闻其声,根本无烟无味,声音也很奇怪。还记得去年在青岛过年,政府也呼吁大家尽量不要做雾霾的帮凶,可是小区一夜之间鞭炮碎屑依旧堆积如山,可苦了环卫工人。台湾省另外一个打破传统的过年现象是,没有人再挨家挨户给亲朋好友拜年了,整个城市好像空城一般,虽然这次台湾只有五天的春节假期,但大部分人以出行旅游取代串门,连电话拜年都省了,网络拜年成了最时髦的玩意。餐厅因为订桌情况太好,所以只休三天。台湾省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大部分人不喜欢在家煮饭。可能是因为满街的小吃多又好,既方便又便宜,所以大家都不爱在家生火做饭,吃完还要善后洗碗。小时候过年时,父母忙着准备年货的盛况早已烟消云散,就算是想在家自己煮个年夜饭也不用大费周折了,因为超市都帮你搭配好了主辅料,回家下锅一煮就是一桌满汉全席。值得庆幸的是,“总把新符换旧符”——贴春联的习俗、祭祖,以及给晚辈红包的传统还是保留了下来。我在青岛过了十几个年,感觉大陆过年也有这样的趋势,或许这就是都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吧。

除夕到初二是餐厅的休假期。除夕当天,我到临近的台南侄子家过年,陪陪我的侄孙,初二回到高雄。鱼竿在手多时的我早就迫不及待了,于是一大早就来到了西子湾,没想到钓客们早就排排坐了,看来钓友们最好的拜年地点非钓场莫属了,都希望讨个“年年有鱼”嘛!小蔡自然不落人后,渔网里的鱼已经到处乱窜了。简单地拜个年,我赶紧下竿。我带的是3米长的小短竿,所以只好用吐司面包钓钓臭肚和倒吊,小蔡的对象鱼是黑格,用的饵是活虾,采取矶钓浮标钓法。不远处一位钓友使用的是5米半长的远抛竿,采取沉底钓法,这种钓法我在西子湾还是第一次看到。见他久久无鱼讯,我就跟他聊天去了。他姓李,年纪比我大。李大哥跟我一样也是做餐饮的,他是这里的常客,每星期一必定在此出现。由于他只钓2斤以上的鱼,所以大家都叫他“大鱼王”,据说这里最大的纪录鱼就是他保持的——12斤的海鲢。

李兄的钓组与我们在青岛所使用的几乎一样——2两半的铅坠,双钩施钓,以活虾为饵,对象鱼为黑格。跟我一样,他也是刚到,还在“贡龟”——闽南语对一无所获的说法,即大陆的“空军”。

就在此时,小蔡的鱼竿向大海行90°鞠躬礼,技巧娴熟的他很从容地随着鱼儿窜游的方向移动,李大哥拿起他的抄网伴随其侧,不久鱼儿露出水面,李大哥顺势一捞,一条斤级的鹦哥鱼上岸。以前我只在水族馆看过这种鱼,从汪洋大海里钓上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鱼浅褐黄色的身躯带有蓝条,头尾与双鳍闪着蓝光,十分漂亮。小蔡说,这条算是小的鹦哥,大的可以达到七八斤重。“我什么时候才能钓到一条啊?”我叹着气说道。小蔡说:“钓鱼的乐趣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何种鱼在何时会光临;天道酬勤,勤钓客永远能抢得先机。”他说得蛮有哲理。

虽然我“空军”而归,但欣赏到了西子湾的夕阳美景,也算不虚此行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海中没有钓不上的鱼。

过完年每逢周一的休假日,我都与小蔡、李大哥在西子湾碰面。他们问我为什么不买根像样点的鱼竿,我告诉他们,我估计不会在高雄停留太久,一旦餐厅步入正轨,我还是得回台北做我的超级奶爷。果然,4月初的时候,我做出离职的决定——做到4月底,然后回青岛休息几个月,再回台湾做我的超级奶爷。

“五一”劳动节是我恢复“无业游民”身份的第一天,我起了个大早直奔西子湾防波提,看看依然“空军”的我是否能换个军种,并顺道跟我的钓友们道个别,为我为期五个月的高雄之行划下句点。到达时,小蔡、李大哥等人早已在那里排排坐了。我在李大哥旁边坐下,跟他一样使用“调和饵”。他告诉我,臭肚在冬天比较活跃,喜欢吃面包或海藻;春天靠岸的大多是来产卵的,調和饵料是它们的最爱。

我把钓组抛出没多久就有鱼讯了,因为钓组就在岸边,几乎没有任何斗鱼的过程,鱼儿就上岸了,是一条鹦哥鱼,虽然不是斤级的大鱼,但对我来说也是个完美的结局了。

倒吊鱼:原名杜氏刺尾鲷,为鲈形目、刺尾科、刺尾鲷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到太平洋海域,属杂食性鱼种,以藻类、碎屑、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台湾省各地海域及离岛均有。野生倒吊鱼的尾柄部有一至数枚的硬刺或骨板,渔民打捞上来时,该鱼尾部的硬刺总是钩在网上,鱼头朝下,因此被称为“倒吊鱼”。其栖息深度在4~60米之间,因此在岸边浅水处也时常能钓到。

星斑臭肚:俗名金点臭肚、象鱼、猫尾仔;属于鲈形目,臭肚鱼科,臭肚鱼属;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到西太平洋区,台湾本岛南部及各离岛均有。臭肚鱼为温带南部及亚热带海洋近岸礁石海域与河口区海域的底层鱼类,多活动于珊瑚、岩礁、藻类繁多处,以礁石上的藻类及小型维管束植物为食。有别于其他同科鱼种的习性,臭肚主要在夜间活动觅食,它的各鳍鳍棘尖锐且有毒腺,人被刺到会感到剧痛。

【倒吊鱼:原名杜氏刺尾鲷,为鲈形目、刺尾科、刺尾鲷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到太平洋海域,属杂食性鱼种,以藻类、碎屑、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台湾省各地海域及离岛均有。野生倒吊鱼的尾柄部有一至数枚的硬刺或骨板,渔民打捞上来时,该鱼尾部的硬刺总是钩在网上,鱼头朝下,因此被称为“倒吊鱼”。其栖息深度在4~60米之间,因此在岸边浅水处也时常能钓到。】

猜你喜欢

钓友鱼竿高雄
钓友的表情包
高雄快轮直航大陆送年货
高雄悬日
钓鱼
夏末秋初
钓轻口鱼的方法论
鱼竿太长
有会飞的鱼吗?
蔡英文为选战想迁居高雄
高雄小黄狗遭遗弃 2年后仍在原地等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