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禧玛诺“普天元二十一尺”

2018-09-10周宇杰

垂钓 2018年7期
关键词:轻量普天竿子

周宇杰

在前面五期文章中,我介绍了自己手上的几支轻量型并继竿。从这期开始,我将向钓友们介绍非轻量并继竿,第一个出场的是“普天元二十一尺”。

“普天元”在日语中是天下第一的意思,它是禧玛诺公司的头牌,从1994年开始生产,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普天元,俗称“老普”,第二代“普天元-大我”,俗称“大我”,第三代“普天元-独步”,俗称“独步”),按时间推算,第四代“普天元”离上市应该也不远了。

“老普二十一尺”是我的第二支非轻量二十一尺并继竿(第一支是“飞翔天”),“飞翔天二十一尺”是我最喜爱的二十一尺并继竿。其实从个人需求上讲,有了“飞翔天”就不需要再买其他的竿子了,但玩并继竿就像一个坑,“坑”就“坑”在你总想去体验不同的手感。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太喜欢“飞翔天二十一尺”了,在环境和鱼情不理想的情况下,我舍不得让它出场。正是出于这两个原因,我开始物色第二支二十一尺并继竿。

正所谓“一入并继深似海,钱包从此是路人”,本着节约开支的宗旨,我把范围限定在二手竿里面,并且要求性价比要尽可能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两支二十一尺并继竿进入最后的角逐——一支是“闪光R21尺”,一支是“老普”。当时,这两支竿子都是98成新的极品成色,价格都是3000元人民币(价钱均不到在产时的一半),让我好生纠结。“闪光R”是我的并继竿“初恋”,涂装和手感均超好;“老普”则是一代名竿,“普天元”三個字就是金字招牌,虽然我知道其精华在于短尺,但依旧坚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短尺这么牛,长尺也不会差。

“闪光R”的优势除了让人无法抗拒的涂装之外,操作轻快同样强烈地吸引着我——97克的重量比起126克的“飞翔天二十一尺”轻了近30克,一轻一重也是比较合理的搭配。不过,考虑到长尺主要适用于冬钓水库、湖泊等大水面,而太湖流域冬季大风天比较多,轻量竿抛投比较困难,加之水库的环境和鱼情都比较复杂,挂底、磕碰、大鱼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从这方面看,“闪光R”又不太适合。而“老普”虽然不是轻量竿,但自重仅115克,比起“飞翔天”还是有着11克的优势,而且调性是先调,理论上非常适合太湖流域2米左右的水深。综合考虑之后,我决定入手“老普”。

“老普”到手之后,我对其成色非常满意,漆水和做工真的无可挑剔,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老普”的漆水硬度比现在的“独步”要高很多,想把它用出痕迹真不是件容易事。

值得一提的是,“老普”的整体涂装格调与“枯法师”非常相似,甚至“枯”味更浓。“枯”在日本是一个与民族格调颇有关联的字眼,也许禧玛诺公司在设计“老普”的涂装时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相比枯法师,老普没有黑色段卷,显得更加朴素。

竿子到手后,我小心翼翼地插上竿节,拿在手上,持感与“飞翔天二十一尺”相差无几,挺度也差不多,总之没有想象得那么轻挺,不过整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选择“老普”很大的因素是强度,想要这种尺寸的非轻量竿有轻挺的持感本就是一种奢望。

我第一次使用“老普”是在尚属冬季的元宵节晚上,出于对野生大鲫鱼的渴望,我独自一人去了一个位于荒郊野岭的野水库夜钓。刚开始我使用的是“飞翔天二十一尺”,钓点水深3米。由于小白鲦多如牛毛,所以我配4克铅坠,以使钓组能够尽可能避开白鲦,直击底部,可是依然逃脱不掉白鲦的追击。久不上鱼的我,想着给“老普”开开光,体验一下中鱼手感,于是线组不变,直接换上“老普”。

夜色中,我握着“老普”抛出第一竿,感觉不对,蓝光灯范围内找不到浮标,第二竿还是没发现浮标,好像是没抛远,钩子擦着水面出去的,第三竿抛完后,我仔细看了看,浮标就落在竿尖位置。当时我很疑惑,对“老普”来说4克的铅坠可能重了点?于是,我换2.5克吃铅的浮标,总算有几竿到达窝点,但还是不舒服。由于钓位近水,钩子常常是贴着水面出去的,给我的感觉是“老普”竿梢弹性不行,抛投时感觉也不是全竿整体发力,手上的力并没有通过竿身很好地传递,简单说就是调性不行(至少对于抛投来说是不行的),当时我颇为失望。不过,半夜又一条六七两重的野鲫中钩,遛鱼时手感很不错,这倒是让我很高兴(当时网上传说长尺“老普”遛大鲫鱼是拖抹布的感觉)。另外一个令我比较满意的地方就是,“老普”的做工非常不错,插拔很顺畅,气密性很好,拔的时候有“啵”的声音。

后面几次的作钓中,我都试着去适应“老普二十一尺”的抛投,尽可能让自己能喜欢上这支做工精美的禧玛诺花旦,可结果都不那么满意。有一次在群里聊天,我发现另外一个有“老普二十一尺”的钓友也是同样的感受:抛投时基本只有竿梢和小二节在起作用,3克以上的铅很难抛出去,基本上竿竿都落在竿梢前方一点点的位置。经过五六次的尝试(水深介于2~4米之间),我发现“老普”不能使用2.5克以上的浮标,使用2.5克浮标,如果站抛可以抛出去,并能准确到达钓位,如果想坐抛,最好用2克左右的浮标,这样才能舒服准确地进行抛投,但前提是风不能大。后来,北京一位资深的并继竿玩家在与我聊到“老普二十一尺”时这样说道:“老普二十一尺主要是后面粗节僵硬造成前后过渡比较突兀进而影响抛投。”

当初选择“老普”,我看中的是此竿先调,应该适合冬春两季在水深2米内的运河浜垂钓小鲫鱼的日常钓法(这是太湖流域最常见的水情鱼情),但实际用下来发现,“老普二十一尺”的持感还是比较重手的,不但有较强的头重感,整体也较为压手。此竿虽为先调,但刺鱼并不敏锐,加上抛投性能不好,所以并不适合浅水抓口。我几次用下来,觉得这支竿子还是适合钓3米以上的水深,最好是4米以上才比较舒服。

说完了“老普”的缺点,我再来说说它的优点——中鱼手感。

中鱼手感是我选择并继竿的第一要素。“老普”的中鱼手感绝对不是“拖抹布”,它比起我用过的另一款以手感著称的“幻世峰17尺”还好(幻世峰受追捧的是15尺以下的尺寸,但17尺也非常不错),我甚至觉得它比我近期入手的“枯法师六代目十八尺”还好。

“老普21尺”中鱼后,鱼刚开始反应不大,但过一两秒钟后便开始挣扎,因为“老普”的腰身比较硬,有利于力的传导,鱼挣扎时自己受痛也大,使得“老普”的中鱼手感直接且猛烈,给钓者带來丰满的手感。如果水足够深的话,“老普”给钓者带来的真实手感可以从离底二三十厘米处一直持续到水面,是那种频率不是很高,但震颤感较强烈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钓二三两重的小鲫鱼,“老普二十一尺”也能带来不错的手感。

写到这里,我想说,网上对竿子的一些评价真的只能做个参考,如果你初涉并继竿,千万不要轻信那些网上的流言而轻易下手,网络上很多钓友都是人云亦云,这其中包括一些所谓的“大师”。拿“老普二十一尺”来说,我购买之前,它不好抛投这个最大的缺点根本无人提及,相反很多人都说过“拖抹布一样的手感”之类的话,而它真实的手感倒是给我不小的惊喜。

其次是做工和漆水。我玩过的那支“老普二十一尺”,看握支已经是“久经沧桑”了,但竿身毫无痕迹,尤其是玉棒处,没有一丝擦痕。老实说,我始终认为这三代“普天元”的漆水,每一代都在隐隐退步,第三代的“独步”最为明显,容易留下划痕。从整体上看,目前绝大多数在产的竿子漆水做工都不如以前的老产品有匠心。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普天元的各种“标贴”。“老普”的标贴非常多,有“大金标”“大白标”(又分日文大白标和中文大白标)“小白标”(又分日文小白标和中文小白标)“小黑标”以及后期的圆标复刻版。市场上的“老普”,同尺寸价格相差很大,原因都跟这些标贴有关。

整体上看,最早出的“大金标”最值钱,“大白标”和“小黑标”也颇受认可,这三种标贴的“老普”,只要品相好,都可卖出高价,尤其是最早期的“大金标”,12尺“大金标”简直就是天价,“小白标”则价格相对合理,至于后期的圆标复刻版就不那么受待见了,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老普”了。

至于这些不同标贴的“老普”在性能上是否有所区别,玩家们各有各的说法。有玩家说“大金标”比其他标贴的“老普”要硬,也有玩家说不同标贴的老普只是漆水和做工上有差别,调性上并无不同,总之是众说纷纭。我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不同标贴的“老普”在漆水和做工上确实有所不同,有些版本的竹节比较大,有些版本的漆水比较明艳,至于调性上是否有区别,我想这个真得“骨灰级”玩家才能回答出来。试想,7种标贴,7~24尺这么多尺寸,就算短尺长尺各取一例作比较,也得14支竿子,这不是一般玩家能够承受得起的。不过,我可以猜测,即使调性上存在差异,肯定也是非常微小的,因为这是同一款产品,它们都叫“普天元”。

猜你喜欢

轻量普天竿子
空军训练营
我目睹的经历
短竿用途知多少
VICTOR轻量设计: 一支超轻球拍可以有多轻?
禧玛诺“普天元18尺”
我对轻量型并继竿的看法
兵器图解
中国普天“互联网+”驱动创新
外出的最“重量”武器是最“轻量”化妆包
“顺时针”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