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建军 八核人生再加速

2018-09-10薛珊

珠海 2018年7期
关键词:香山老照片建军

薛珊

“我拥有一个八核的脑袋。”

谈及自己的斜杠人生,林建军如是道。那些记录着自己丰富阅历的只言片语,是履历给他的资本。1984年就读珠海一中时,和同学创办了当时全国第一份中学生报《特区之星》,1993年在珠海开了名为影子工作室的广告公司,2001年创立珠海车友会论坛,2010年修复百年历史的香山老照片、持续关注香山文化,策划珠海中山两地多个文创园…… “我其实只是对新生事物敏感,好学。”谦虚一如林建军,活得亦是坦然。他依旧保留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刚来珠海时的好奇,每当邂逅一个新事物,都会感兴趣,马上学习,这可能已经是一种习惯。故而,当被问及最近接触的新事物时,他笑道:“抖音上我做的视频,我女儿都说不错的。”

光影记录的城市记忆

6月初,林建军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了名为《百年前香洲埠港口的前世今生,中国近现代第一个60年无税特区?》的文章,他在文中详细介绍了香洲埠开埠一周年当天的场景。“在香洲埠开埠一周年当天,由葡萄牙人在风波山上的一块蛤蟆石头上往东拍下了这张珠海历史上第一张全景照片,并注明三月初三和野狸岛字样的照片,原件在葡萄牙里斯本档案馆里,翻拍照片近年在网络传开,不过已经是很残旧和模糊,而且是两张。”这两张珍贵的老照片,是2010年被林建军发现的。当时正值珠海建市30周年,也是林建军来到珠海的第三十个年头,他作为香山网的创始人之一,在论坛上发布了一个帖子《珠海建市30年,征集老照片回忆往事》,一时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回复。一批追忆珠海三十年发展变化的照片在网上引起了许多珠海人的共鸣。在这其中,两张破损严重,还被写了很多中英文字的黑白老照片,引起了林建军的注意。“我1980年跟家人來珠海,上岸的香洲码头,就是图片上面远处的海上码头,拍摄角度所在的狮山半山腰,也是当时我们家住的地方。”扑面而来的亲切感,瞬间让林建军意识到这两张图片的珍贵,他收藏了这两张老照片的副本,再反复查阅了许多香山历史文献资料,将图片不断放大明确上面的小字“一九一零、三月初三、野狸岛”,咨询了许多香山文化学者,得知这两张照片是珠海历史上的第一张全景照片,画面上的右上角是野狸岛,中间部分的平房是现在的香埠路和香洲百货一带。左侧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是当时香洲开埠的中心区,也就是今天的朝阳路,路两侧有不少两三层高的西式建筑。从照片上看,百年前这里已是珠海商业发源地,街市格局初显,俨然都市模样。林建军于是不留余力地投入到修复老照片的工作中,利用业余时间、经历两个多月的电脑修复,林建军将自己在广告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学习到的修图技巧,都运用其中,让这两张10多kb大小的图片合成一张,能够放大几百倍,重现百年前的珠海城市模样。“我把照片捐给了市博物馆收藏,还打印了一张5米长的放在香埠路龙舟亭流动渔民资料馆里,让更多人能够看到。” 当问及为何会对这张百年老照片如此着迷时,林建军直言,自己一直以来,都对香山文化特别钟情。

“小时候跟我爸去翠亨村,看到很多香山文化的东西。”翠亨村、阮玲玉、唐家古镇、会同老宅等香山文化相承的根脉落在当时十多岁的林建军眼中。在他看来,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拥有太多历史文化底蕴值得挖掘。“有人说我是香山文化学者,这个我不敢当,我只是喜欢而已。”这份喜欢让林建军在2017年牵头成立凤凰香山旅游文化促进中心并担任创会会长。说自己只是喜欢香山文化,就真的只凭实事说话,这是难得的低调。为了让更多人关注珠海的文化事业,参与到保护珠海历史文化遗产当中,林建军走访许多地方,寻找老照片、老物件,对于这些经历,他只是轻描淡写。“我希望在珠海生活多年的人,和刚来的新移民,都能知道这里的文化历史。”当这些尘封的历史再次被人们所重识,当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再理解从这里出发,一切似乎都值得。

“我们只有清楚了解香洲埠的全部历史,才能清楚知道香洲开埠就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经济特区的雏形,香洲开埠是振兴地方实业,发展民族经济。” 在《百年前香洲埠港口的前世今生,中国近现代第一个60年无税特区?》一文最后,林建军写下了这样的话语。他认为,香洲埠见证了珠海乃至香山文化的历史进程,记录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流变。

时至今日,珠海在三四十年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林建军也在这变化之中。

不同纬度思考城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珠海,有着许多全国第一,比如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当时全国最长的城市公路隧道板樟山下行隧道……“还有全国第一份中学生报《特区之星》。”林建军回忆起自己读书时期办报纸的场景,或许是当时就对文化特别感兴趣,他坚持多年的篆刻艺术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自学的。

“我自己在杂志、书上面看到的,然后琢磨着学。”林建军手上的老茧和刀刻留下的伤疤,是他钻研篆刻的最好佐证。“在武汉读大学期间,我的学费生活费都是靠篆刻投稿赚的稿费。”那时候的林建军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收到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的投稿回复,他在用稿费供自己读书的同时,他的篆刻作品也被越来越多的报纸刊登。篆刻是他坚持多年的艺术创作,他创作的以唐家文化为主题的篆刻作品,2017年在唐家学镜堂展出。用篆刻艺术让更多人关注唐家文化,林建军试图用更新颖的方式引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这时候,大家才恍然,原来在珠海广告、地产业的先锋人物林建军,还隐藏着另外一个身份。

1990年代初的珠海,大批年轻人涌入,大家都一心为建设特区而奋斗,林建军也在此时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回到珠海。“为什么没有去其他大城市,而是回到珠海?”当把这个问题抛出来,本想得到林建军关于珠海发展的深刻回答,没想到他给了一个让人感觉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答案:“没想那么多,珠海也很好的。”

回到珠海没多久,林建军偶尔一次在香港的经历,让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意识到他的机会到了。“当时在香港接触到国际知名的奥美4A广告公司,跟他们交流后,觉得我也能在珠海做一样的事。”眼界大开后的林建军回到珠海,1994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并涉足地产行业。现在坐在我们面前的林建军,在谈及自己年轻时的决策时,并不掩饰无畏:“没想过失败,想到就做。”刚投身地产行业时,他连户型图纸都不会看,到逐渐成为优秀的全案代理,他靠的不仅仅是无所畏惧,还有好学和毅力。

虽然已经年过五旬,林建军依旧一如彼时,敏锐、好奇,对新鲜事物保持了热情。从地产策划到香山网创始人之一、再到珠海中山两地多家文创园的策划,这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发展。

“2001年左右,我开始跟朋友做车友会论坛,这是香山网的雏形。”现在林建军每年还会出席香山网的年会,作为创始人之一鼓励晚辈们不断进步。而他退居幕后,主要进行策划文创园。珠海百年香洲埠文化街、金嘉创客汇、青年园创业咖啡、中山坦洲创益文化园 ,都有他的身影,这些风格各异的文创园浓缩了他两年间不断走访各个城市文创园的所感所思。有的专注于浓厚的文化历史、有的致力于青年一代的创新创业、有的将废旧厂房改造成为焕然一新的综合休闲区。喜欢文化事业的林建军,对于不同身份的解读,也随着时光的流转,似攀岩的藤蔓一般触及到至深至远。话题总绕不过去“为何一直保持着年轻的心态?事务繁多的情况如何处理?目前最专注的领域?”这些世人关心的话题。林建军总是用简单的话语给出答复,而他关注的话题总会落在城市文化。“我们现在提出寻找珠海的‘城市原点这个提案,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城市地理坐标原点,北京的是天安门,那么珠海的在哪里?我觉得现在的日月贝可以说是珠海的‘城市原点,它所处的位置是香洲埠的原址所在。” 行至今日,林建军还在继续思考着他生活近40年的珠海,这次是站在城市文化的维度。

猜你喜欢

香山老照片建军
庆祝建军95周年
缤纷四季在香山
香山名字的由来
古建军
无论等多久
一纸红叶映香山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