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设问百花开

2018-09-07江忠笑颜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重点幼儿园教学提问

江忠笑颜

【摘 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力求与幼儿地位平等,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教师起着无法替代的引导作用。引导的方式当然是丰富多彩的,而“问”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方式。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提问;教学重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力求与幼儿地位平等,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教师起着无法替代的引导作用。引导的方式当然是丰富多彩的,而“问”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方式。

1. 抓住学生需求,按需设问,突出一个“准”字

我们给一个亿万富翁捐一千元钱,他不会有多大的反应,如果我们给一个穷途末路的乞丐捐一千元,他很有可能会感念你一辈子。因为富翁不缺钱,而乞丐最缺钱。我们教师要做的可以是锦上添花,但更应是雪中送炭。我们的问题如果能够精准地指向幼儿的需求,他们必然有获得的快感,从而记忆弥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提出的问题不也应该满足幼儿的需要吗?如在社会课《红红的新年》中,由于幼儿对春节的前期经验十分丰富,基本都能够说出春节习俗与“过年”的由来,仅对春节活动中带来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方式不够清晰,这些不够清晰的地方就是幼儿的需求,因此我们的教学重心应该放在这一方面。在请幼儿简单阐述春节习俗及由来后,通过“那么这些活动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呢,你认为应该如何预防危险发生”的提问将活动引入到對春节期间如何保证安全的讨论中,满足幼儿在即将到来的春节中对健康领域经验的需要。

2. 抓住教学重点,由浅入深,突出一个“序”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语言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倾听”“理解”“会说”。“倾听”是浅层次的行为要求,“理解”是较高层次的思维要求,“会说”是较高层次的思维要求加高层次的行为要求。这本身就是渐进式的。因此,我们从宏观角度去思考幼儿园小中大班问题的设计应该是:小班侧重“倾听”,中班侧重“理解”,大班侧重“会说”。

同时我们从具体某一节课的较微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设计应该是由“倾听”到“理解”再到“会说”。

3. 抓住教学契机,随机应变,突出一个“巧”字

“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陶行知如是说。他告诉我们,幼儿的疑问是非常可贵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幼儿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影响幼儿的一生。对教师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提高幼儿能力的契机,因而在教学的行为过程中不能因为预设而漠视幼儿的问题,对他们的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要能够及时发现,充分关注,适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流程以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梁实秋就是因为在课堂上提出了与徐锦澄老师相左的观点,得到了徐老师的关注并倾心的指导,才最终成就了一代国学大师。同样是《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绘本教学,在我向大班幼儿提出“如果你是大老虎,你会听狐狸的话吗”这个问题时,有幼儿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吃糖就会让大老虎的牙齿疼呢?”我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当即改变自己的教学流程,将这个幼儿的问题转达给全班幼儿,请他们讨论说说看为什么。有人说因为糖果会引来小虫子咬牙齿,有人说甜的东西都会伤害牙齿,还有人说坚持刷牙就可以避免牙齿被伤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意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到最后大家都达成了“甜食会留在牙齿上伤害牙齿,所以我们要坚持刷牙”的共识。看,尽管我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流程,但收获却是满满的。

4. 抓住儿童心智特点,突出一个“趣”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幼儿感兴趣的方式除了做游戏、说故事之外,教师贴近幼儿心智的诙谐幽默的提问也是其中之一。在帮助幼儿认识圆形物体特性的科学课中,由于活动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见惯了的,相比之前科学小实验中神奇的材料“逊色”不少,很多幼儿兴致缺缺。我想了想,把原先的“请小朋友们说说看,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滚动”改成了“还有什么东西会骨碌碌地跑呢”。幼儿顿时都来了兴趣。他们一边笑哈哈地重复着我的语气词“骨碌碌”,一边不断地迸发出新的想法——“老师,皮球会骨碌碌骨碌碌的”,“弹珠也会骨碌碌”。后续的实验中,我也同样使用这个“骨碌碌”,请幼儿试试看哪些材料是可以“骨碌碌”的,哪些不可以。他们都很兴奋地争着去测试,并且都不忘在口中念着“骨碌碌、骨碌碌”。这样一来,仅仅是一个形声词,成功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结束了这节有趣的科学课。

在此我就教师的设问谨谈这4点浅薄的认识,然而教师设置问题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如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问题的发散性,提问的及时性,答案的丰富性,提问对象的选择等等等等。我想,哪怕我们研究其中某一项,都是价值不菲的。

教师要力求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提问虽然不是主导课堂走向的决定性策略,但它是教师实现这些角色功能的辅助手段。用心提问,杜绝“填鸭式”教学,将使幼儿思想之花竞相开放。我们常常抱怨幼儿一问三不知,殊不知这可能不是幼儿知识经验不足,而是我们的“问”出了问题,只要我们用心设问,怎可能不会一问激起千层浪呢?

【参考文献】

[1] 明香. 浅谈幼儿园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 情感读本,2017(20).

[2] 周年香. 浅谈幼儿教师的课堂设问艺术[J]. 成才,2015(2).

猜你喜欢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学提问
幼儿园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弹和唱对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巧引路轻点拨,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