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洗碗、扫地成家庭作业,只是看起来很美

2018-09-07李健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扫地洗碗教育厅

李健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与团省委、省少工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如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学校应建立劳动实践评价制度,并记入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升学、评优的参考。

现在的中小学生从来不缺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家庭作业,他们最缺的恰恰是洗碗、扫地等实践性劳动作业。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强化劳动实践教育,其初衷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洗碗、扫地这样的家庭作业真的能落到实处吗?我看未必。

众所周知,老师布置的语数外等学科的家庭作业,学生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因为第二天要交给老师批阅。所以,谁做谁没做、做对还是做错,老师一检查就会清楚。而洗碗、扫地这类家庭作业,其检查主体不是老师,而是家长,家长会像老师检查语数外作业那样认真检查孩子洗碗、扫地等家庭作业吗?我认为大多数家长不可能做到,原因有三:

一是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少工委所发的“指导意见”可以管住学校、老师,却管不住家長。这份指导意见对广大中小学生家长没有任何约束力,家长可以按要求做,也可以置之不理,这就让文件的效力在落实环节打了折扣。

二是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大多数家长都不会让孩子在家里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洗碗、扫地上。不少家长笃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书本知识,争取考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这样一来,家长哪里还会让孩子去干洗碗、扫地等家务活?

三是劳动作业的完成质量难以保证。家长若不重视劳动作业,即便按老师的要求每天督促孩子在家洗碗、扫地,最多也就是做做样子,一次两次可以,长期坚持怕是不可能。

可以说,劳动实践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根源还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人才选拔制度上。只要中考、高考指挥棒仍然发挥作用,学生片面重视书本知识学习的现象就不会消除。中小学生出现轻视劳动实践、不会劳动实践、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与其说是学生与家长不重视造成的,不如说是整个社会重学业成绩、轻劳动实践的风气使然。

猜你喜欢

扫地洗碗教育厅
河南省2021年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评选结果揭晓
光荣在党50年
扫地
第五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组委会名单
洗碗记
洗碗记
A Brief Analysis on Original English Movie Application to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第一次洗碗
超贵的洗碗神器
扫地扫到树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