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2018-09-07王春晓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育意识学校体育

王春晓

【摘 要】 目前,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也反映了我国文明程度的上升,国家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深切地关注,更是对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高中体育教育不仅要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作为主要目标,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在不断的体育锻炼中获得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学校体育;体育意识;体育习惯

随着我们改革开放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意识到了体育锻炼对于人们生活品质改善的作用。特别是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由于平常学习压力大,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一、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内涵

(一)掌握充分的体育知识

在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体育知识构建了二者的基本含义。体育知识有着两个方面的特征,一个是对体育运动的客观认识,另一个是对体育规律的认识。学生只有有着良好的体育知识体系,才能在体育实践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各项技能,加强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的认识,从而更多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

(二)饱含足够的体育情感

体育情感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认识过程中,以及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情绪。这是学生对体育的反应态度,也是对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育意识的表达,展现的是学生的内心感受与情感体验。在体育情感的形成过程中,体育情绪是时刻存在着的,情绪和感受会直接作用在体育情感的内涵当中,所以体育情感决定道学生对参与体育的兴趣和愿望。

二、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习惯培养的开展路径

(一) 增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式

在高中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融入到体育课的环节中来。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反思当前的体育现状,让体育课的教育目标和学校的整体目标相符合,制定满足學生健康需要、增强学生体质、有利于学生提高体育兴趣以及能够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教学体系。在制定课程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需求入手,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且持久地开展下去,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变化教学形式,给予学生新鲜感和乐趣,这样学生才能对体育运动产生持久的动力。

(二)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营造体育环境

在高中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的所有文化环境都是针对文化课进行的,学生在面临未来高考的压力也不得不更多地在文化课中付诸努力,所以校园文化对这一块的忽视比较严重。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必须构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营造体育环境。

三、结束语

我们有理由相信,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一个根本目标。学校体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这是推动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培养良好体育习惯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戚克政. 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0).

[2] 韩海云. 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探析[J]. 才智,2015(28).

猜你喜欢

体育意识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贯彻的研究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学校体育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系
芮城县实验中学学生体育知识水平与体育意识的调查研究
商水县高中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