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2018-09-07陈广君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问题设置高中物理教学

陈广君

【摘 要】 在物理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能力在物理学习中尤其重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本文就此对教师的问题环节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问题设置

众所周知,课堂需要有讨论的气氛才是一节成功的课。在物理教材中,很多的知识都是需要教师探索出問题供学生思考的。合理、科学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主动参与,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知识结构。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设置问题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就应该开展问题教学。与此同时,在合理设计问题时,只有遵循问问题的原则,问题教学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第一,生活化原则。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感觉问题的亲切性,要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规律,将这些规律总结起来,引导学生联系他们的生活。第二、动态化原则。这主要是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对学生适当的提醒,用引导的力量使得学生主动思考。第三、趣味化原则。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得数学问题愈加新鲜、有趣。这能够促进学生大胆地思考和质疑。第四,系列化原则。系列化指的是教师应该将提出的问题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使得学生有迹象可循。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方法

1. 开展小组讨论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力量是渺小的,在解决物理问题遇到瓶颈时,如果他们能够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会较容易突破这一瓶颈。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比较复杂问题时,应该尽量选择合作式的讨论方式。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随时随刻地关注他们的动态,多在学生之间走动,倾听他们的想法。当发现学生遇到无法想通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提供思考线索。最后,教师将学生有疑问的问题总结在黑板上,对问题进行辨别和分析,以此使得学生延伸讨论的话题。

2. 设计问题应该更加灵活

众所周知,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有所不同,学生解决问题所用到的基础知识也会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物理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问题的灵活性,应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在课堂中,教师既要避免问题的简单性,又要避免问题的复杂性。这两种极端的问题设计,都不能激起学生挑战的心理。

3. 将课堂交给学生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存在赶进度的现象。有的教师很少意识到学生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往往一节课都在讲解知识,学生也来不及消化。还有的教师,在讲课中会有意识地问学生问题,但是没有留足充分的时间供学生思考,就将答案说出。这都不能让问题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时,要将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努力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开展物理问题教学时,教师要立足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有目的性地将问题靠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问题中开拓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建泉. 问题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物理,2016(7).

[2] 贾永锋. 加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J]. 高中数理化,2015(22).

猜你喜欢

问题设置高中物理教学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实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设问技巧的思考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