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中的运用

2018-09-07程世香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运用

程世香

【摘 要】 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交流,为了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方面,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如何运用支架式理论方式进行教学,仅供参考。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高中英语听力;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语言技能的要求描述非常明确,如六级目标中听的技能就描述为:1. 能抓住所听语段中的关键词,理解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2. 能听懂日常的要求和指令,并能根据指令进行操作;3. 能听懂故事或记叙文,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4. 能从听力材料、简单演讲或讨论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二、问题的解决

影响听力的因素特别多,本文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听音理解时缺乏前期信息输入的现状,通过对听力任务的分析,尝试利用各种“支架”搭建语音和信息平台,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听力策略和技巧,最终目的还在于撤去“支架”后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

1. 问题支架

问题支架是指在听力进行前根据对材料难度的预测而采取的“信息备案”过程,帮助学生主动构建语音和信息的平台,为听力的进行做好前期的准备。如听力材料中通过Elias介绍南非黑人的悲惨生活和境况以及他加入非洲人民大会党的原因。由于这篇材料是课文的拓展,学生已经学习了课文,因而这个问题很容易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回顾进行回答。

2. 词汇支架

听力练习时最大的障碍来自于词汇量的不足或关键词意义的缺失,因而影响了对整个材料的理解。最典型的例子无疑是旧高中英语教材给我们讲述了奶奶和爷爷的恋爱竟然是从一句歧义句“Will you marry me?”开始的,由于学生不能理解minister(牧师)在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对于marry的意义也仅局限于“结婚”。因此整个妙趣横生的对话在学生听来味如嚼蜡。由于部分学生看过西方的电影和电视,可能会用汉语说出“主持婚礼”这样的词,笔者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构建marry的新意义,这样就为学生搭起了一个词汇和文化内涵的“支架”,为听力的顺利进行扫清了障碍。

3. 线索支架

线索支架就是针对听力材料和听后问题的特点,充分利用听前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并进行“信息备案”的过程。如模块5第2单元听力练习,材料较难,而且人名较多,极易混淆。笔者领读了人名后引导学生关注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家谱中的Edward 1483-1483。笔者问这一年代说明了什么,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推理:

Sa:Maybe he was ill and died soon. Sb:He was probably forced to leave the palace. Sc:He was possibly killed. 筆者抓住这一有价值的回答,进一步询问:Who was likely to kill Edward?

这一问题的提出为学生的听力做好了“信息备案”工作,使学生的思维朝着预定的目标迈进,听力练习的效果很好。

当然,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很多,“支架式教学”只是通过对学生听力困难的预测而做的一种辅助手段,为学生搭建通往第二个发展水平的阶梯。但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听力兴趣和策略,还需要教师要给予明确的指导和长期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曹建明. 高中英语“支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 中学生英语,2010(9).

[2] 罗之慧. 高中学生英语听力发展的教学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8).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运用
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提出与实践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讨论型课堂模式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