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益肾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蛋白尿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2018-09-03高玉斌江中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6期
关键词:尿素氮尿蛋白定量

王 芬,高玉斌,江中涛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新洲院区,湖北 武汉 430400)

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亦是患者致死致残主要病因[1]。流行病学报道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为25%~45%,其中尿白蛋白异常者中10年内继发率更高达80%[2]。目前西医对于糖尿病肾病治疗并无特效手段,多采用控制体质量、科学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调节糖脂代谢及控制尿蛋白等对症措施,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体征,但在保护肾脏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总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3]。中医将糖尿病肾病归于“消渴”“尿浊”范畴,给予辨证加减治疗可降低尿蛋白和延缓病情进入终末期[4]。2015年2月—2017年2月,笔者观察了活血益肾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及对蛋白尿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上述时期诊治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5]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8~75岁,CKD分期1~2期,24 h尿蛋白定量<3 g,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入组前12周应用研究相关药物者,伴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大血管并发症、急性肾衰竭者,过敏体质者,妊娠哺乳期女性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42~72(59.41±7.85)岁;病程(32.69±5.92)个月;CKD分期:1期42例,2期13例。观察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39~75(59.74±7.94)岁;病程(33.02±6.00)个月;CKD分期:1期40例,2期1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口服降糖或胰岛素注射等对症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10 μ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以14 d为1个疗程,停药7 d后再行下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益肾方治疗,组方:太子参30 g、黄芪30 g、熟地黄30 g、丹参20 g、地龙20 g、葛根20 g、川牛膝15 g、川芎15 g、半夏15 g、甘草8 g,每天1剂,早晚分服。2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对主要中医症状(倦怠乏力、气短口干、腰膝酸软、自汗肢寒、舌淡苔薄及脉细弱)进行评分,分值越高提示症状体征越严重。②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血清白蛋白水平,采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s-CRP和IL-8水平。③治疗3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参照文献[7]制定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70%,24 h尿蛋白定量较基线水平下降>50%;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为40%~70%,24 h尿蛋白定量较基线水平下降30%~5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④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组治疗后倦怠乏力、气短口干、腰膝酸软、自汗肢寒、舌淡苔薄及脉细弱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组别n自汗肢寒治疗前治疗后舌淡苔薄治疗前治疗后脉细弱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54.05±0.831.32±0.34①3.84±0.921.24±0.36①3.95±0.811.27±0.35①观察组553.99±0.800.75±0.16①②3.78±0.890.72±0.18①②4.02±0.840.72±0.16①②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均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 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治疗前后hs-CRP和IL-8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hs-CRP和IL-8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2.5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2.6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4 2组治疗前后hs-CRP和IL-8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5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6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之一,多因糖尿病代谢紊乱导致[8]。目前医学界对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大部分学者认为患者体内异常微炎症状态在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一方面可诱发心血管和神经病变,另一方面还可加重肾实质损伤和影响临床预后[9]。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循环系统低灌注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持续升高[10]。hs-CRP是一类可早期敏感反映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主要由肝脏合成分泌,具有刺激补体活性、高效结合单核细胞受体及分泌淋巴因子等多种作用,其水平与机体微炎症状态和糖尿病肾病疾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11];IL-8属于促炎细胞因子,可通过诱导炎症细胞趋化,提高细胞增殖速率而加重机体炎症反应,其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量呈明显正相关[12]。

前列地尔是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药物之一,其活性成分为前列腺素E,主要作用机制为上调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提高胞内cAMP合成量,拮抗血栓素A2释放,进而达到扩张外周动脉血管的目的;同时其还可改善红细胞变形性,增加肾脏血流灌注水平。但单纯采用该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总体病情控制率不足80%,且有一定不良反应[13]。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发生与禀赋不足、肾气亏虚、饮食不节及情志失调密切相关[14]。《素问》曰:“五脏皆柔者,易病消瘅。”《金匮要略》云:“肾气亏虚,消渴易生,发为便数、腰痛之证。”该病基本病机为肾气虚耗、血瘀阻滞,而瘀血、痰浊及水湿则为标实所在,故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当以滋阴益气、散结活血为主[15]。本研究所用活血益肾方组方中太子参养阴益气,太子参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增生,降低毛细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并有助于改善肾小球过滤性[16];黄芪补气健脾,黄芪多糖可显著下调肾脏醛糖还原酶活性,拮抗多元醇通路激活进程,进而达到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作用[17];熟地黄滋阴益肾;丹参活血散瘀;地龙破血逐瘀,具有增加肾小球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提高SOD 酶活性及上调机体抗氧化能力等作用[18];葛根温阳解表;川牛膝逐瘀利尿;川芎行血散结;半夏消痞降浊。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瘀、益脾肾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胸倦怠乏力、气短口干、腰膝酸软、自汗肢寒、舌淡苔薄、脉细弱积分及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hs-CRP及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提示活血益肾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保护肾脏功能,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且安全。

猜你喜欢

尿素氮尿蛋白定量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尿蛋白肌酐对高血压性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