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8-31卢柳青

中外医疗 2018年13期
关键词:认知能力抑郁症常规护理

卢柳青

[摘要] 目的 分析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40例抑郁症患者纳入该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2017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SSRS评分为(34.1±7.2)分,HAMD评分为(10.9±4.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792,6.696,P<0.05);实验组护理后治疗态度、治疗知识、治疗环境、治疗行为的认知程度分别为(24.3±4.9)分、(25.8±4.1)分、(24.0±5.5)分、(24.4±5.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808,5.604,4.465,4.042,P<0.05);实验组临床舒适度包括心理、生理、文化、社会环境评分分别为(34.2±3.5)分、(31.0±3.0)分、(16.0±1.4)分、(27.0±1.8)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9,9.950, 15.765,7.705,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3%,相比于对照组的68.6%更高(χ2=15.304,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利于改善其抑郁症状,使其处于愉悦状态,并提升其治疗认知能力、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抑郁症;个性化音乐康復护理;常规护理;认知能力;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5(a)-0130-04

Study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Mus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Depression Patients

LU Liu-qing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Hechi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Hechi, Guangxi, 54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mus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depression patients. Methods 140 cases of depression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6 to October 2017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7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he individualized mus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SRS score and HAMD sco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nursing were respectively(34.1±7.2)points and (10.9±4.4)points, which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5.792, 6.696, P< 0.05) , and the treatment attitude, treatment knowledge, treatment environment and cognitive degree of treatment behavio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nursing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respectively(24.3±4.9)points, (25.8±4.1)points, (24.0±5.5)points, (24.4±5.9)points, and the indicators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3.808, 5.604, 4.465, 4.042, P<0.05), and the clinical comfort degree including the mental, physical, culture and social environ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34.2±3.5)points, (31.0±3.0)points,(16.0±1.4)points,(27.0±1.8)point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obvious,(t=8.349, 9.950, 15.765, 7.705, P< 0.05),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4.3% vs 68.6%), (χ2=15.304, P< 0.05) .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ividualized mus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depression patients is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the depression symptoms and making the patients at a pleasant state, and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cognitive ability, comfort degree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Key words] Depression; Individualized music rehabilitation nursing; Routine nursing; Cognitive ability;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抑郁症又称抑郁性障碍,是一类高发的精神类疾病,其发病持续时间可长至2周,其病情易反复,治疗难度极大[1]。抑郁症如不及时进行干预可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和工作,诸多研究认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辅以恰当的护理干预[2-3]。该次实验方便选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4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就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40例抑郁症患者纳入该次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实验组中男性30例,女性40例;年龄18~78岁,平均(39.5±4.6)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3.7±1.4)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例,初中24例,高中及中专20例,大专及以上14例;职业类别:体力劳动者39例,脑力劳动者31例。对照中男性34例,女性36例;年龄20~75岁,平均(40.2±4.8)岁;病程8个月~9年,平均(3.9±1.3)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例,初中26例,高中及中专22例,大专及以上14例;职业类别:体力劳动者42例,脑力劳动者28例。经SPSS 19.0统計学软件分析,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该次实验科学、可行。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中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高于20分,均未接受过音乐护理,所有患者家属均对该次实验知情、同意,且签署了知情通知书,该次实验征得该院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合并严重脏器疾病和其他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认知能力不佳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给予患者恰当的心理干预,指导其正确使用抗抑郁药物,定期开展文娱活动。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需根据患者的抑郁症状播放合适的音乐,情绪低沉者可播放《小苹果》《克罗地亚狂想曲》《喜洋洋》等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轻松活泼的音乐;抑郁失眠者可播放《夜的钢琴曲》《小夜曲》《春江花月夜》等节奏平稳、旋律柔和、安神镇静的音乐;忧郁消沉者可播放《蓝色狂想曲》满江红》《蓝色多瑙河》等节奏活泼、旋律稍明快、速度平稳的音乐。需注意在播放音乐时需保持病房光线柔和,做好隔音降噪措施,嘱咐患者闭眼并保持放松,加强对患者面部表情的观察,以判定其对所播放曲目是否喜欢。需将音量控制在70 dB左右,每天播放3次,每次播放时间以10 min左右为宜。在每次音乐康复护理完成后积极与患者沟通,以了解其内心感受,以适度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1.3 评价标准

1.3.1 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S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SSRS评分以高者为佳,得分在30~40分判定为社会支持满意,得分在20~30分判定为社会支持一般,得分低于20分判定为社会支持较小。HAMD评分以低者为佳,得分超过70分判定为重度抑郁,得分在61~70分判定为中度抑郁,得分在50~60分判定为轻度抑郁。

1.3.2 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认知能力 分治疗态度、治疗知识、治疗环境、治疗行为4个维度评估患者治疗认知能力,每项满分均为30分,得分以高者为佳。

1.3.3 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临床舒适度 采取舒适状况量表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舒适度,共涉及心理、生理、环境、社会文化4个维度,采用1-4Likert Scale评分法,得分与舒适度成正比。

1.3.4 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以该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判定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估结果分为不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3项,护理满意度=比较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于该次研究完成后,对实验组和分析组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标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SSRS、HAMD评分对比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SRS、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S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认知能力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各项治疗认知能力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治疗认知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临床舒适度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各项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3%,相比于对照组的68.6%更高(P<0.05),见表4。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类病因尚不明确的精神类疾病,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多与遗传基因、环境因素、生活节奏加快等诸多因素相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情绪迟缓、认知功能减退、意志活动减退、睡眠障碍、体虚乏力、食欲不振、便秘、心慌胸闷等,严重者会伴有自杀倾向[4-7]。该病会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在确诊后宜尽早干预[8]。诸多临床研究证实,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利于其病情的控制,能有效保障其身心健康[9-10]。音乐是与语言和其他声音具有相似性但又存在差异性的信息,是连接意识与无意识、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桥梁,其对人体各系统可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音乐能兴奋大脑皮层神经,促使机体保持良性活跃状态,能缓解外界因素和内在心理因素引起的紧张,提升机体应激能力[11]。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是调节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可通过听觉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主管情绪的中枢,进而对内脏功能和内分泌起到系统起到调节作用,能有效调节患者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行为,缓解其负面情绪[12]。音乐康复护理是一项新型的护理模式,将心理学、音乐、医学相结合,不仅能发挥音乐的艺术欣赏和审美作用,还能使患者改善心理障碍,加快疾病的康复进程[13-14]。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患者实施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时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为其选择合适的曲目,并加强对患者面部表情的观察,护理结束后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15]。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的应用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精神,利于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升护理质量,加强其病情的康复,得到患者及其家属高度评价[16-17]。马夕萌等[18]研究报道了100例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显示接受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SSRS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32.3±7.2)分和(15.9±5.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该次实验表明,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社会支持度和治疗认知能力,其HAMD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SSRS评分较护理前顯著上升,同时研究显示患者的治疗态度、治疗知识、治疗环境、治疗行为方面的治疗认知能力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提升,患者临床舒适度明显好转,这一护理模式得到患者高度评价,护理满意度高达94.3%,上述指标均优于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伟琴. 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在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17):96-98.

[2] 董美芝. 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医学工程, 2016(7):25-28.

[3] 杨春波. 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5):244-245.

[4] 黄春丽, 吕泽平, 庞国防,等. 音乐疗法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1,33(6):761-763.

[5] 许春景, 徐琳琳, 张婷. 个性化护理在抑郁症护理中的作用[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4(10):479.

[6] 向燕卿, 张德源, 彭文平,等. 心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重庆医学, 2013(31):3846-3847.

[7] 朱水珍.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开放式管理和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19):111-112.

[8] 于静. 音乐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27):144-145.

[9] 赵艳梅, 冯玉霞. 抑郁症患者的音乐疗法[J].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16):41.

[10] 孙洪敏. 康复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6):895-896.

[11] 乔玲娟. 全程康复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7):257-258.

[12] 黄洁英. 综合护理在促进抑郁症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全科护理, 2016, 14(13):1353-1354.

[13] 黄文君, 陈为娟, 田胜花.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 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 11(1):543-544.

[14] 贾艳丽. 综合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25):135-136.

[15] 孙倩. 对护理干预抑郁症的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2):337.

[16] 韩金美, 姜登发. 住院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J]. 青岛医药卫生, 2012, 44(5):383.

[17] 刘群, 王朔. 药物辅以集体音乐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14):68-69.

[18] 马夕萌, 何建国, 邹作鹏. 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在抑郁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15(85):222.

(收稿日期:2018-04-05)

猜你喜欢

认知能力抑郁症常规护理
无人驾驶车辆认知能力测试方法
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培养思路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