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精神病治疗的4个误解

2018-08-29培榕

江苏卫生保健 2018年8期
关键词:保护性精神疾病精神科

○培榕

精神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其治疗方式也很特殊。在精神疾病知识尚不能普及的今天,许多患者和家属对精神科的治疗方式有很多误解。

误解1:精神病即“思想病”,开导一下就好了

许多人不了解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基本症状,当周围的亲人和朋友初犯精神病时很难辨别出其症状,以至于将其看做是一种“心理障碍”和“思想病”,总认为开导一下就好了。其实,这样做实质上是延误了精神疾病治疗的最佳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精神疾病是由于大脑机能紊乱,表现为人的精神活动障碍,需要系统的就诊治疗、科学用药。心理治疗只是精神病治疗的一个环节,是心理医生通过言语、行为或仪器,有目的的干涉患者的病态心理、病态认识、病态情感、病态行为及个性障碍,促使其向健康心理恢复和发展的过程。往往也需要结合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效果。

误解2:同样是药物治疗,在家和住院治疗一样

精神疾病大都是药物治疗,很多患者和家属就认为:“既然一样是吃药,住不住院没什么区别”。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精神病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是没有自知力的,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疾病并抵制吃药。在医院,医生、护士每天都在观察患者是否直接将药服下,并监测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包括药物是否有效,是否有副作用。每个人情况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剂量或者改变治疗方案。许多抗精神病药物都有副作用,并且非常普遍,比如:锥体外系反应、流涎、便秘……医务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并且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健康宣教。

误解3:病好了就不用吃药了

有许多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之后就不再服药了,结果没过几天症状反复,重新住院治疗。这一情况在精神科很常见。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来稳定症状。

在临床上,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只是代表了“临床治愈”。1~2年内,一些精神疾病可能会再次复发,长期服药、定期复查对于治疗精神疾病来说是一种常态。

许多人对于精神疾病“长期服药”或“终生服药”在心理上难以接受,觉得自己成了“药罐子”。而大家对于一些躯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服药却没有心理负担。所以不论患者还是家属都应该正确认识疾病的相关治疗手段,以正常的心态面对这一事实。

误解4:封闭病区不利于患者康复,保护性约束等于惩罚患者

如同精神疾病不同于躯体疾病一样,精神科也有它特色的一面。

首先在住院环境上,精神科多为封闭病区,患者出入受限,严格的集中制管理。精神疾病患者不乏有冲动、伤人、毁物、自伤、意识不清等症状,将他们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仅避免了外出给社会和自身带来的危险性,还杜绝了外来刺激对疾病的不良影响。与世隔绝的住院环境和严格的管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纠正自己的行为,调节自己的心态,从而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其次,精神疾病在治疗手段上也有所不同,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它专门为一些有着过激行为的患者准备。如:严重的自伤自杀行为,冲动伤人,意识障碍,治疗护理不合作等患者。保护性约束可以有效地限制患者的不良行为,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确保治疗顺利的进行。约束过程中,医务人员会时刻关注患者的皮肤情况,饮食、大小便、个人卫生都有工作人员帮助,并没有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粗暴。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医务人员会及时解除约束,并给予心理疏导。

精神疾病在得到良好的控制后是可以从事社会活动的。家人的过于担心与呵护会助长患者逃避现实的心理,加重患者的惰性,加快精神衰退的进程,进而导致社会功能的快速下降。此外,如果患者整日无所事事,会沉迷于幻想,导致生活及思维完全脱离现实,引发幻觉、妄想,导致疾病的复发。

猜你喜欢

保护性精神疾病精神科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