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及路径

2018-08-28段海霞朱洪春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1期
关键词:党性教育机制传统文化

段海霞 朱洪春

[摘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的价值,探索传统文化作用于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阐释机制、教育机制、理论与实践互动机制和行为强化机制,构建大学生党员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习、实践和评价路径,提升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时代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党性教育;机制;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01-0053-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高校党建工作者应在大学生党性教育过程中充分挖掘、借鉴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宝贵资源。

一、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现状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新成绩、新经验,但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的适应性需要厘清。一直以来,党性教育的目标都表述为“增强党的观念,端正入党动机,提高党性修养”。这样的表述非常具有原则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党性教育要求,但实践证明,这种目标要求存在过于共性化、抽象化的问题,不能体现青年学生党员群体的思想和心理特点。

(二)教育内容的科学性需要确立。党性教育过程同其他一切精神活动一样,是由知、情、意、行四种成分构成。它们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对党的认知是党性形成的基础,是产生感情、确立意志、养成行为的前提;对党的感情是党性行为的心理和思想诱因。情感以认知为前提,同时又是形成坚强意志和稳定行为的基础;稳定的党性行为又对提升认识、激发情感、坚定的意志产生巨大的作用。当前的党性教育内容体系设置上重“知”轻“情”、重“知”轻“意”、多“知”少“行”,教育、心理过程和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体现不足,从而影响了党性教育的实际效果,造成“知而不信”“言而不行”“行而不坚”的现象。

(三)教育方法的创新性需要增强。党性教育最突出的弊端,是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单向灌输,教学方法单一,教育手段落后。受教育者被动学习、消极接受、缺乏兴趣。讨论式、研究式教育方法,网络互动的教育方法,体验式教育方法运用还不普遍,大学生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受到限制。

正是基于以上问题,高校需要在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进行积极创新与探索,将党性要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身心特点结合起来,寻找传递党性要求的生活化载体。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就是这种生活化、具体化的内容与载体。

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党性教育的契合点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幾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是人类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诸多思想、论述成为现代乃至将来进行党性教育的文化基础与理论支撑。

(一)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民尚公”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爱国主义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当代爱国主义,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坚持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现实要求,这些要求同党员的党性教育目标高度吻合。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思想教育,是党性教育的首要内容。

(二)“民本、重民”思想。回顾中国政治思想历史,儒家、道家、佛家和墨家,对“民本”“重民”思想都有自己的理解。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批判继承了中华民族“国以民为本”的文化传统和“民贵君轻”的重民思想,发展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宗旨意识教育,可以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重民”思想。

(三)“修身、纳谏、自省”的自我修养规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之道和纳谏自省的传统思想。“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是中国古代仁人志士所推崇的人生目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有必要将“修身、自省、慎独”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同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针结合起来。

(四)中华传统美德思想。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自强不息、知耻自重、躬行实践的个人处世美德,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兄友弟恭的家庭生活美德,忠于职守、诚信为本、义重于利的职业生活美德,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团结友爱的公共生活美德,忧国忧民、精忠报国、民族和睦的处理国家民族关系方面的美德等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党员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

三、传统文化作用于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机制

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过程,同时是大学生党员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内化认同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论解读后,通过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大学生党员又通过理论学习、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核逐步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并不断加以强化的运行过程。它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运行机制:

(一)党性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的阐释机制。传统文化语言由于与现代文表达方式上的差异,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转化,转化成便于大学生党员容易理解、乐于接受的内容,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理论进行阐释的过程。党建工作者要善于将传统文化优秀人物、经典故事进行阐释和解读,利用音乐、戏曲、漫画多种形式进行形象化、具体化演绎,以适合大学生的文化感知习惯。阐释的机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论具体化为教学课程、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等通俗易懂的理论观点。二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论运用到其他比较生动的材料或者载体当中去。例如,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论与地方特色语言相结合、与区域历史文化相结合等,创作出同学们喜闻乐见的通俗话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论学习效果。

(二)运用传统文化进行党性教育的教育机制。构建传统文化思想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宣传教育机构和人员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阐释、演绎、宣讲和熏陶等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党员理解认同党性教育理论内涵,提升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首先,要有人员保障,即要有一支持续稳定的、传统文化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队伍。而目前各高校这支队伍比较分散,有些是辅导员,有些是语文教师,有些是思想品德课教師,需要学校层面把这些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研究团队。其次,要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党员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提升宣传教育的有效性。例如,运用激励教育法、比较教育法、体验式教育法等现代宣传教育的常用方法,让学生党员深层次地接受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三)传统文化理论认知与社会实践互动机制。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化为自己的党性观念,它既包含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学习,也包含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生活实践。一方面,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党性教育内容的理论学习,促使学生党员明白应坚持怎样的理想信念,采取怎样的自我修养方法,怎样处理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如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真正理解把握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神实质,并在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内化为个体党性观念和党性行为。另一方面,要强化学生党员的党性生活实践教育,使其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党性观念的理性认知,进而形成并强化价值认同。

(四)党性观念和行为强化机制。从教育的基本过程来看,通过教育、体验、实践以及评价等环节,学生党员理解并接受了党性教育的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一过程就算完成了。但学生党员形成的党性认识和道德品质需要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才能达到思想强化和行为强化的目的,形成学生稳定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党性观念和行为强化机制就是这样一种反复的过程,不断的宣传教育、实践体验以及情境熏陶等都具有强化作用。

四、优秀传统文化作用于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路径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的作用,探索学生党员认知、实践传统文化精神、提升党性修养的路径,可以尝试构建“一课一书”教学路径、“线上线下”学习路径、“志愿服务”实践路径和“立体多维”评价路径。

(一)“一课一书”教学路径。运用传统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与对一般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内容、形式和要求上有所区别,内容的针对性应更强,突出的是传统文化中与党性教育契合的部分,而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部资源。高校进行党性教育的主体是二级院(系)和学校两级党校,各级党校可尝试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采用“一课一书”的模式,专门针对大学生党课教育编写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在教学方式上需逐渐进行转型,从“灌输”式向“启发”式和“体验”式转变,从大党课向中小型党课转变,从集中教育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转变,改变党课过于刻板、严肃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的效果。

(二)“线上线下”学习路径。除了传统的纸质平面宣传学习载体,更重要的是网络新媒体渠道的运用,加大对优秀爱国典型、为民公仆、道德模范、技术先锋等人物的宣传和推送,形式上注重形象、生动、活泼,载体上以漫画、动画、微故事、微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和传统文化影像工程。迎合当代大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避免难读的古文或者通篇的文字,增强学生党员对传统经典人物的认识和对优秀文化思想的理解。

(三)“志愿服务”实践路径。前苏联伦理学家阿尼西莫夫认为:“其实,如果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离开他们的多种多样的实际行为,而孤立地研究道德意识的本质、特性、结构的话,显然是不可能完全、充分地理解他们的。”所以,行动之外没有道德。如果受教育者不把德育内容和目标内化为自己道德体系组成部分,就无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内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外界环境作用下自主建构的过程。要积极采用党员进志愿服务基地、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统文化传习基地等实践活动,践行道德行为和固化道德习惯,升华党性认识,增强党性修养,做到党性教育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立体多维”评价路径。大学生党员对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理解程度如何、在实践中践行传统美德效果如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强化。教育工作者需要设计形成大学生党员品德表现评价机制。首先,是对学生党员全面的地域评价。对学生党员的思想品德评价不仅仅要看学生在课堂、班级、校外等公共场合下的表现,更要看学生党员在相对隐私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在宿舍、在生活园区等范围内的思想和实践。许多高校已经将学生党员在生活园区或宿舍书面表现评定纳入党员日常管理范畴。其次,是对学生党员全面的时间评价。不仅仅要看学生党员当下的表现,也要对比学生党员过去的表现,在今夕对比中评价学生党员的实践成果。第三,是对学生党员过程性评价。摒弃总结性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通过注重空间、时间、过程形成关于学生相对全面、多维、立体的评价指标。“立体多维”评价路径,有助于引导学生党员逐步成为践行传统文化道德的自律群体,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和模范。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党性教育机制传统文化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三严三实”视域下构建党性教育新常态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