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08-24张永忠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互动式学案交流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中互动交流与探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互动式教学模式适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学习的趣味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运用导学案,实现课前预习过程的互动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忽视了课前预习的作用,教师通常是让学生阅读课文,由于缺乏互动环节,只是泛泛地让学生阅读课文,学生预习兴趣不高,预习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要重视预习环节,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制订预习导学案,设置互动环节,促进学生的课前互动,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恐龙的灭绝》一文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份预习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内容,进行互动阅读学习。导学案的内容是:1.认识生字新词:恐、类、庞、避、耐、萎、亡、哺、乳、偷、孵、谜、或、者、籍15个生字。2.用简炼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3.文章主要讲述哪个人或物的故事?4.想一想恐龙为什么会灭绝?5.描述一下恐龙灭绝的过程。6.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这份预习导学案对这篇课文进行阅读理解。此外,教师还让学生把阅读中产生的疑难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交流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二、引导学生抓住阅读中的问题进行交流探究,实现课中的有效互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杜绝“满堂灌输”与讲解,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要根据课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交流与探究,实现课堂的互动,促进学生对文本理解。例如,学习《妈妈的账单》一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深刻。所以,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探究问题:“在阅读课文中我们了解文中提到了两份账单,同学们对这两份账单进行对比,你会发现什么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妈妈的账单为什么是0分呢?从这份母亲的账单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然后教师让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小组的交流情况。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加以解决,实现学生有效互动,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发共鸣。例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在阅读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离休渔期就差两个小时,爸爸却让小汤姆把鱼放了,这是不是不近人情?”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有的学生说:小湯姆的爸爸是严格的,对孩子要求严格,才能帮助孩子树立规范意识,为孩子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有的学生说,爸爸看起来不近人情,但是他高尚的品格让人敬佩,虽然失去了一条大鱼,但是他帮助孩子收获了自律意识和遵规守纪的自觉性;有的学生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需要良好的秩序,才能安定与发展,我们每个人要严以律己,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可见,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走进了文本,并与文本情感达成共鸣。

三、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复习,实现课后的交流互动

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使学生的学习空间不仅仅限于课堂,网络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在课后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交流,进行互动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优化学生的课后复习环节,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与自主学习技能。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之后,教师让学生写一篇环保方面的作文,题目和角度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学生写完后传到学校网络的学习交流园地。学生除了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外,还可以对他人的文章进行评论,指出优缺点,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这样就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评改,学生可以从他人的建议中得到启示,并且可以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间可以相互借鉴,不断提高,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可以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互动中交流探究,在互动中借鉴补充。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张永忠,甘肃永昌县新城子中学小学部教师。

猜你喜欢

互动式学案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