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多媒体运用的实践探索

2018-08-24化天滋杨中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辅诗句多媒体

化天滋 杨中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多认知,学生占有多重信息搜索渠道,掌握信息量巨大,吸收学生参与课堂信息技术运用成为可能。教师需要做出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主体,在信息技术课堂运用时,要多吸收学生参与意见,这样不仅能够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也能够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实现认知的融会贯通。

一、电子课件制作需要吸收学生意见

备课是教师的专利,这个认知早已被固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学生信息技术认知的不断提升,学生参与教师备课已经具备良好条件。如信息搜集,学生利用家庭网络终端展开,并将相关信息资源以网上共享形式提供给教师。学生也可以将个性学习需求向教师提出来,或者将个人占有信息推荐给教师,以丰富教師备课资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燕子》,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之前便给学生布设了信息搜集任务:我们都会唱燕子的儿歌,不妨利用多种渠道,搜集关于小燕子的诗句、歌曲、童话等信息,并及时传递给教师,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信息支持。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信息,并让学生参与展示。如关于燕子的经典诗句,教师让信息提供者诵读: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还有关于燕子的谜语:小小姑娘穿花衣,带着剪刀天上飞。白衬衣,黑外套,尾巴尖尖像剪刀,捉来虫子喂宝宝。还有小燕子歌曲,教师也发动学生演唱。

从教师引导策略可以发现,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主角,从展示诗句、讲述故事、设计谜语到歌曲演唱,学生学习思维早已入轨,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网络实现了全覆盖,为学生参与信息搜集整合传递创造条件,也为课堂教学带来全新视角,教师需要尽快走出习惯思维。

二、信息资料整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更多信息资源的利用,如果只靠教师搜集整合,难免要呈现局限性。如果让学生参与到信息资料的整合优化处理,可以给学生带来难得实践体验机会。学生在对信息整合过程中自然对文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手中还有大量的教辅材料,这也是很难得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也可以给课堂教学带来丰富学习机会。

《绝招》讲述了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这篇课文充满童趣,也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课文预习阶段,教师给学生布设一个教辅资料运用任务:大家手中都有教辅材料,每人找出三个阅读思考问题设计,并将参考答案进行整合,参与班级展示。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查阅相关教辅材料,都顺利完成信息整合。课堂展示时,学生表现都比较出色。有学生列举问题和答案:课文主要讲述什么事?课文主要讲述了几个孩子比试绝招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觉绝招是怎样来的?绝招应该是经过艰苦的训练才能获得,因为是绝招,当然是一般人都不会的,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获得。

教师让学生整合教辅材料信息,这是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的设计。特别是让学生对几种教辅材料进行信息综合处理,给学生创造信息运用机会,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认知自然也是深刻的、灵动的。

三、课堂信息展示需要发动学生操作

语文课堂教学大多要用到多媒体、白板等信息技术工具,在具体操作设计时,教师大多没有让学生参与操作的意识。也许这些操作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学生也难以从操作中获得太多信息技术的成长,但教师操作还是学生操作,对学生来说是不一样的感觉。如果教师将多媒体操控权放给学生,学生会根据教师讲课需要给出配合,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对多媒体展示的相关内容会有更深刻印象。

如学习《月亮之谜》时,教师为学生布设信息搜索任务:搜集关于月亮的诗句、登月图片、传说故事等内容,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提交到班级进行展示。学生利用自身信息认知基础快速展开相关操作,很顺利给出信息整合。在课堂展示时,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展示:有亲自讲述的、有书面写作的、有信息传递的,学生讲述故事传说、展示经典诗句时,课堂充满欢快气氛。在学生信息展示时,教师给出辅助,让学生自己操作多媒体,展示搜集到的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教师发动学生对这些信息展开互动交流,从中梳理出有价值的学习信息。

教师让学生参与信息展示操作,学生积极响应,课堂操作呈现和谐性。教师将信息操作权交给学生,学生受到极大触动,其参与热情高涨。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个意识需要得到强化,而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运用的操作者,正是对这一教学理念的验证和践行。

化天滋,杨中军,山东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中心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教辅诗句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巧用诗句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