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作业,让语文课堂走向更高效

2018-08-24李小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先学梯度语文课堂

教师要从学情出發,为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依据先学后教的原理设计预习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设计梯度作业,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设计活动作业,促使语文课堂走向高效之旅。

一、预习作业,先学后教

预习是学习的法宝。为了有效开展前置性学习,做到先学后教,初中语文老师要好好利用“预习作业”这一环节,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金钥匙”,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主动贴近文本、深入文本,全面提升预习的“含金量”,让学生受到启发和引领。预习作业不一定都是读读、想想、写写,还可以是查查、唱唱、演演、画画,形式力求多样,为新知的学习开一个好头。

在《观沧海》一课的学习中,语文老师设计了这样的导学作业:包括微信群里比诵读、小测纸上赛基础、知识卡片上看背景和小视频里看曹操等。学生非常积极,有个男生本来很内向,可是在其他同学的鼓励下,他大声而深沉地诵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获得大家的点赞。在小组知识共享卡片上,学生一起搜集了有关资料,从社会背景到人物主要生平事迹,都做了分类整理。更让老师和同学称叹的是这个男生用毛笔字写下了一幅对联来作为观后感:乱世枭雄文武双全,三国英豪名垂千古。

这样的预习作业,真正解放了学生,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并能做到联系旧知、举一反三,便于学生找到文本的切入点,愉快奏响语文教学的序曲。

二、梯度作业,尊重学情

不能让学生淹没在题海中,不能对学生一刀切,不能让学生把学习看做负担和束缚,这是初中语文老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心声。为此,对于学生差异性,我们要为学生设计梯度作业,把选择的权利真正交给学生,让他们在“作业超市”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如第一类学生偏重基础,第二类学生在此基础上稍加能力,第三类学生则偏于能力和发展题目,可以说兼顾到了各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进步、有提高。

在《春》一课的教学中,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梯度作业,第一类是有感情的朗诵这篇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声音洪亮,读出美感;此外,尝试搜寻描写春天的优美段落或诗句,并加以整理。第二类作业是在第一类作业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尝试分一下层。第三类作业则是在前两类作业的基础上,加入了一篇同类阅读——《春颂》,让其初步掌握借景抒情类阅读的规律。在作业选择上,近六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第一类作业,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第二类作业,剩下的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第三类作业。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作业,而且主动与同学探究,共同解决作业中的难点。学生跳一跳就摘到了自己喜欢的果子,还有什么是比这更欢喜的呢?

梯度作业,打破了过去全盘作业的模式,延续了因材施教的理念,指导并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汲取、巩固、探究知识,并激发了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主动向上一层靠拢。

三、活动作业,激发潜能

新课程一再强调作业不仅是文本的单一形式,还应该是能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带有绚丽色彩和多元形式的复合体,且时间长短可以适当调整,作业形式可由学生自行选择。基于此,老师可以设计为期一周或两周的读书报告作业,可以设计三天完成的小话剧作业,可以设计周末的随手拍拍作业,还可以是由学生根据某个主题自行选择作业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每年的父亲节或母亲节,语文老师都会带领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从图片渲染开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他们看到熟悉的生活场景——厨房、学校门口、公园等,听到熟悉的“唠叨”和“叮嘱”,眼圈泛红。接着老师又使用了学生的秘密活动作业——《我和妈妈在一起》的视频,点燃了整个语文课堂。有个女生拍摄了这样的视频:今天是周末,我要给妈妈一份特殊的礼物。我五点钟就起床了,你们看,这是我收拾的屋子,还不错吧。现在,我为妈妈准备早餐——小米粥、煮鸡蛋,还有从对面小吃店买来的妈妈喜欢的水煎包和酱豆腐……画面中,妈妈起床高声尖叫,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的女儿。然后,母女两人一起吃早餐,一起看书,又一起到公园里打羽毛球……这个女生在结尾处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私的关爱和照顾,我爱妈妈!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应的活动作业自然要相辅相成,让语文的生活性、实践性、丰富性等特点体现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作业中展现自己的风采,释放自己的能量,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初中语文课堂更加高效、高质。

李小杰,山东邹城市鲍店煤矿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先学梯度语文课堂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